夫妻相处的艺术

赵元任劳动歌

| 点击:

【www.xzxrv.com--夫妻相处的艺术】

浅析赵元任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篇一:赵元任劳动歌

浅析赵元任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编号:

题目: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The Study of the zhao art songs music features.

学 院 专 业 音乐学

班 级 071

学 号 074070619

姓 名 莫一玮

指导教师 孙悦湄 职称 副教授

完成日期

(中文)浅析赵元任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英文)

诚 信 承 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浅谈赵元任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莫一玮

年 月 日

I

摘 要

【摘要】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在我国一向被看成是严肃音乐(高雅音乐)。在欧洲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艺术歌曲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是巨大深远的,正确全面理解艺术歌曲的本质、风格及特征,并以此推动我国艺术歌曲的创造,使艺术歌曲风格更加多样化、民族化,更具艺术性和时代性。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成为中国艺术歌曲初创阶段的突出收获,是中国艺术歌曲风格的确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赵元任最先有意识的选用新诗进行艺术歌曲的创作,他的艺术歌曲创作既借鉴了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又有鲜明的名族特色,具有很高的独创性,在开始尝试使用欧洲专业音乐创作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结合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对今后艺术歌曲创作长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赵元任先生艺术歌曲创作在词曲上的特点,并将之与中外艺术歌曲基本特点的对比,对当代声乐演唱者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篇论文的主题。

【关键词】艺术歌曲;赵元任;音乐特征。

The Study of the zhao art songs music features.

【ABSTRACT】Art song is a specific genre in the history of music, which always been seen as a serious music (classical music) in our country. In European vocal music development process, art so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other countries of the rest word, including China. It’s impact is huge far-reaching and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correctly the nature of art songs, style and features, and thus promote the art of song in China creation, and make the art song diverse style, nationalization, more artistic and times. Zhao's Art Song creation is the harvest of Chinese art song initial stage, and it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art song style. In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al Movement" influence, zhao is the first one to choice the poetry to do artistic creation. And his art song creation not only refers to the European art songs create techniques, but also have a clear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 and have high originality. He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the beginning of trying to combine the European professional music creation techniqu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which make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to the future of the art song creation. The study on Mr. Zhao Yuanren Art Song creation’s characteristic, and compare to the foreign art song’s characteristic are important to the contemporary vocal music by singing songs in Chinese art. This is the subject of this paper.

【KEYWORDS】Art song;Zhao Yuanren;Music Features

II

目 录

摘 要………………………………………………………………………………………………..…II ABSTRACT………………………………………………………………………………………………..… II KEYWORDS……………………………………………………………………………………………….... II 1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与发展………………………………………………………………………..…1 2中国艺术歌曲的特点………………………………………………………………………………..…1 3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基本音乐特征…………………………………………………………………..…2

3.1赵元任先生的生平……………………………………………………………………………2

3.2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3 4 赵元任艺术歌曲演唱特色………………………………………………………………………..…4

4.1歌词分析…………………………………………………………………………………………..…6

4.2曲调分析………………………………………………………………………………………..…7

4.3钢琴伴奏…………………………………………………………………………………………..…7 5小结………………………………………………………………………………………………..…8 参考文献………………………………………………………………………………………………..…9 致谢………………………………………………………………………………………………..…10

III

赵元任
篇二:赵元任劳动歌

赵 元 任

赵元任(1892-1982),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1910年为游美学务处第2批留学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获理学士学位。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讲师。1920年回国任清华学校心理学及物理教授。1921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继而任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中文系教授。1925年6月应聘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指导范围为“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等。1929年6月底国学研究院结束后,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

1892年11月3日生于天津。父亲衡年中过举人,善吹笛。母亲冯莱荪善诗词及昆曲。

1900年赵元任回到老家常州青果巷,在家塾二中读书。早年所受民族文化熏陶,对他一生事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赵元任从小就显露出语言天才,各种方言一学就会。十四岁进常州溪山小学。19O7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英语、德语都学得很好,深得美籍英语教师嘉化(D。J.Carve)的喜爱。嘉化常邀赵元任去他家中作客。嘉化夫人善于弹钢琴和唱歌,赵元任跟嘉化夫人学唱过《可爱的家庭》(Home, Sweet Home)和《离别歌》(AuldLang Syne,亦译《天长地久》)等歌曲,是为他接受西方音乐之始。 1909年赵元任考取了留学美国的官费生,在康乃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向姜斯东(E。Johnstone) 学习作曲,向夸尔斯(J.T。Quarles)学习钢琴与和声,向席佛曼(S.P.Siwerman)学习钢琴,还上过多年的声乐课。1914年获数学学士学位。在该校哲学院研究一年后,1915年人哈佛大学主 修哲学并继续选修音乐,在哈佛期间的音乐教授有希尔 (E,B.Hill)和斯帕尔丁(W。R。Spaulding)。19l8年在哈佛获哲学博士学位。又在芝加哥和加州大学作过一年研究生。1919年回康乃尔大学物理系任教一年。

1920年赵元任回国担任清华学校的物理、数学和心理学课程,同年冬曾为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Russell)来华讲学担任翻译。在清华期间,赵元任与杨步伟结婚。

1921年赵元任夫妇到了美国,赵元任在哈佛大学任哲学和中文讲师并研究语言学。

1925年赵元任回清华大学教授数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他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1928年作为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进行了大量的语言田野调查和民间音乐采风工作。

1938至1939年教学于夏威夷大学,在那里开设过中国音乐课程。1938至1941年,教学于耶鲁大学。之后五年,又回哈佛任教并参加哈佛、燕京字典的编辑工作。其间加入了美国国籍。1946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拍电报请赵元任出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赵元任回电:“干不了。谢谢!”

从1947年到1962年退休为止,赵元任在伯克莱加州大学教授中国语文和语言学,退休后仍担任加州大学离职教授。1945年赵元任当选为美国语言学学会主席。1952年荣任阿加细(Aggasiz)基金会东方语和语文学教授。1959年曾到台湾大学讲学。1960年又被选为美国东方学会主席。

1973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刚起步,赵元任夫妇就偕外孙女昭波和女婿迈克回国探亲。5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还跟赵元任谈到文字改革和赵元任致力研究的《通字方案》。在座的还有郭沫若、刘西尧、吴有训、竺可桢、黎锦熙等诸友。

1981年,丧妻不久的赵元任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之邀,偕长女赵如兰、女婿卞学磺、四女赵小中再次回国探亲,受到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的热情接见,并接受了北京大学授予的名誉教授称号。 1982年2月24日赵元任逝世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加州大学为他设立了赵元任基金会,4月4日隆重举行了赵元任逝世纪念会。

主要著作有《国语新诗韵》、《现代吴语的研究》、《广西瑶歌记音》、《粤语入门》(英文版)、《中国社会与语言各方面》(英文版)、《中国话的文法》、《中国话的读物》、《语言问题》、《通字方案》,出版有《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等。

赵元任出版的歌集有《新诗歌集》、(1928)、《儿童节歌曲集》 (1934)、《晓庄歌曲》(1936)、《民众教育歌曲集》(1939)、《行知歌曲集》和《赵元任歌曲集》(1981)。1987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提议并推动下,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五线谱版的《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由其长女、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赵如兰编辑),收有歌曲八十三首、编配合唱歌曲二十四首、编配民歌十九首、器乐小品 六首,总计一直三十二首作品。

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他在途中向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赵元任曾表演过口技“全国旅行”: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这趟“旅行”,他一口气说了近一个小时,“走”遍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便用当地方言土话,介绍名胜古迹和土货特产。

这位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研究者称,赵先生掌握语言的能力非常惊人,因为他能迅速地穿透一种语言的声韵调系统,总结出一种方言乃至一种外语的规律。

他还被称为罕见的通才、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作为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称于世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语言学是他着力最深的领域,然而他同时还兼授物理、逻辑等课程。

他雅好音乐,曾专攻和声学与作曲法,会摆弄多种乐器,毕生都与钢琴为伴。他一生创作过一百多件音乐作品,包括声乐和器乐。他跟他的女儿们,凡有机会聚在一起,就组成一个家庭合唱团,分声部地练习演唱他的新作或旧作。难怪人们说,音乐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

赵元任告诉女儿,自己研究语言学是为了“好玩儿”。在今人看来,淡淡一句“好玩儿”背后藏着颇多深意。世界上很多大学者研究某种现象或理论时,他们自己常常是为了好玩。“好玩者,不是功利主义,不是沽名钓誉,更不是哗众取宠,不是一本万利。”

赵元任曾编了一个极“好玩儿”的单音故事,以说明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故事名为《施氏食狮史》,通篇只有“shi”一个音,写出来,人人可看懂,但如果只用口说,那就任何人也听不懂了:“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语言学家陈原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赵元任,赵元任,在我青少年时代,到处都是赵元任的影子。”少年时,他着迷于赵元任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本是赵兴之所至偶一为之,却成就了一部儿童文学经典译作)。长大了,想学“国语”,就用赵元任的《国语留声片课本》当老师。后来迷上了音乐,迷上了赵元任的音乐朋友萧友梅介绍的贝多芬《欢乐颂》,也迷上了赵元任谱曲并亲自演唱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上世纪20年代,赵元任为商务印书馆灌制留声片,以推广“国语”(即普通话)。有一则轶闻,难断真假,但颇可见赵氏当年的风光。赵元任夫妇到香港,上街购物时偏用国语。港人惯用英语和广东话,通晓国语的不多。他们碰上的一个店员,国语就很糟糕,无论赵元任怎么说他都弄不明白。赵无奈。谁知临出门,这位老兄却奉送他一句:“我建议先生买一套国语留声片听听,你的国语实在太差劲了。” 赵元任问:“那你说,谁的国语留声片最好?”

“自然是赵元任的最好了。”

赵夫人指着先生笑曰:“他就是赵元任。”

店员愤愤:“别开玩笑了!他的国语讲得这么差,怎么可能是赵元任?”

赵元任在国内发表的音乐论文有:《新诗歌集·序》《“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歌词中的国音》《介绍乐艺的乐》、《黄自的音乐》等。这些文章阐述了他的创作经验和对建立中国民族新音乐的看法,其中不乏独到见解,不仅对当时音乐界有重要影响,至今仍有参考价值。此外,他在国内还亲自演唱录制过唱片《教我如何不想他》与《扬子江上撑船歌》等。

语言大师赵元任的九十一字短文: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适施氏适市。

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 适石室。

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

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 。

试释是事。

注意∶

只用一个发音来叙述一件事,除了中文,怕是再无其他语言能做到了。

注音:

原文拼音化后如下(汉语拼音正词法建议数字以阿拉伯数字代表,故「十 shí」作「10」): << Shī Shì shí shī shǐ >>

Shíshì shīshì Shī Shì, shì shī, shì shí 10 shī.

Shì shíshí shì shì shì shī.

10 shí, shì 10 shī shì shì.赵元任劳动歌。

Shì shí, shì Shī Shì shì shì.

Shì shì shì 10 shī, shì shì shì, shī shì 10 shī shìshì.

Shì shí shì 10 shī shī, shì shíshì.

Shíshì shī, Shì shǐ shì shì shíshì.

Shíshì shì, Shì shí shì shí shì 10 shī.

Shí shí, shǐ shì shì 10 shī, shí 10 shī shī.

Shì shì shì shì.

-------------------------------------------------

以下两首传为赵元任先生所作

《西溪犀》

西溪犀,喜嬉戏.席熙夕夕携犀徙,席熙细细习洗犀.犀吸溪,戏袭熙.席熙嘻嘻希息戏.惜犀嘶嘶喜袭熙. 《唧唧鸡》

唧唧鸡,鸡唧唧,几鸡挤挤集机脊。机极疾,鸡饥极,鸡冀己技击及鲫。 机既济蓟畿,鸡计疾机激几鲫。机疾极,鲫极悸,急急挤集矶级际。 继即鲫迹极寂寂,继即几鸡既饥即唧唧。

赵元任学识渊博,艺术造诣很深。他从小受到民族音乐的薰陶,少年时学习钢琴,在美国留学时曾选修作曲和声乐,并广泛涉猎西欧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他在从事语言学研究过程中,曾到中国各地调查方言,接融了不少民歌、民谣等民间音乐,对中国社会下层生活也有所了解。他在美国留学阶段,即开始从事音乐创作,1915年即发表了钢琴曲《和平进行曲》。“五四”运动以后。他陆续谱写了约100多首作品。其中曾发表过的歌曲40多首、大型合唱曲1首、钢琴小品若干首,分别刊载于《新诗歌集》(1928)、《儿童节歌曲集》(1934)、《晓庄歌曲集》(1936)、《民众教育歌曲》(1939)、《行知歌曲集》和《赵元任歌曲集》(1981),有的散见于报刊。他的不少作品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与民主倾向,在艺术上勇于创新。如歌曲《卖布谣》《劳动歌》《教我如何不想他》《上山》《听雨》《呜呼三月一十八》《也是微云》《西洋镜歌》《老天爷》以及合唱曲《海韵》等,流传至今,成为音乐院校的教材及音乐会上经常演唱的曲目。

赵元任的歌曲作品,音乐形象鲜明,风格新颖,曲调优美流畅,富于抒情性,既善于借鉴欧洲近代多声音乐创作的技法,又不断探索和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的特色。他十分注意歌词声调和音韵的特点,讲究歌词字音语调与旋律音调相一致,使曲调既富于韵味,又十分口语化,具有独特的风格。此外,他在创作中还注意吸收民间音乐语言,如《听雨》是将常州地方吟诵古诗的音调加以扩展,《卖布谣》是在无锡方言音调基础上创作的以五声音阶为主的曲调;《教我如何不想他》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西洋镜歌》采用了民间拉洋片小调作素材;《老天爷》则具有北方民间说唱音乐的风格。他在创作中对和声的民族化,作了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常采用平行四、五度进行,大调主三和弦上附加六度音程,以及小七和弦与调式和声的手法等。他也十分注意钢琴伴奏在歌曲整体中共同塑造形象和刻画意境的作用。 赵元任是中国音乐界中较早重视收集、改编民歌的音乐家。他曾为数十首中国民歌配上钢琴伴奏并进行演唱,其中以《尽力中华》(根据民间焰口调作词配和声)和《扬子江上撑船歌》(根据江南船工号子改编)影响较大。萧友梅曾认为他的艺术歌曲“替我国音乐界开一个新纪元”(《介绍赵元任先生的新诗歌集》)。 赵元任在国内发表的音乐论文有:《新诗歌集·序》《“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歌词中的国音》《介绍乐艺的乐》、《黄自的音乐》等。这些文章阐述了他的创作经验和对建立中国民族新音乐的看法,其中不乏独到见解,不仅对当时音乐界有重要影响,至今仍有参考价值。此外,他在国内还亲自演唱录制过唱片《教我如何不想他》与《扬子江上撑船歌》等。

中国史第三章4-12
篇三:赵元任劳动歌

4 简述20世纪二十年代声乐创作历程?

答:这一时期的声乐创作分为群众歌曲,独唱歌曲,合唱歌曲,电影戏剧歌曲。近代声乐创作的发展和声乐作品的广泛传播是新音乐文化逐渐成为近代中国音乐主流的重要原因。

赵元任劳动歌。

近代声乐在发展历程中主要经历了两个音乐潮流,学校音乐和抗日救亡歌咏。最初,学校开设了乐歌课,集体歌唱成为社会时尚。稍后,少年儿童歌曲,学校歌曲,集体歌唱曲等广泛流传,形成了近代音乐的一大潮流。 抗日救亡歌咏是近代音乐史中又一音乐潮流。用歌声反映抗敌救国,保卫民族的时代主题。与学校新音乐潮流的影响不同,抗日救亡歌咏在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

群众性歌咏为主的社会音乐发展起来的30-40年代的歌曲,形成了以小型为主的特点。随着新式戏剧发展起来的戏剧歌曲,电影歌曲迅速成为影响的部类。近代对引述歌曲和大型声乐创作也有许多探索。与声乐创作密切相关的声乐表演艺术也有相当的进展。30-40年代,培养出一批声乐演唱人才。独唱音乐会以及其他声乐艺术表演,为这一时期的声乐作品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 群众歌曲

群众歌曲是为大众歌唱而创作的歌曲。其内容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常在群众性活动中演唱。音乐结构以简单小型为多,音乐不太宽,多采用齐唱合唱的形式。

二 独唱歌曲赵元任劳动歌。

独唱歌曲是代表近代歌曲创作艺术水平的主要部类,这类歌曲,在五四前后开始其初创阶段。萧友梅,赵元任等人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萧友梅的独唱歌曲以《问》《南飞之雁语》最为突出,赵元任写了不少群众歌曲,《劳动歌》《尽力中华》。

三 合唱歌曲

中国的多声部合唱歌曲创作约从清末民初开始陆续面世,李叔同的三部合唱《春游》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萧友梅是近代较早着力于合唱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代表20年代合唱歌曲创作水平的是赵元任的《海韵》,这是一首大型的艺术性合唱曲。

近代合唱歌曲在30年代以后获得显著的发展,以黄自,冼星海等人的创作为代表。

四 电影戏剧歌曲

话剧自五四以来,电影从30年代开始在中国文艺生活中占重要地位。话剧加唱,电影配乐的形式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近代许多话剧,诗剧大都配有歌曲。30-40年代是中国有声电影初创并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时代。对电影歌曲作出重要贡献的有:聂耳,任光,冼星海等。

5 简述20世纪二十年代的歌曲创作情况。

答:近代声乐创作的发展和声乐作品的广泛传播是新音乐文化逐渐成为近代中国音乐主流的重要原因。近代声乐在发展历程中主要经历了两个音乐潮流,学校音乐和抗日救亡歌咏。

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分为群众歌曲,独唱歌曲,合唱歌曲三方面。以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等人的歌曲创作为代表。

一 群众歌曲:中国近代群众歌曲的历史可上溯至清末。20年代是群众歌曲的初创期,既有工农歌曲和红军歌曲,又有萧友梅赵元任等新音乐工作者创作的歌曲。

(一)填词的群众歌曲

旧曲填词,是早期群众歌曲最常用的一种创作方式。近代填词歌曲,以学堂乐歌为发端。此类填词歌曲中较著名的如沈心工的《竹马》,李叔同的《送别》等。20年代,工农运动和军队中出现了反帝爱国歌曲。如用《孟姜女》调填配的《五卅运动》。这类歌曲的特点是:坚定地节奏和昂扬的旋律,鲜明的气质。反映了工农兵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对歌曲的要求。

(二)改编的群众歌曲:20年代,黎锦晖在其儿童歌舞音乐创作中,采用传统民歌,戏剧予以改编。

(三)创作的群众歌曲:完全由作曲家新创作的群众歌曲直到20年代才开始有较大影响。1 五四前后,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等人的群众歌曲。萧友梅适合于群众集体歌唱的音乐作品大多与反帝爱国斗争有关。如《卿云歌》《五四纪念爱国歌》。

赵元任写了不少群众歌曲,《劳动歌》《呜呼!三月一十八》《尽力中华》《西洋镜歌》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五四”前后帝国主义和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他的音乐创作表现了20年代的进步倾向。赵元任的群众歌曲有着较多样的形式与风格。20年代群众歌曲体裁主要是群唱式的歌曲,或者齐唱,领和相间,或者小型多声部合唱。适于一般群众歌唱的通俗独唱曲,歌曲风格以进行曲者为多吸收了学堂乐歌创作的经验,歌词大多采用白话文,写得比较通俗,音乐也比较注重中国风格。这些都是歌曲创作的进步。 20年代的群众歌曲,与黎锦晖的儿童歌舞表演音乐,学生歌唱音乐一起成为20年代新音乐中重要的构成部分。

二 独唱歌曲:独唱歌曲是代表近代歌曲创作艺术水平的主要部类,这类歌曲,在五四前后开始其初创阶段。萧友梅,赵元任等人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萧友梅的独唱歌曲以《问》《南飞之雁语》最为突出。他的独唱歌曲大多结构严谨,采用欧洲作曲技术,受到德国古典音乐的影响,对近代独唱歌曲有着先驱者的贡献。赵元任以20年代所写者影响最大。主要收入《新诗歌集》,他探索“中国化”和声,《卖布谣》就是杰出的一首。《叫我如何不想他》是影响最大的作品。

五四时期从事独唱歌曲创作的还有邱望湘,陈啸空等。他们的作品大多收入《摘花》《金梦》两部抒情歌曲集。

三 合唱歌曲:萧友梅是近代较早着力于合唱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在20年代创作了《柏树林回旋歌》等近20首合唱歌曲,其中有四部合唱曲《春江花月夜》等,大多为学生歌唱而写。代表20年代合唱歌曲创作水平的是元任的《海韵》,这是一首大型的艺术性合唱曲。

6 简述萧友梅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

答:萧友梅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音乐家,广东人,1901年去日本学习教育和钢琴,并加入“同盟会”。1921年赴德学习音乐,并以《中国古代乐器考》一文获得博士学位。他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他对于中国新音乐的贡献以音乐教育最为突出。1927年负责筹建国立音乐院并任代院长,1929年后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长。

萧友梅又是近代专业音乐创作的主要开拓者和重要作曲家。作有近百首歌曲,两部大型合唱曲,弦乐四重奏《小夜曲》,钢琴独奏《哀悼引》,钢琴与大提琴曲《秋思》,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等。他的音乐把乐歌时期的填词创作提高到了专业音乐创作的水平。他的主要论著有《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等多部教材。

他的歌曲创作分为歌曲创作和器乐创作两类。

一 歌曲创作:他将自己创作的歌曲收集在《今乐初集》《新歌初集》中。 1 群众歌曲:萧友梅适合于群众集体歌唱的音乐作品大多与反帝爱国斗争有关。如《卿云歌》《五四纪念爱国歌》。

2 独唱歌曲:萧友梅的独唱歌曲以《问》《南飞之雁语》最为突出。他的独唱歌曲大多结构严谨,采用欧洲作曲技术,受到德国古典音乐的影响,对近代独唱歌曲有着先驱者的贡献。

3 合唱歌曲:萧友梅是近代较早着力于合唱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在20年代创作了《柏树林回旋歌》等近20首合唱歌曲,其中有四部合唱曲《春江花月夜》等,大多为学生歌唱而写。

二 器乐创作:作有近百首歌曲,两部大型合唱曲,弦乐四重奏《小夜曲》,钢琴独奏《哀悼引》,钢琴与大提琴曲《秋思》,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等。

7 简述赵元任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和成就。(考过合唱《海韵》名解) 答:赵元任著名语言学家,江苏人。1910年去美国留学并旁攻音乐。作有歌曲近百首,钢琴小品若干首。歌曲创作鲜明的反映了五四时期科学民主精神。在曲调写作与和声配置方面作了“中国派”的实验,他的音乐作品尤其是独唱曲与合唱曲代表着中国20年代音乐创作的高水平。

他的歌曲创作包括群众歌曲,独唱歌曲,合唱歌曲三类。

1 群众歌曲:赵元任写了不少群众歌曲,《劳动歌》《呜呼!三月一十八》《尽力中华》《西洋镜歌》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五四”前后帝国主义和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他的音乐创作表现了20年代的进步倾向。

赵元任的群众歌曲有着较多样的形式与风格。

2 独唱歌曲:赵元任独唱歌曲的题材突出的反映了五四精神。《叫我如何不想他》是影响最大的作品。歌曲由美好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入如何不想他的主题,是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著名音乐会独唱曲。

在歌曲的民族风格创造上,赵创作了如《卖布谣》《织布》《听雨》《叫我如何不想他》《老天爷》《也是微云》等。

3 合唱歌曲:代表20年代合唱歌曲创作水平的是赵元任的《海韵》(1927年,徐志摩词),这是一首大型的艺术性合唱曲。分别用合唱,女高音独唱和钢琴伴奏音乐,代表作为旁观者的诗翁,主人公的女郎和背景大海。音乐声动地表现了少女不愿回家,在海滩上徘徊歌舞,最后被波涛吞没的情景。该曲每个段落都有不同的艺术处理。

8 儿童歌舞剧这一体裁是由谁创造的,有何特色,他对儿童歌舞剧价值持何种观点?其创作的社会评价如何?(考过简答)

答:黎锦晖,湖南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中学时广泛接触民间音乐。任过音乐教员,西洋音乐对他有较大影响。1916年,他在北京深入的学习中国戏曲,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他有积极的影响,他开始致力于普及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的活动,提出“学过于最好从唱歌入手”,最好从“训练儿童”做起。他开始了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实践活动,主编《小朋友》周刊,并设置歌舞部,1927年创办我国最早的专门培养歌舞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修学校。

儿童歌舞剧的价值:1 黎锦晖创作儿童歌舞剧的用意除了向儿童推广国语这一首要目的之外,还在于“儿童的模仿的本能十分发达”,借演歌剧“可以训练儿童美的语言,动作和姿态,养成“尊重艺术的好习惯”

2 歌剧演出的“一切布景和化妆,都要儿童们亲自出力,还可以锻炼他们思想清楚。赵元任劳动歌。

3 “学校中表演高尚的歌剧是学校中最有价值的举动”。

代表作及特点:《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也叫《麻雀与小孩》),《三蝴蝶》《神仙妹妹》《小小画家》等12部不同题材的儿童歌舞剧。这些作品多以童话寓言方式,反映儿童生活或社会现实的内容,很有教育意义。黎锦晖在创作上,最初用县城曲调填词到掺入新的创作,直至按剧情要求全新创作音乐,形式多样化。黎锦晖所从事的儿童歌舞剧的创作,是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歌剧舞剧的熏陶下,戏剧音乐形式的探索,富于民族风味,适合儿童特点。

《小小画家》是他儿童歌舞剧创作中最成功的一部。

由于黎锦晖的歌舞剧创作颇具童谣风,善于抓住儿童的心理,成为当时全国各地儿童音乐教育和音乐生活的主要教材,在海外,东南亚也有较大影响,在中国教育史上有开拓性的作用。

9 论述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器乐创作。(考过论述)

20世纪20年代的器乐创作主要包括中国乐器音乐和西洋乐器音乐两大方面。其中,中国乐器音乐以二胡,琵琶,器乐合奏为主。二胡则主要是以刘天华的“十大二胡曲”为代表。西洋乐器音乐以钢琴为主。

一 中国乐器音乐:中国新型的器乐曲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刘天华极其二胡音乐:刘天华的“十大二胡曲”为二胡音乐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2 二胡独奏音乐在30-40年代逐渐成为重要的音乐,30年代初出现了二胡独奏音乐会。二胡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日渐多样。30年代,二胡独奏加用伴奏音乐成为风气,伴奏以扬琴居多。3 现代新创作的琵琶曲中,刘天华的《歌舞引》《改进操》流传较广。这些作品运用了不少传统琵琶音乐未有的新手法。4 合奏音乐:合奏音乐组要有刘天华的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

二 西洋乐器音乐

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发端于清末民初。1915年,赵元任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是迄今所见中国人写的最早的钢琴音乐作品。1916年,萧友梅留德期间创作了《哀悼进行曲》《小夜曲》等钢琴音乐作品。

10 论述刘天华的音乐创作。(12年考过)

刘天华,江苏人,1912年曲沪参加“开明剧社”乐队,对新音乐有多方面的了解与实践。他曾学习二胡、琵琶、古琴,对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间器乐有广泛的知识和出色的掌握。民族器乐创作,是刘天华对中国音乐最重要的贡献。北京10年是他音乐创作乃至一生音乐事业最重要的阶段。创作包括10首二胡曲,3首琵琶曲,2首丝竹合奏曲。

他是近代对中国器乐建树卓著的杰出音乐家,一生为改进国乐奋斗不息。他对中国器乐有多方面的贡献,以二胡最为突出。他还在二胡、琵琶音乐创作,教学、演奏以及乐器改革、传统音乐记录等方面建立了业绩。关于国乐改进的思想与实践,对中国器乐有深远影响。

1刘天华二胡音乐的创作:他吸收其他中西乐器的演奏技术进行二胡音乐创作,如《良宵》《光明行》等,运用了古琴、小提琴等演奏技法,大大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技巧。在乐曲组织结构域音乐发展方面也有创新,如《悲歌》《空山鸟语》《光明行》《烛影摇红》等,运用了和弦琶音和近关系转调等。二胡音乐以及刘天华对二胡的努力,使历来作为伴奏、合奏乐器的二胡一跃成为重要的独奏乐器。他的作品反映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不满现实,彷徨、苦闷的心情。《病中吟》《悲歌》等都属此类。

特点:刘天华的二胡作品既有中国传统音乐又吸收了西洋技术。在二胡音乐中开创了中心音乐融合的艺术风格,显示了“五四”新文化的共同特征。刘天华的二胡音乐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音乐贯穿着中国传统艺术“为人生”的精神。他的音乐不以炫技取胜,而是实践着他“抱朴含真”的审美理想。

2 国乐改进思想:刘天华对民族器乐有着多方面的改进与贡献。他对民族器乐教学,尤其是二胡教学,通过二胡教学实践,为二胡在高等艺术教育中争得了合法地位。他参考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的教学经验,编写了包括47首练习曲的《南胡练习曲》和一套琵琶练习曲。该表了二胡、琵琶口传心授的旧教学方法,使之纳入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轨道,形成影响深远的第一个二胡学派。

他对二胡的其他方面也有重要改进。如改制二胡、改良音色、创造弓法、采用小提琴固定音高定弦法等。他还参照西洋记谱法改进了传统的工尺谱,演唱记录了京剧唱腔——《梅兰芳歌曲谱》,是近代中国科学地记录、整理存活的传统音乐的良好开端。他主持了国乐改进社刊物《音乐杂志》,阐述其改进国乐的思想、对中国器乐发展进行理论性的研讨。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gwrs/9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