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课堂实录|归园田居其三课堂实录

| 点击:

【www.xzxrv.com--教案】

  课堂实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的记录。教学实录中的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篇1:归园田居其三课堂实录

  课前小探究:

  这是我在郴州市第五中学教授的一堂古诗词课:《归园田居》,为拉近这个班级学生与教者的距离,故在课前设计了一个给学生讲故事的互动环节:金庸先生《鹿鼎记》中的小故事,少林寺澄观法师42年学得“一指禅”的最高境界与普通人15天左右学得西洋手qiang的技能,作“功夫范式”与“子弹范式”的对比,引导学生改变僵化的思维习惯、鼓励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老师提出学习本堂课的三点建议:

  1、带着“初心”学习。将参考书收进抽屉,相信自己的头脑比任何一本参考书都更具智慧与灵气。

  2、带上快乐主动学习。自己不是简单的课堂承载体,不是待装的瓶,而是用自己的智慧点燃的火。

  3、带上疑问学习。学贵有疑,对老师的观点质疑、向同学的观点质疑。

  学生纷纷点头赞同,老师询问学生是否开始上课,学生在期待中开始了今天的课堂:

  一、导入

  老师(板书课题)后,面带微笑发问:有同学能向大家解读一下标题吗?

  随机点到一女生,腼腆地说:是关于陶渊明回到田园耕作的生活。(该生把“生活”读成了“senghuo”)。

  老师重复“senghuo”,女生和其他同学开心地一笑。老师继续:那好,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陶渊明的生活故事。学生点头开怀。

  二、初读诗歌,疏理大意

  出示幻灯:

  老师:老师先朗读诗歌,请同学们跟着一起展开想象,如果你就是陶渊明,向同学介绍你的生活,请用自己的语言,疏通诗歌的大意。

  生:很准确、流畅地进行了疏理。

  老师:同学们,诗歌的朗读中,可以根据语意划分节奏。请大家根据刚才老师的朗读,读准字音;请根据同学的疏通,读准节奏。

  生:全班同学一起初读诗歌。

  三、再读诗歌,会意入境。

  老师:刚才这位可爱的女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诗中生活作了准确介绍,这样的生活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语同老师说说。老师随堂把话筒递给学生。

  生1:悠闲

  生2:自由

  生3:闲适

  老师作表扬,其他同学不甘失弱:

  生4:怡然自乐

  老师再作表扬,连四字词语都用上了,生笑,继续。

  生5:悠然惬意

  ……

  老师:同学们纷纷谈了自己的感受,老师有一点不明白,诗歌最初给我的印象是艰辛,但与本人持相同看法的很少。

  学生若有所思。

  老师继续追问:你们看,辛辛苦苦种一丘豆,结果草比豆苗还茂盛,难道不可惜吗?早上出门,晚上归家,披星戴月,难道不艰辛吗?尤其是后面,道路狭窄,衣服被露水沾湿了一身,真的不觉得可惜啊?

  学生面带微笑。

  老师:老师知道你们从诗中读出了不一样的感受。接下来进入本堂课展露你们慧眼的环节: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充分的展开你的想象和联想,向你的同桌描绘、与你的同桌表达感受。

  学生相互交流,老师与之交流。

  几分钟后,学生当堂交流。

  生1:我最喜欢“草盛豆苗稀”这一句,诗人在庐山下种豆,你们看,豆苗长出来了,当然,草也长出来了。但生性随意的他,又怎会在意这豆苗是稀是盛呢。这恰好能表现诗人生性的随意。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诗人是种豆之意不在豆,在乎种豆之——

  该生接话:悠然也!(师表扬,学生纷纷鼓掌)

  生2:我更喜欢“道狭草木长”里面的画面,豆苗地里的草茂盛,回家路上的草也茂盛,看着这旺盛的生命,即使劳累了一天,在这自然中走过,同样是惬意的。

  师:是的,诗人毕竟不是普通的农人,他的眼里充满了诗情画意。老师更惊讶于你们的灵气与悟性,真正的入境,与诗中的人、诗中的景对话了!

  生3:我喜欢“夕露沾我衣”的画面,你看,我回来了,背着锄头,露水却打湿在我的衣上,伴着这份清凉,是多么宁静的画面。

  师:这位同学真难得,她是直接用的“我”去感悟的。老师也来了兴致,我想讲讲我心中这幅画。我觉得今夜这露水啊,长了脚,争着跑到诗人的面前,很想和他作一次亲密的——(师作出拥抱状,陶醉地)

  生:接触

  生:亲吻

  生:拥抱

  (老师有话要说:这就是学生富有灵性的想象与解读啊——)

  生4:我更喜欢“带月荷锄归”的画面。(其他学生纷纷点头。)我觉得他是艰辛的,早起晚归,披星戴月。

  其他同学纷纷表示不赞同了。

  老师:呵呵,同学们有不同意见了,多好!今天老师来我们五中的时候,进校门看到对联中,也用了一个披星戴月。意为:头顶星辰,早出晚归,艰辛劳动。其实不同版本的教材中也用到过“戴月荷锄归”。你们觉得“带月”和“戴月”,哪个更好?

  生思考,纷纷举手。

  生:我更喜欢“带月”,月亮在诗人回家的路上,静静地照着他,跟着他一起回家。

  生:我更喜欢“带月”,月亮就像是跟着诗人的脚步一样,更像是他的朋友。

  大家点头,老师也来了兴致:听到过这首歌没?

  当堂唱了两句: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桥头。

  学生鼓掌,师笑:物理学中说这是参照物的不同。而在我们的诗歌中,这歌中的月亮如同诗人笔下的月亮一般,是他的朋友了。现代文学家梁启超先生是这样赞赏陶渊明笔下的生灵万物的:“大自然是陶渊明最钟爱的——

  学生:伙伴

  老师:对,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学生微笑,欣然接受。

  老师继续带着学生找:看看诗中还有哪些是伴随着诗人的“伴侣”

  学生道出了“锄”,“晨”景,“南山”等等,真正地将诗中的意象有情化、生命化了。

  老师:孩子们的眼光当真不一样,确实,天地万物、自然众生,诗人在眼里是艰辛以外的闲适与惬意。你看,陶渊明的另一首饮酒诗,也是同一份的洒脱。

  出示幻灯:《饮酒》其五

  学生齐读(配乐),(老师板书:境:田园风情)

  老师:同学们在中国的诗歌史上,自陶渊明之后,以田园和山水、以大自然入诗歌的就纷纷呈现在我们面前了。请从你聪明的小脑袋里赶紧找出来。

  生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生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老师出示幻灯,将节选的王维孟浩然等学生已学的经典山水田园诗句呈现,学生配乐吟诵。

  四、品读诗歌,领悟情怀

  老师:同学们,渊明先生的人生是诗意的,生活是诗意的,他在尘世中找到了最高的美。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读到了陶渊明对田园风光的热爱,那么在热爱的背后,你还能读到他其他的情感吗(陶渊明的愿到底是什么?)?

  请你结合背景资料,畅谈你心中所想。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背景资料准备发放。有意思的是,有学生表示,不需要提供。

  老师:老师很欣慰于同学们的这份自主与自信。如果你不借助背景资料能体味到其中的情感,老师为你点赞;如果你通过知人论世之后,能谈出背景之外的感受,老师同样为你点赞!

  学生默读资料后,进行小组探究。老师同样作其间作交流,发现每个组的观点都有不一样。

  之后,小组代表发言:

  第一小组:我们从他的生平中读到了一个高洁傲岸的陶渊明,他对官场的厌弃,才会选择田园,过得清贫,也要保持一份自由、干净。

  (老师板书:高洁傲岸,并补充:在东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影响下,辞官归田的确少见,且为当时士族阶层所不耻的,但他坚持了。)

  第二小组:我们从诗人的选择中,读到了他向往自由、向往自然,如同菊花一般的洒脱坚强。

  (老师板书:自由洒脱)

  第三小组:我们读到了他艰辛背后的无奈,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官场黑暗,不与之同流合污。

  (板书:不同流合污)

  (板书:情:隐逸情怀)

  老师:同样,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有了一个陶渊明,之后就有无数个陶渊明诞生了,选择田园,选择归隐,来,孩子们,让我们又来找一找,哪一些诗句写出了隐居山林的超脱与忘我:

  4.学生找诗、读诗

  老师出示幻灯,配乐,学生读诗。

  原本到这里,教者认为可以直接归结到诗人的“隐逸情怀”并且课堂要接近尾声了。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

  生:我不赞同他们的说法。陶渊明三进三隐,最终选择了归隐,但他是消极的。社会如此黑暗,他没有在官场中坚持他的正直,他却归隐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中又有不一样的意见了。

  五、个性化解诗,追寻诗韵。

  这位学生的话语一出,课堂再次掀起大波。

  有学生表示,他是不得已为之的;有学生表示,社会无法改变,只能改变自己。

  老师这个时候,将话筒递到了一个小组代表的手里,事先老师听取过他们的交流。

  小组代表:其实陶渊明虽说选择了归隐,但他毕竟心里想着的,还是社会能美好,不然他从这么多次官干嘛?尽管每次都不如意。

  老师:同学们还记得之前所学过的《桃花源记》吗?里面有一段关于他理想社会的描绘:

  学生背诵: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师:孩子们,最后一句,大家留意一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学生有所思考、沉默。

  老师:其实在陶渊明的心里,这个理想的社会,是下至三岁小孩,上至八十老人,人人都能“怡然自乐”!诗人是选择了归隐,如果不是“兼济天下”,为何又有他的《桃花源记》呢?我相信诗人的情感一定是丰富的,大家有时间去读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饮酒》组诗,读一读萧统的《文选》中《陶渊明传》。

  当然,诗无尽解,同学们保持着你自己的看法与情感,就是最好的诗歌解读境界!

  (板书:韵:怡然自乐)

  学生表示赞同。

  老师:诗人往往是孤独的,他的情在当时没有人懂。一百年之后,南朝太子萧统的《文选》,方读到了渊明先生的兼济天下又超脱忘我的情怀,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才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在萧统的心中,不再是隐士,而是一位圣贤。这也是古往今来的中国文人钟情与他的原因啊。

  学生读诗(配乐)

  六、诵读,结束课堂。

  诗人已经过世,庆幸的是1500年之后,他的愿已经实现。当下的中国田园,是真正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最后让我们带着对诗的热爱,对诗人的热爱,一起尽请的朗诵他的诗歌,用以结束今天的课堂(三遍)。

  板书:

  归园田居(其三)

  境 种豆南山 带月荷锄 夕露沾衣 田园风情

  情 高洁傲岸 自由洒脱 不与合污 隐逸情怀

  韵 怡然自乐 天下为公 …… 愿

  教学反思:

  这一堂古诗词的教学课,“情为诗之魂”,在感知意境的基础上,通过诗歌的情感教学,拉近我们和古代诗人的距离,破解诗人情感的密码,触摸诗人的灵魂,从而诗意地栖居在汉语文化土壤上,感怀到中国诗词的灵魂,感怀到中国诗词的温度与厚度。是教者的初衷。

  《归园田居(其三)》一诗,对于诗人“田园风情”“隐逸情怀”的体味,是这一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新课之前,老师布置了一定的预习工作,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归园田居》组诗和《饮酒》组诗节选,并在课前老师鼓励学生自主、快乐、轻松学习,一进入课堂,学生主观思维充分调动、学诗兴趣也加浓。

  在整堂课中,以吟诵诗歌贯穿课堂始终,从语言的感知、意境的体会再到精神的品读,知识结构由易而难层层深入,学生由意境到情感再到诗人“隐逸情怀”及其“多元情感”的层层解读,课堂中时时能让教者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思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同时,在预设的问题中,进行了继陶渊明之后的经典“山水田园诗”诗句的整合与拓展,进行了继诗人之后的经典“隐逸诗”诗句的整合与拓展。也是本堂课的亮点,既复习了旧知,又让学生从单一的诗歌学习,初步认知诗歌系列的文学现象,为今后的诗歌学习进行了理性分析与初步探究。

  当然,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同样值得教者反思:

  一是课堂容量较大,在“会意入境”环节花费的时间较长,以致后面的“领悟情怀”环节所花费的时间相对作了压缩,在今后的教学当中,还可作进一步调整。

  二是读的形式以齐读为主,较单一,还可以加入男女生吟诵、部分学生表演吟诵、师生合作吟诵等,让形式丰富起来、让朗读的韵味进一步加浓,既灵活又富有感染力。

  课堂是力求完美的教育艺术,教者将继续在古典诗词教学的道路上,品一路芳华、悟人生经典!

  篇2:归园田居其三课堂实录

  教学准备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这两首田园诗;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还要学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想象去感悟诗人所描绘的诗话的田园。

  师:《桃花源记》我们已经学过,现在老师向你们请教两个问题,第一,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生1: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与世隔绝的地方。

  生2:是一个人人平等,百姓丰衣足食,热情淳朴的地方。

  生3:是一个景色优美,让人留连忘返的地方。

  师:很好。第二,我们知道,像桃花源这样美好的地方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陶渊明为什么创造这个社会呢?

  生:因为当时社会heian,动荡不安,人心思定,渴望和平。

  生:陶渊明以这个世外桃源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同学们掌握得相当不错,今天我们再走进他的诗歌《归园田居(其三)》,去深入体会这位大诗人美好的心灵。先请同学们自由读两遍。(师板书题目作者)谁来为大家朗读一遍?(一生毛遂自荐,效果不错,然后全班齐读)

  师:请同学们静下心,轻轻地读一读,细细地想一想,发挥想象,把诗歌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要求:1.用第一人称。2.有景物和心理描写。3.时间为五分钟。(小组内交流并推荐优秀作品,而后全班交流)

  生1: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清晨我下地松土锄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休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生2:南山脚下有块豆地,杂草丛生,豆苗稀疏,还有几棵营养不良,毫无生机。没有办法谁让我不善种田呢?尽管如此,我仍然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劳动归来的我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的我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的草丛中。透明的月光、静谧的田野、青草的芳香、泥土的气息,啊,好一幅迷人的月夜归耕图。如果有“丝竹乱耳,案牍劳形”,哪有机会和心情欣赏这良宵美景。调皮而又多情的露珠也来助兴,它给辛劳了一天的我以清凉温柔的抚慰。远离官场,远离喧嚣,按自己意愿生活的感觉真好!(掌声)

  师:写得真好!我们都陶醉在你描绘的意境之中了。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创作,诗中哪些句子或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让你产生丰富地想象?请你再反复地品一品,然后把你独到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生1:“带月荷锄归”,诗人是带月而归,而不是月照而还,一个“带”突出了人物的主体性,“一切景语皆情语”,流露出诗人对周围景物地喜爱和劳动后的愉悦心情。有此警句,全句生辉!(掌声)

  生2:对这句诗我的感受是:天上一个皎洁的月亮,地上一位悠闲的老人,肩上扛着一把心爱的锄头,轻松走在一条回家的路上,这句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意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大概如此吧。

  师:陶渊明有你们二位知音,定当含笑九泉。

  生3:“道狭草木长”中,草势旺盛,蔓延到路上,盖住了路面,所以“狭”正面写路窄,侧面写草长。

  生4:“狭”还有“长”的意思,羊肠小道弯弯曲曲,乡间小路,斗折蛇行。在月光地映衬下,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也许在诗人的眼里,与其说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如说走在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上。

  师:你们二位见解独到,让人耳目一新。

  生5:句中用“狭”而不用“窄”,体现了诗人的良苦用心,让我联想到一句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而我们写作中就往往缺少这种精神。(转向同学)我说的对不对?(掌声,生说:“对!”)

  师:既有批注,又有自省,还不失时机“笼络人心”,不愧是一班之长。(转向全体同学)除了词句,其他方面呢?

  生6:我很欣赏本诗的语言。诗中语言,不见丝毫装饰,朴素如随口而出,明白如话,如话家常。

  师:嗯,我有同感。

  生7:就本诗结构而言,不断转折是本诗的特色,草盛豆稀不仅不弃,反而早出晚归,精心侍弄。言及归来似乎无话可说,诗人转而道狭草长。露打湿衣,大概要抱怨了吧,他又说不足惜,只要不违心志就行。转折虽多,却毫不费力,没有刻意而为之的痕迹。如果不是性情平和,如果不是语言功底深厚,我觉得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学生点头颔许)

  师:有理有据,(抱拳)佩服佩服。

  师:刚才大家精彩地赏析有点有面,既有局部地探究,也有整体地把握。不知道大家能否融会贯通,把自己对作品地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大家先准备一下,一会儿,我们举办一个小小的诗歌朗诵会,自由报名,男女不限,名额有限哟!(生笑并跃跃欲试)

  (音乐响起,学生朗读声情并茂,教室里掌声不断。)

  师:我的嗓子痒痒了,给老师一个表现的机会,行吗?

  生(异口同声):行。

  (老师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情充沛地背诵了一遍,引起了学生共鸣。)

  师:如此美诗,如果背诵下来,那该多好呀!

  (学生背诵,教师找个别学生试背,效果不错)

  师:陶渊明诗中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概括。

  生1:美好的,温馨的。

  生2:幸福的,自由的。

  生3:既辛苦又愉快。

  师:现实生活中的归隐生活果真如此吗?(学生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可能一时没想到老师这样问。)让我们考证一下。(出示课件《五柳先生传》节选。注释略。)

  五柳先生传(节选)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师:这是陶渊明的自传,真实地记录了的归隐生活。(老师范读,学生自读)划线句子表明了陶渊明怎样的归隐生活?

  生1:家贫如洗,家徒四壁。

  生2:衣几乎不蔽体,食几乎不裹腹。

  师:读了自传,再看本诗,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陶渊明在诗中隐去了生活的困苦与艰难,把田园生活描写得如此美好,这是为什么?

  师:问得好,这是为什么呀?能否用本诗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生:但使愿无违。

  师:怎样理解句中的“愿”呢?(板书:愿)

  生1: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生2: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生3:安贫乐道,与世无争。

  生4:陶渊明不在乎物质上的清贫,而追求精神上的富有。

  师:诗言志,古人写诗往往抒发自己的志向,陶渊明隐去现实生活中的困顿、潦倒,正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与古文《桃花源记》的主旨殊途同归。

  师:以前老师教学生这首诗,也是学到这儿,遇到一件惊喜的事。有个学生一连问了三个问题:陶渊明从何而归?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老师说,你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慢慢道来”故意拖长声音。)

  (屏显: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师:《归园田居》组诗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写的,共五首,这是其一。(师动情范读,而后学生齐读。)

  师:聪明的同学们,以上三个问题你能帮助他解决吗?

  生1:从“尘网”、“樊笼”而归。

  生2:因“性本爱丘山”、“恋旧林”、“思故渊”而归。

  生3:归向“田园”,归向“自然”。

  师:“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生:比喻官场。

  师:诗人把自己比喻什么?

  生:“羁鸟”、“池鱼”。

  师:你的悟性很高嘛!(齐读)

  (屏显:人生格言-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同,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师:东晋末年,社会上物欲横流,攀比、腐化、奢侈之风愈刮愈猛。而陶渊明反其道而行之,毅然辞去官职,舍去富贵,得到了身心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他的这一抉择,正体现了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师板书:人生境界)同学们,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将如何正确选择“舍”与“得”呢?最后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背诵《归园田居(其三)》。(学生背诵,下课。)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fw/60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