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故事

曾国藩传奇

| 点击:

【www.xzxrv.com--爱情故事】

篇一:曾国藩传奇

太平军在智利书写军事传奇 揭秘南美太平天国华人后裔


曾国藩传奇。 曾国藩传奇。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儿童故事 搞笑故事 恐怖故事 哲理故事 神话故事历史故事

  2014年,智利大地震引发世界关注,离震中最近的秘鲁城市伊基克是中国广西南宁市的友好城市,当地四分之一的居民有华人血统,而且许多人的祖先是太平天国的太平军。这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智利太平军的那段历史。

  在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有一片名叫阿塔卡马的沙漠,气候干旱,平均每年降雨量不足2.5毫米,曾出现过连续十四年无降水的记录,被称为世界“旱极”。

  大概在1860年前后,人们在阿塔卡马沙漠中部和北部发现丰富的鸟粪和硝石矿藏,从此,这片地区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为什么呢?因为鸟粪是极其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出口创外汇。硝石就更不用说了,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

  那么,现在就出现一个大问题了:这矿没主人啊?既然归属权不明,那么就容易出乱子。旁边刚好有这么三个国家,他们是秘鲁、智利和玻利维亚。都是近水楼台,谁都想独吞。

  1866年,南美版的“三国演义”终于正式开打。因为是为了鸟粪和硝石而打,所以又称为“鸟粪战争”。先是智利和秘鲁互砍,你一刀我一枪的,杀得不分胜负。这时,玻利维亚也加入了。玻利维亚早先和秘鲁串就通好,两国合伙一起打智利。智利一下子就扛不住了,节节败退,眼瞅着就要顶不住了。关键时刻,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小编想象的啊!),一支生力军横空出世,瞬间帮助智利军稳定了局势,使胜利天平重新回到智利一方。这支生力军就是:太!平!军!

  话说中国离南美那么远,那时候交通也不发达,这一大波太平军是怎么到南美的呢?这还得回到中国的太平军起义说起。太平军起义后,遭到镇压。1864年,在曾国藩的努力下,太平军一败涂地,首府天京失陷。当时忠王李秀成的弟弟李世贤带着数万残余部队南下福建、漳州一带,继续抵抗。但次年,又遭到左宗棠的分路围剿。剩下的太平军为了能活命,许多人只好乘上了欧洲奴隶贩子的轮船,远渡重洋,到了秘鲁境内,成了“契约矿工”。其实就是奴隶劳工,待遇非常差,每天要干长达14个小时的工作,还经常被打骂。

  时间长了,这批太平军终于忍无可忍,别忘了,他们可是有着“起义”传统的。1867年春,他们再一次“起义”了。他们推举湖南人翁德容和广东人陈永碌为领袖,发起暴动,杀死了矿监,抄起硝石矿公司的武器,竟将前来镇压的秘鲁军队打得溃散而逃。

  初战告捷,翁德容和陈永碌却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们相当清楚,现在,自己不过六七千人,要与整个秘鲁国家为敌,无异于痴人说梦。恰好在这个时候,“鸟粪战争”爆发。于是,翁德容和陈永碌等人迅速做出反应:与智利军队联合,共同对付秘鲁和玻利维亚军队。

  如果说挖矿,他们可能不在行。但要说打仗,个个都是好手。那都是在国内是身经百战的。有勇气,有兵法,打得玻亚联军根本不是对手,一团噩梦。玻利维亚军的一位军官后来心有余悸地回忆说:“这些带头巾的褐色人群在射程外摇旗呐喊,等到靠近时又不见了,他们打仗时锣鼓喧天,搞出许多噪音,好些印第安雇佣兵以为被伏击了,纷纷逃跑,连官长也阻止不了。”

  智利的西拉皮佐少将先前压根没想到这些中国人的战斗力会有这么强大,喜出望外,通过向智利总统请示,宣布给予所有的太平军将士及其家属以智利国籍,并表示战争结束后,就将伊基克地区划为一个自治区,交给太平军和他们的家属管理。

  从此,这支太平军再无后顾之忧,作战更加勇猛,在塔拉帕卡省大战、帕科查港登陆战、莫克瓜大战、攻占伊基克大战等战役中大杀四方,甚至在波内达要塞大战中一举俘虏了玻利维亚的上千名印第安雇佣兵。


篇二:曾国藩传奇

清朝皇帝列表

  对于那些学习历史的童鞋们来说,历朝历代的皇帝可谓如数家珍,这当中包含着很多历史上的风云突变,是非常地具有魅力的。而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更是有着数不完的传奇。今天的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篇清朝皇帝列表,希望大家喜欢。

  清朝皇帝列表


  一 清太祖: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02.21-1626.09.30),享年67岁,葬福陵{沈阳东陵},后金政权的建立者,为后金首位可汗,1625年迁都沈阳,统一女真各部,创建八旗制度,创满文,摆脱奴隶制度。

  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后追尊努尔哈赤为太祖高皇帝。

  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武皇帝


  二 清太宗: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享年51岁,葬盛京昭陵。崇德8年9月21日入葬,1626年,继位后金可汗,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

  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温宽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简称文皇帝

  努尔哈赤第八子,生母 孝慈高皇后 叶赫那拉氏。


  三 清世祖:顺治

  爱新觉罗·福林(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享年24岁,陵寝:清东陵之孝陵,火葬,在沈阳即位,年号顺治,1644年迁都北京,诏定天下,六岁登基,14岁亲政

  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简称章皇帝

  皇太极第九子,生母 孝庄文皇后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昭圣皇太后)


  四 清圣祖: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1654.5.4-1722.12.20),在位61年,葬景陵,1661年2月17日8岁即位,年号康熙,平定三藩,遏制俄国确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维护和加强了民族国家统一

  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福临第三子,生母 孝康章皇后 佟佳氏


  五 清世宗;雍正

  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58岁,葬于清西陵之泰陵。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加强君主专制,屡兴文字狱,创建军机处平定青海和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签订中俄两国中段边界。

  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玄烨第四子,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养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六 清高宗:乾隆

  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89岁,葬清东陵裕陵,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年号乾隆

  彻底平定蒙古叛乱,加强政府对边疆的管理,编辑《四库全书》(也因此销毁和删改了大量对清朝不利的书籍)自称“十全武功”以十全老人自居,1796年,禅位皇太子,自称太上皇

  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简称“纯皇帝”)

  胤禛第四子 母亲: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七 清仁宗:嘉庆

  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61岁,原名永琰,后为避免避讳扰民,改称颙琰,年号嘉庆,葬昌陵(清西陵)在位时间(1795年-1820年)在位期间清朝已经开始走向衰,土地高度集中,政府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1813年天理教起义,北京的一只起义军一度攻进皇宫

  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弘历第十五子,生母 孝仪纯皇后 魏佳氏


  八 清宣宗:道光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在位31年(1820—1850年),终年67岁。陵寝:葬于清西陵慕陵,年号道光,虎门硝烟,签订南京条约

  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

  颙琰第二子,生母 孝淑皇后 西塔腊氏


  九 清文宗:咸丰

  爱新觉罗·奕詝(1831.1-1861.7)享年31岁,1850-1861年在位,陵寝:定陵(清东陵)年号咸丰,在父亲手里接了一个破烂摊,在位初期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相继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法联军一直打到帝都,仓皇逃到热河避暑山庄,从此没在返皇宫

  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旻宁的第四子,生母 孝全成皇后 钮祜禄氏。


  十 清穆宗:同治

  爱新觉罗·载淳公元1856年3月23日-1875年7月),在位13年,患天花而死,终年19岁。葬于惠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在位时间为1861年至1875年 。年号为“祺祥”。六岁即位由慈安慈禧垂帘听政,慈禧掌权,1873年亲政,慈禧仍控制朝政

  同治帝在位14年,在此期间,清朝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等一系列的农民起义。也办了一些所谓的“洋务新政”。但这些与同治皇帝都没多大关系。当时的统治者实际上是慈禧。载淳幼年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亲政以后,作为一个青年皇帝,确实是辜负了朝野上下对他的殷切期望。亲政两年后,死于天花。

  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恭宽毅皇帝

  奕詝独子 生母孝钦显皇后 叶赫那拉氏(即慈禧)。


  十一 清德宗:光绪

  爱新觉罗·载湉,载湉四岁登基,由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至18岁。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1898年,光绪帝启用康有为,梁启超等进行“戊戌变法”,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囚禁慈禧,但被袁出卖,从此被慈禧幽禁在颐和园。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暴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 无子

  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父亲:奕譞(醇亲王) 咸丰帝 母亲:叶赫那拉氏


  十二 宣统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其为清朝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伪满洲国皇帝位时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本词条还介绍了根据其历史事迹改编的电影《末代皇帝》,以及溥仪的自传小说《我的前半生》等内容。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没有谥号没庙号。父亲是光绪帝同父异母弟弟摄政王载沣,生母是慈禧宠臣荣禄子女。

  延伸阅读:清朝简介

  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到1912年中国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统治全国共268年。包括入关前的两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慈禧虽非皇帝,却独断朝纲,也被列入。

  清朝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盛衰隆替,风云变换。它的崛起为封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它的衰落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在这个特定时代的12为皇帝,自然是有开国之君,有治世之帝,也有平庸之君,堕落之帝。

  推荐阅读

  中华民国大总统列表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

篇三:曾国藩传奇

秋瑾生平简介

  想知道鉴湖女侠的故事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秋瑾生平简介”,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秋瑾生平简介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卯时生于福建厦门,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璇卿,号旦吾,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浙江山阴 (今绍兴)人。

  人物生平

  秋瑾出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秋瑾兄妹四人,秋瑾稍大即入家塾,念的是《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等,但她爱读的却是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在很小的时候就写下这样的诗句:“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她从小不仅仰慕英雄豪杰,而且还立志要做巾帼英雄那样的人。

  1904年,她只身东渡日本求学。在日本,秋瑾积极地投入了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斗争。

  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后,她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秋瑾还联络当时留日的女同学,组织“共爱会”,自己任会长。清政府勾结日本政府,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压迫留日学生,秋瑾愤然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

  1906年,她由徐锡麟介绍,加入了光复会。她和一些同志在上海设立革命机关,并主持《中国女报》 ,第一个提出创建“妇人协会”的主张,为近代妇女解放吹响了第一声号角。

  1906年,秋瑾返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大通学堂原为徐锡麟、陶成章等创办,是光复会训练干部、组织群众的革命据点。在大通学堂,秋瑾为了进一步训练革命力量,成立了“体育会”,招纳会党群众和革命青年,进行军事操练,并积极联络浙江各地会党,组成“光复军”,推举徐锡麟为首领,秋瑾任协领,积极地进行起义的筹备工作。

  1907年5月,徐锡麟准备在安庆起义,秋瑾在浙江等地响应。但徐锡麟起义计划泄露。7月6日,徐锡麟仓促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在安庆发动起义,由于准备不足,起义很快失败,徐锡麟也被捕牺牲了。

  安庆起义的失败,使秋瑾主持的浙江地区起义计划完全泄露,形势十分危急,同志们劝她暂避一时,她决心做中国妇女界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坚决留在大通学堂与前来包围的清军作殊死战斗。因寡不敌众,秋瑾不幸被捕,于1907年7月15日英勇就义。

  秋瑾牺牲后,她的挚友徐自华、吴芝瑛等人冒着生命危险,在杭州西湖西冷桥畔、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墓前修建了秋瑾烈士墓。在她的牺牲地绍兴轩亭口矗立着秋瑾纪念碑。她居住过的和畅堂被人民政府辟为“秋瑾故居”,国家出版了《秋瑾史迹》、《秋瑾集》等,以示永久的纪念。

  个人感情

  1894年,秋瑾20岁时,她的父亲秋寿南调任湖南湘潭厘金局(税务局)总办。湘潭有一个叫王黻臣的富商,家里开有当铺、钱庄、茶号。秋瑾的父亲本来就与王相识,到湘潭后经常来往。一天,秋寿南的好友李润生来到秋家,满脸堆笑。原来,他是受王黻臣之托为其儿子王子芳向秋瑾提亲的。王子芳比秋瑾小4岁,曾就读于岳麓书院。

  王子芳生得面目俊秀,潇洒风流,颇有文名,获得了秋瑾父母欢心。秋瑾的父母,认为两家门户相当,就把秋瑾嫁给了王子芳。秋瑾对王子芳并不了解,也不愿嫁给王子芳。但是,当时男女婚配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秋瑾只得从命。

  王子芳虽读过书,但胸无大志。而秋瑾的婆婆也是思想顽固,性情暴躁,对秋瑾要求非常苛刻。结婚以后,秋瑾每天都要早晚两次去向婆婆请安,一举一动都要严守家规,稍有不慎,婆婆就要当面指责。1899年戊戌政变后,王子芳花了上万两银子捐了一个户部主事的京官。全家搬到了北京后,王子芳整天忙着迎官拜客,还结交了几个贝子、贝勒,他们夫妻越发疏远冷淡。1904年,她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主要影响

  秋瑾在日本留学期间,在紧张艰苦学习的同时,她尽一切可能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的各种活动,尽己所能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中国留学生,并开始了爱国反清的革命活动。无论是浙江同乡会,还是湖南同乡会的活动,她一次不落,不仅参加,还登台慷慨演讲。她热情真挚的演讲,使听者感动万分,热泪盈眶。时间不长,秋瑾就成了留学界的知名人士。她与许多革命人士,著名人物,如鲁迅、陶成章,湖南籍的宋教仁、王时泽,广东籍的何香凝、冯自由等有过不少交往。

  秋瑾认为,爱国反清必须联络群众,广交爱国志士。当时有一个留日女学生组织了一个“共爱会”,但人数少,活动少。秋瑾明确提出“反抗清廷,收复中原”的口号,将“共爱会”改组为“实行共爱会”,这是中国妇女最早成立的一个组织。

  在秋瑾赴日留学期未满之时,日本政府根据清政府的要求,颁布了《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当时,清政府已内外交困,得知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和留日学生宣传革命,非常恐慌,多次要求日本政府驱逐留日中国学生,8000名留日中国学生立即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并组织敢死队与日本政府交涉。秋瑾担任了敢死队队长,坚决主张回国。

  秋瑾为了更好地宣传反清爱国的革命思想,唤起民众,特别是妇女的觉醒,她到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经过艰难努力,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第一期问世。

  代表著作

  秋瑾精于诗词,著有《感怀》、《感时》等,其著作辑录计有《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秋女烈士遗稿》、《精卫石》(小说)、《秋瑾遗集》、《秋瑾女侠遗集》、《秋瑾史迹》、《秋瑾集》等数种。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故居景点

  一、浙江省绍兴市城南塔山南麓——秋瑾故居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城南塔山南麓和畅堂十八号的秋瑾故居,它曾是明代大学士朱赓的别墅,五进屋宇,坐北朝南,依山而筑。秋瑾曾经在此习文练武,度过她的少女时代。1906年回乡后,这里又成了她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建国以后,对秋瑾故居进行了几次整修,并把它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故居大门上面悬挂着辛亥革命老人何香凝所题的“秋瑾故居”匾额,笔力遒劲,情意内蕴。进入故居,就是一个石板铺成的小天井。越过天井是三间坐北朝南的平房和一间小楼,当中的堂屋里挂有“和畅堂”的堂匾,笔调清峻,字迹挺拔,显示了主人不凡的性格。西首一间陈设着圆桌、方椅等简朴的家具。

  与餐室毗连的耳房为秋瑾的卧室,里面的古式雕花木床和书桌都是烈士用过的原物。书桌上还放着秋瑾当年使用的文房四宝和她牺牲前几天的遗墨,以及刻有“鉴湖雌侠”、“秋闺瑾印”的象牙印章。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挂着的秋瑾男装照片,英姿焕发,神采动人。

  穿过堂屋,走过植有花木的明堂,前面是三间平房,现已辟为秋瑾烈士文物陈列室。第一室介绍秋瑾诞生的时代背景及其青少年时期的情况,第二室陈列秋瑾留日时的诗词、文稿、信札、照片和生前用过的物品,第三室反映秋瑾回国后从事革命活动的业绩。

  二、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秋瑾故居

  湖南秋瑾故居位于荷叶镇神冲街口。曾国藩的姐夫叫王鹏运,秋瑾丈夫王子芳的曾祖叫王择远。据最新研究史料表明:秋瑾婚前,即拜曾国藩之长孙曾广钧为师,学习书法、诗词。因此,秋瑾婆家与曾家还是有密切的关系。且两家相距仅五华里。秋瑾故居现仅残存一角,计划在2010年前予以修复。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dgs/25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