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结

史蒂芬霍金的故事100字,史蒂芬霍金的故事

| 点击:

【www.xzxrv.com--生活总结】

  他是我们常说的那种“身残志坚”的人,他的生活摇摆于两个极端:一端是明亮、愉快的公开面孔——奖章、名誉和赞美,另一端是黑暗、绝望的私下形象——瘫痪、焦虑和紧张。如果人的身体真如埃及古老宗教认为的那样是灵魂现世的居所,那么他的身体就是灵魂无法指挥的一个壳。他困居于这个坚硬的“果壳”中,却又在思想的王国里遨游其外,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轮椅上的神奇大脑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的英国牛津。霍金的父母都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对牛津和学术研究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年幼的霍金也寄予厚望。霍金8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弗兰克把霍金送到教学质量相当出色的私立学校圣奥本斯读书。

  在圣奥本斯,霍金始终是一个勤奋用功的学生。尽管霍金看上去瘦弱而笨拙,性格有些怪癖,说起话来快而不清,结结巴巴,含含糊糊,但是他相当聪明。霍金经常和一群同样聪明的小伙伴们沉溺于发明各种复杂的棋类游艺,制作飞机模型和电动器件,他们曾经将兴趣转向宗教和超感知觉,后来又被数学深深吸引。在圣奥本斯的最后两年,霍金数学方面的才能慢慢展现,他在数学作业上花的时间极少,但总是得到满分,当别人还在为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而冥思苦想时,他已经知道答案了,仿佛他从来都不用想。

  1959年,17岁的霍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用优异的成绩如愿地接到了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得了奖学金。

  1962年,20岁的史蒂芬·霍金来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选择了宇宙物理学方向。这个时候,他个人身体的危机也渐进暴露出来,他隐隐约约感到行动有些不方便,腿脚不听指挥,说话也模糊不清。霍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他去看了医生。坏消息传来了,霍金罹患十分罕见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ALS很难治愈,患者因肌肉萎缩引起运动功能减退,全身瘫痪,丧失说话功能,吞咽和呼吸困难,最终导致窒息或引发肺炎而死。最可怕的是,在整个病程中,患者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都不受影响,也没有任何疼痛感,只有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刚满21岁的霍金被命运无情地抛到死亡的边缘。

  史蒂芬·霍金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他在爱人、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的帮助下艰难地向着博士学位的目标进发。在那一段日子里,霍金似乎忘记了死神的纠缠,终日埋头于自己的研究。与简·怀尔德订婚给霍金带来了生活的勇气。1965年,23岁的史蒂芬·霍金得偿夙愿,取得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获得了一个研究职位,并与简结婚。霍金继续与病魔抗争,同时在学术上积极进取。

  “我只要和其他人一样对生活同等的控制权”

  禁锢霍金身体30多年的轮椅,取代了他的身体除了大脑以外的大部分功能,但这台轮椅在大部分时间里被他不屈不挠的意志所控制。

  当·佩奇——霍金早期的博士生、物理教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那一年,他们住在莫斯科的一个饭店里,那里有一间小小的舞厅。霍金想找他们中的一些人去跳舞,但没人有这等勇气。后来,他们在出来的路上通过舞厅时,看到霍金独自在大厅里转动着他的轮椅“翩翩起舞”——真是一大奇景。

  当·佩奇还说:一次,霍金作为皇家学会会员被邀请到伦敦。霍金喜欢旋转他的轮椅来炫耀。结果在他旋转时压到查理王子的脚趾头。

  就是坐着这台轮椅,他乘热气球到过南极洲;他还环游了地球,再次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在中国,他的轮椅两次登上了长城。据他的中国学生、《时间简史》的中文翻译者吴忠超介绍,1985年,霍金造访北京时,北京的大学生把他抬上了长城,面对如此大好河山,他感慨:“宁愿死在长城,而不死在剑桥。”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zj/50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