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处的艺术

楷书行书的演变

| 点击:

【www.xzxrv.com--夫妻相处的艺术】

书法字体演变史_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篇一:楷书行书的演变

  书法,自古以来与华夏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历经千年,创造出了一种独具东方神秘的艺术体系。那么书法字体演变史是怎样的?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书法字体演变史,希望你们喜欢。

  书法字体欣赏

  书法字体图片1

  书法字体图片2

  书法字体图片3

  书法字体图片4

  书法字体图片5

  书法字体演变史

  书法在中国是一门艺术,是中国特有的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这种艺术在日本称书道,在韩国称书艺。虽然名称不同,但含义大致一样。这是由于汉字古时传入日本和朝鲜,书法也伴随生长起来。本来书写是一种实用技能,主要是用文字记录人的思想内容。然而,由于汉字的特殊性,逐步形成了书法艺术。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经过了几千年。我们对书法的注重往往在字体本身的形成演化上,而经常忽视其形成的历史根源。这无论是对书法的研究、学习和传承都是不足的。这里将以历史和科学的角度对书法艺术进行探求,以揭开书法艺术更深层的内容。

  甲骨文还不能划入书法艺术

  书法表现的首先是文字,不然就是绘画艺术或其他艺术了。因此,文字是书法的母体。在远古没有文字时,人们开始以绳记数,以画记事。大约四千多年前(商代时)出现了甲骨文,将记数和记事用象形文字刻画在龟甲或是兽骨上,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三个要素:“文字、书写工具和文字载体”。在这之后的汉字字体再如何的演化,直到形成专门的书法艺术,仍然离不开这三个要素。简单的讲就是“字、笔和纸”。当然还有墨,大多书法家对墨的选择运用是很讲究的。不过,墨在汉字书写演变过程中本身演化并不大。今天研究书法的人,注意力往往在书写的字形的和书写的技巧上,这当然不错。不过忽略了另外两个要素对书法演化过程的影响就容易偏差。虽然很多书法家在书法中非常注意纸和笔的运用,但是这里的纸笔同古人的纸笔有很大不同。再远看一些,根本不是今天的笔和纸。

  上面提到了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刻画在龟甲或是兽骨上,这当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纸和笔。现代有的书家有把甲骨文引入当代书法,想法不错,但做法值得商权。首先书法不是画,写得再好谁认得?其次甲骨文是刻的,这与用毛笔写在纸上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虽然历来有“书画相通”之说,那是指书画间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和相互之间进行借鉴,书是书,画还是画。

  秦代小篆代表着象形文字转化为符号文字的巨变

  甲骨文后出现了金文,金文是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这里是铸造文字,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纸和笔。不过当时也有毛笔写在一些书写载体的字,如玉和竹简(木简),这通常称为篆(大篆)。一九六五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了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称为“侯马盟书”,又称“载书”,盟书笔锋清丽,为毛笔所写,多为朱书,少为墨书。其书法犀利简率,提按有致,舒展而有韵律。由此可见,毛笔至少产生于春秋时代。也有学者认为毛笔在商朝甲骨文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毛笔的产生是书法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竹简(或木简)也是出于春秋战国时期,1953年7月,湖南长沙仰天湖古墓出土竹简42支,最长的22厘米,宽1.2厘米,篆文,毛笔书写,每简2-10字,为战国之物。

  金文和大篆之后的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的统一文字,因此也称“秦篆”。我们现在书法上常说的篆体多指的是小篆。小篆是中国文字的一大变革,是从象形文字转化为符号文字的巨变,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小篆主要是用毛笔写在竹简(木简)上的,那时纸还没有发明。古人也有用帛作书写载体的,如《史记》【高祖本纪第八】中有“刘季乃书帛射城上”。但是,因帛在当时很珍贵,不能被书写普遍采用。小篆由于字体优美、笔画复杂、形式奇古和可随意添加曲折,一直被很多书家青睐。不过历史的看,小篆原来是写在竹简上或刻于金石之上,今用于金石印章是适合的,用毛笔写在宣纸上味道会同原来有很大不同。搞不好,韵味全无。因此,今天研究篆体应特别加以注意。书法是很微妙的技能,无论笔、墨、质地哪一项有了变化都会极大影响书写的效果。正所谓“差之毫厘,离之千里。”

  小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开始的隶书也是书写在竹简上或刻于碑石之上,因此研究早期的隶书体也应该顾及到书写载体的特点。由于竹简尺幅限制,那时的字都写得很小,类似后来的小楷。写大字和写小字在技法上是有所不同的,不可囫圃吞枣一概而论,这也是研究古代书法应特别注意的地方。虽然在纸发明以前,有碑碣出现,那上面是体现大字的。但就实际看,日常书写,碑碣毕竟是极少数的,而且书写载体和最后刻写也是会发生变化。不过,碑碣的出现,应该是书法产生的雏形。因为是出现了幅的展示和构图的体现,这是非常重要的事件。

  草书的发展得益于造纸术

  草书始于汉初。开始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形成“章草”。这时主要也是书写在竹简上的,后来书写在纸上的章草实际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到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这时纸才逐步成为书写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载体,直到今天。汉末,张芝(?~约192)变革“章草”为“今草”,体势舒展,行云流水。

  章草到今草的转变非张芝一人所为,张芝在当时因最有造诣而成为代表人物。其实更重要的是由于纸的发明,才使得今草如鱼得水。如果没有纸的发明,今草将难以想象。纸的发明期是“书法”成为一门真正艺术的断代期。因为书法讲究神韵、章法和印章,此三者只有在纸上才可以获得统一和发挥到极致。

  更严格的讲,应该是宣纸发明以后。只是宣纸发明的确切年代还没有确定,只传说是蔡伦徒弟孔丹在皖南发明。有学者认为书法产生于甲骨文时代,主要因为甲骨文就文字来讲已经是成熟的汉字。然而,就书法意义上的汉字来讲,还有字体的变化。就完整的作品而言,还有应用和欣赏的取向。甲骨文应该是书法的起源,而纸产生以前的其他形体文字是书法的雏形。

  楷书在汉后应用最广泛

  楷书产生于汉末,定型于魏晋年代,这是在纸发明之后不久。应该说当时的技术条件还很落后,纸的技术完善也不会如今天一样日新月异的发展,所以需要有一段时间。这正是楷书形成和定型时期。所以我们在揣摩楷书演化过程中,也应注意到纸不断完善制作技术的过程。楷书(真书或正书)是汉末以后应用最为广泛的字体。

  古人最爱行书

  行书最晚,不过也产生于汉末,是楷书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弥补了楷书书写速度慢和草书不易辨认的不足。代表作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就实际来看,行书最为古人偏爱,这主要是书写便捷明晰。至王羲之后,在书法上更多展现的也还是行书,这主要是因为容易辨认和富有变化。毕竟书法写的是字,不是抽象画。至于“行楷”和“行草”,应该说是行书的不同趋势而已。

  近代“硬笔书法”已脱离传统书法艺术

  近代人们在书写上主要采用“硬笔”,如铅笔和钢笔等。纸也不再是宣纸,书写工具和书写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这只是书写更便捷的目的,不再产生传统意义上的书法。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书界上千年的“碑帖”争论,就书法的“精到”而言,碑和贴都是复制品,不足以完全体现原作。而且很多碑帖制作的精良上也是参差不齐。所以,范本还是以古人真的墨迹为佳,即使是唐代的,也应优先考虑。其次是原始碑文,毕竟所刻写的还是可以体现基本原貌的。而碑刻所谓的名帖,要谨慎对待,其中很多实在是不足为信。

  通过对上面的讲解,相信您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以及根源,会有较为宏观的认知,这对于书法学习的垂直理解具有参考意义。

  
看过“
书法字体演变史”的人还看了:

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_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篇二:楷书行书的演变

  书法在中国是一门艺术,是中国特有的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书法发展到今天的成就,是有一定的演变过程的。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希望你们喜欢。

  书法字体欣赏

  书法字体图片1_甲骨文

  书法字体图片2_篆书

  书法字体图片3_草书

  书法字体图片4_楷书

  书法字体图片5_行书

  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

  书法在中国是一门艺术,是中国特有的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这种艺术在日本称书道,在韩国称书艺。虽然名称不同,但含义大致一样。这是由于汉字古时传入日本和朝鲜,书法也伴随生长起来。本来书写是一种实用技能,主要是用文字记录人的思想内容。然而,由于汉字的特殊性,逐步形成了书法艺术。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经过了几千年。我们对书法的注重往往在字体本身的形成演化上,而经常忽视其形成的历史根源。这无论是对书法的研究、学习和传承都是不足的。这里将以历史和科学的角度对书法艺术进行探求,以揭开书法艺术更深层的内容。

  甲骨文还不能划入书法艺术

  书法表现的首先是文字,不然就是绘画艺术或其他艺术了。因此,文字是书法的母体。在远古没有文字时,人们开始以绳记数,以画记事。大约四千多年前(商代时)出现了甲骨文,将记数和记事用象形文字刻画在龟甲或是兽骨上,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三个要素:“文字、书写工具和文字载体”。在这之后的汉字字体再如何的演化,直到形成专门的书法艺术,仍然离不开这三个要素。简单的讲就是“字、笔和纸”。当然还有墨,大多书法家对墨的选择运用是很讲究的。不过,墨在汉字书写演变过程中本身演化并不大。今天研究书法的人,注意力往往在书写的字形的和书写的技巧上,这当然不错。不过忽略了另外两个要素对书法演化过程的影响就容易偏差。虽然很多书法家在书法中非常注意纸和笔的运用,但是这里的纸笔同古人的纸笔有很大不同。再远看一些,根本不是今天的笔和纸。

  上面提到了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刻画在龟甲或是兽骨上,这当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纸和笔。现代有的书家有把甲骨文引入当代书法,想法不错,但做法值得商权。首先书法不是画,写得再好谁认得?其次甲骨文是刻的,这与用毛笔写在纸上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虽然历来有“书画相通”之说,那是指书画间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和相互之间进行借鉴,书是书,画还是画。

  秦代小篆代表着象形文字转化为符号文字的巨变

  甲骨文后出现了金文,金文是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这里是铸造文字,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纸和笔。不过当时也有毛笔写在一些书写载体的字,如玉和竹简(木简),这通常称为篆(大篆)。一九六五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了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称为“侯马盟书”,又称“载书”,盟书笔锋清丽,为毛笔所写,多为朱书,少为墨书。其书法犀利简率,提按有致,舒展而有韵律。由此可见,毛笔至少产生于春秋时代。也有学者认为毛笔在商朝甲骨文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毛笔的产生是书法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竹简(或木简)也是出于春秋战国时期,1953年7月,湖南长沙仰天湖古墓出土竹简42支,最长的22厘米,宽1.2厘米,篆文,毛笔书写,每简2-10字,为战国之物。

  金文和大篆之后的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的统一文字,因此也称“秦篆”。我们现在书法上常说的篆体多指的是小篆。小篆是中国文字的一大变革,是从象形文字转化为符号文字的巨变,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小篆主要是用毛笔写在竹简(木简)上的,那时纸还没有发明。古人也有用帛作书写载体的,如《史记》【高祖本纪第八】中有“刘季乃书帛射城上”。但是,因帛在当时很珍贵,不能被书写普遍采用。小篆由于字体优美、笔画复杂、形式奇古和可随意添加曲折,一直被很多书家青睐。不过历史的看,小篆原来是写在竹简上或刻于金石之上,今用于金石印章是适合的,用毛笔写在宣纸上味道会同原来有很大不同。搞不好,韵味全无。因此,今天研究篆体应特别加以注意。书法是很微妙的技能,无论笔、墨、质地哪一项有了变化都会极大影响书写的效果。正所谓“差之毫厘,离之千里。”

  小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开始的隶书也是书写在竹简上或刻于碑石之上,因此研究早期的隶书体也应该顾及到书写载体的特点。由于竹简尺幅限制,那时的字都写得很小,类似后来的小楷。写大字和写小字在技法上是有所不同的,不可囫圃吞枣一概而论,这也是研究古代书法应特别注意的地方。虽然在纸发明以前,有碑碣出现,那上面是体现大字的。但就实际看,日常书写,碑碣毕竟是极少数的,而且书写载体和最后刻写也是会发生变化。不过,碑碣的出现,应该是书法产生的雏形。因为是出现了幅的展示和构图的体现,这是非常重要的事件。

  草书的发展得益于造纸术

  草书始于汉初。开始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形成“章草”。这时主要也是书写在竹简上的,后来书写在纸上的章草实际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到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这时纸才逐步成为书写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载体,直到今天。汉末,张芝(?~约192)变革“章草”为“今草”,体势舒展,行云流水。

  章草到今草的转变非张芝一人所为,张芝在当时因最有造诣而成为代表人物。其实更重要的是由于纸的发明,才使得今草如鱼得水。如果没有纸的发明,今草将难以想象。纸的发明期是“书法”成为一门真正艺术的断代期。因为书法讲究神韵、章法和印章,此三者只有在纸上才可以获得统一和发挥到极致。

  更严格的讲,应该是宣纸发明以后。只是宣纸发明的确切年代还没有确定,只传说是蔡伦徒弟孔丹在皖南发明。有学者认为书法产生于甲骨文时代,主要因为甲骨文就文字来讲已经是成熟的汉字。然而,就书法意义上的汉字来讲,还有字体的变化。就完整的作品而言,还有应用和欣赏的取向。甲骨文应该是书法的起源,而纸产生以前的其他形体文字是书法的雏形。

  楷书在汉后应用最广泛

  楷书产生于汉末,定型于魏晋年代,这是在纸发明之后不久。应该说当时的技术条件还很落后,纸的技术完善也不会如今天一样日新月异的发展,所以需要有一段时间。这正是楷书形成和定型时期。所以我们在揣摩楷书演化过程中,也应注意到纸不断完善制作技术的过程。楷书(真书或正书)是汉末以后应用最为广泛的字体。

  古人最爱行书

  行书最晚,不过也产生于汉末,是楷书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弥补了楷书书写速度慢和草书不易辨认的不足。代表作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就实际来看,行书最为古人偏爱,这主要是书写便捷明晰。至王羲之后,在书法上更多展现的也还是行书,这主要是因为容易辨认和富有变化。毕竟书法写的是字,不是抽象画。至于“行楷”和“行草”,应该说是行书的不同趋势而已。

  近代“硬笔书法”已脱离传统书法艺术

  近代人们在书写上主要采用“硬笔”,如铅笔和钢笔等。纸也不再是宣纸,书写工具和书写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这只是书写更便捷的目的,不再产生传统意义上的书法。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书界上千年的“碑帖”争论,就书法的“精到”而言,碑和贴都是复制品,不足以完全体现原作。而且很多碑帖制作的精良上也是参差不齐。所以,范本还是以古人真的墨迹为佳,即使是唐代的,也应优先考虑。其次是原始碑文,毕竟所刻写的还是可以体现基本原貌的。而碑刻所谓的名帖,要谨慎对待,其中很多实在是不足为信。

  通过对上面的讲解,相信您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以及根源,会有较为宏观的认知,这对于书法学习的垂直理解具有参考意义。

  
看过“
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的人还看了:

书法字体的演变顺序_中国书法的演变发展
篇三:楷书行书的演变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汉字的表意性及其独特的结构,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前提条件。书法字体的演变顺序是、隶、草、楷、行。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书法字体的演变顺序,希望你们喜欢。

  书法字体欣赏

  书法字体图片1

  书法字体图片2

  书法字体图片3

  书法字体图片4

  书法字体图片5

  书法字体的演变顺序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汉字的表意性及其独特的结构,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前提条件。书法字体的发展以篆、隶、草、楷、行为顺序。

  一、书法艺术的产生

  产生于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笔画均为单线条,瘦挺有力,时露锋芒。布局多为纵行,行款错落,大小变化,疏密有致。这些最早的汉字遗迹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三要素。

  甲骨文

  因此甲骨文的出现奠定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书法艺术的产生。商周时期出现的金文或称“钟鼎文”,从金文遗迹看,书法的艺术性已逐渐丰富起.

  金文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

  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车同轨,书同文”,由丞相李斯普及小篆,小篆成为官方文字。文字的统一,为书法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从李斯的《泰山石刻》看,小篆具有字形扁长、笔画多为孤线、结构复杂的特点,作为官方文字不便速写。于是,结构较为简单、笔画把圆转成方折、便于迅速书写的隶书应运而生。到了汉代,隶书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官方标准字体,并且进入了定型化时期。汉代隶书笔画平直,结构简便,顿挫明显,尤其是碑刻,精妙绝伦。

  小篆

  人们在使用文字时,总是希望文字好认一些,写得简便一些,尤其在事务急迫繁忙之时更是如此。同时,在由篆到隶的演化中,由于毛笔快写和笔法发展的缘故,草书便产生了。

  三、书法艺术的成熟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发展中,书法艺术形成如下特点:其一,草、楷、行各体已完全成熟,中国书法的技法体系基本形成。后世的技法在此基础上虽有所丰富和变化,但不再有本质突破。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唐代博大气象所形成的唐人激越的胸襟和心态,在书法艺术上体现为洒脱奔逸、恢宏宽博的气势。唐代书法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楷书,今天仍有“学习楷法从唐入手”的说法。其代表作有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它们或壮美森严,刚正厚重,体现郁郁盛唐气象;或骨力劲健、均匀而瘦硬,体现书者“心正则笔正”的书法意念。有唐一代我国书法艺术进入全盛时期

  四、书法艺术进入个性化时代

  宋以后,字体已无大的建树和突破,仅在原有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以发挥个性为主。宋代由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统治者重文轻武,书法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随意挥洒的行书尤为盛行。

  
看过“
书法字体的演变顺序”的人还看了:

中国书法史演变
篇四:楷书行书的演变

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_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变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_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从书法角度欣赏,甲骨文已经完全具备了章法、结体、用笔等主要构成因素。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为中国书法艺术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基调和韵律。

在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金文是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兴盛于周代。金文依附于青铜器、铸鼎的祭祀礼器,因此金文也被称为钟鼎文。钟鼎文中以《司母戊鼎》、《毛公鼎》最为著名,艺术成就也最高。

在秦统一中国前,通行文字繁杂,互通甚难很不规范,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车同轨,书同文”,由丞相李斯普及小篆,小篆成为官方文字。文字的统一,为书法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从李斯的《泰山石刻》看,小篆具有字形扁长、笔画多为孤线、结构复杂的特点,作为官方文字不便速写。于是,结构较为简单、笔画把圆转成方折、便于迅速书写的隶书应运而生。关于隶书的产生,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断》说:“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程邈因罪入狱,在狱中整理隶书三千字,得到秦始皇赞赏,赦免其罪并封为御史。此为传闻,虽不足为信,但是,秦代隶书出现已成定论,只是秦代隶书还多有篆意。到了汉代,隶书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官方标准字体,并且进入了定型化时期。汉代隶书笔画平直,结构简便,顿挫明显,尤其是碑刻,精妙绝伦。同时,为了字的方整和书写便利,隶书把用作偏旁的独体字规定特殊的形态,例如“刀”做右旁时则写成“刂”,使隶书较篆书易记、易写,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从用笔到结字所形成的风格,显得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这种字体,上承篆书和古隶,下启楷书,用笔通行草。所以隶书在书法艺术上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人们在使用文字时,总是希望文字好认一些,写得简便一些,尤其在事务急迫繁忙之时更是如此。同时,在由篆到隶的演化中,由于毛笔快写和笔法发展的缘故,草书便产生了。唐代张怀瓘《书断》中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书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这一时期草书含隶意较多,笔画往往还带有波磔,字与字之间无牵挂,称为“章草”。其代表人物有杜度、蔡邕等。《宣和书谱》中说:“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之间

行书存焉。”即隶法解体后,写得近于谨严些的就成了真书(楷书),写得近于奔肆些的就成了草书,介乎真、草之间的就是行书。至此,汉字的几种书写形式均已产生,写字也不仅仅在于实用,美感和享受也成为发展的动力,书法艺术进入成熟时期。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书家,以张芝为代表,张芝也被世人称为“草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是各种书体交相大发展的时期。在发展中,书法艺术形成如下特点:其一,草、楷、行各体已完全成熟,中国书法的技法体系基本形成。后世的技法在此基础上虽有所丰富和变化,但不再有本质突破。三国时期汉字书写发展为真书阶段,真书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书体,一般认为它是汉字发展史上的正体,是“楷模”,因此一直流传至今。其字方笔直势渐占主导地位,横笔尽量少作或不作燕尾笔势,撇捺亦不向上挑出并缩短长度。钟繇被尊称为“楷法之祖”。东晋王羲之,正、行、草各体皆精,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是这一时期的精品。其二,书法走向完全自觉的阶段,书法在社会各阶层普遍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欣赏对象。史载:师宜曾在酒店壁上作书,观者纷至,致使酒店兴隆。其三,文人有意识地追求书法之美,把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并在技法功夫、审美风貌上孜孜以求。书法艺术上出现了贴与碑两种不同的风格,呈现出婉丽风流和雄奇朴拙的书法艺术境界,尤其是楷书和行书,已达到成熟阶段。西晋末年黄河流域战乱,大批文人荟萃江东。美丽富饶的江南风光,使书法家们在艺术上更讲求遒润婉媚。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衍变出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 三国(魏)时期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成为楷书经典的开山之作。陆机《平复帖》是目前传世最早的名人墨迹。楷书经过魏、西晋的发展,到东晋已趋成熟,南北朝碑刻书法大都是以楷书书体为胜。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两晋最有创新意义的是创造其流美飘逸的行书,其代表作“三希帖”,即王珣《伯远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等。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两晋的王羲之,世人称其为“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称其笔势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姿多彩,似又重复汉碑之辉煌。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等。

唐代文化辉煌灿烂,名家辈出,灿若繁星。 整个唐代书法,从六朝书法遗法中蝉脱而出,以楷书为主流,结构严谨笔法具臻。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家”。稍晚的孙过庭、李邕、陆柬之、怀素、张旭等一大批书法家也都有相当的成就。唐玄宗时,以李白的诗、裴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号为“三绝”。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颜真卿为代表为楷书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柳公权是继颜真卿之后的重要书法家,其字遒劲圆润,楷法精严。至此中国书法文体基本已全部确定。

五代十国时期,朝代频繁更替,战乱不已,人们有一种不安的心绪,再加唐人已把书法上的法度发展到相当完善的境地,于是书法家们开始以书法抒发个人意趣,在这方面取得高度成就的是杨凝式。杨凝式擅长楷、行、草书,并按唐代书法发展的脉络上溯魏晋书法。融入楷、行、草书与篆、隶二体的结构和笔法,创造出一种楷兼行、行兼草、并寓篆、隶遗意的新风貌。

宋代书法尚“意”,是对唐人书法尚“法”的超脱更新。字体已无大的建树和突破,仅在原有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以发挥个性为主。宋代由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统治者重文轻武,书法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随意挥洒的行书尤为盛行。书法于法度之外,多几分意趣内涵。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他们都力图在表现自已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苏东坡的书法书卷气极浓,给人以超脱世俗之感;黄庭坚的书法体势异常开张,以特别紧密或特别疏松作巧妙对比,在豪宕中不时露出韵致;米芾因其生性倜傥不羁,以顿挫为含蓄,结构矫侧练达,神采淋漓;蔡襄的书法也有新意。

元代书法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书法总的趋势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有创新。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頫。赵孟頫擅长篆、隶、楷、行、草诸体,他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欧体、颜体、柳体并称“中国书法四体”,成为后代临摹的主要书体。他的书法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在元朝书坛享有盛名的还有鲜于枢,邓文原,虽然成就不及赵孟頫,但在书法风格上也有自已独到之处。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邓文原、赵孟頫、鲜于枢,并称“元初三大书法家”。

明朝中期,在苏州出现了吴门派书法,其代表人物是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王宠。此四人中,以祝允明成就最巨,其小楷直追晋唐,而行书、行草、章草、今草诸体皆善。另外,在祝、文、王等周围,还云集着一批书法家。如陈淳、文彭、文嘉、

周天球、王穉登等人,都是属于吴门四派的书法家,所以当时有“天下书法尽归吴门”的说法。

晚明书坛,徐渭、邢侗、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许友、米万钟等人继起,开始了一种复古运动,书风离俗而趋雅。其中影响最大,开一代书风的应推董其昌。董其昌兼工楷、行、草书,形成生拙秀雅的书法风格。

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清初康熙酷爱董其昌的书法,至乾隆又推崇赵孟頫的书法,因此赵、董书体身价大增,一般书法家只奉赵、董为典范。乾隆在位很久,而且嗜书又深,尽力搜集历代名迹,命梁诗正摹刻《三希堂法帖》,因此清代中期帖学仍很风行。帖学书法家中以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四大家为代表。

清代金石日出甚多,士大夫从热衷于尺牍转而从事金石考据之学,加之包世臣、康有为大力张扬,碑学作为一种与帖学相抗衡的书学系统而存在。当时著名的书家如金农、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杨守敬、吴昌硕、康有为等纷纷用碑意写字作画,达到了尽性尽理的境地。可谓是中国书法文化的一大景观。

邓石如是清代学碑的书法巨匠,擅长四体书和篆刻,创造了富有金石气的风格。伊秉绶擅长隶书,以颜书笔法体势作汉隶,魄力宏恢,有独特的风貌。二者是清代碑学的开山祖师。何绍基的行草熔颜字、北朝碑刻、篆隶于一炉,恣肆而超逸。赵之谦的楷书用婉转圆通的笔势来写方折的北魏碑体,而且他的行草、篆、隶诸体,无不掺以北魏体势,自成一格。何绍基、赵之谦对清代末期的书法影响极大。

这时期还有一些画家兼书法家,如“扬州八怪”等,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近代,书法艺术更是多姿多彩,隶行书、隶草书、隶篆书、草篆、行书、隶书、篆书综合的现代书法等等,百家齐鸣。

中国书法的演变
篇五:楷书行书的演变

中国书法的演变

中国书法是运用毛笔为工具的一种籍线条表现汉字的艺术。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起始于商代,成熟于东周,两晋和隋唐时代书家辈出,书法的探究日益精微。宋、元、明书法以晋唐法度为契机,不断创造新技法和新意境,涌现出丰富多姿的个性风格和书艺流派。清代书家广泛汲取前代书法养料,崇尚北碑之学,熔凝出新的风格。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概论: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概论: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其中,统一文字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此种书体上承东周时秦国器铭与刻石文字,会融各地书风而成,为中国第一次统一之字体,居书史转变之关键。

秦代刻石保存小篆书迹稍多,但仍算少,以秦始皇所立诸石最为重要,琅邪台、泰山原石及拓本残存,石权始皇廿六年诏则最能见其真相。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_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发展:周朝自平王于公元前77O年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后,五百余年,经历了诸侯兼并的春秋时期和七国争霸的战国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据史料记载,当时“宝”的写法,就有194种形态。

“眉”字的写法有104种,“寿”字的写法,也有百种以上。有的字体柔婉流动、疏密夸张,有的体势纵长,有的结构狂怪。 这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对思想交流带来了不便。

汉代书法

概论:汉代从公元前二零六年到公元二二零年四百二十六年,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因此,两汉是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由不断变革而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刘勰《文心雕龙·碑》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

魏晋书法

概论: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南北朝书法

概论:晋至八王之乱,王室内讧以后,势力逐渐衰微。在北方,随着西晋的灭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后拓跋氏结束十六国,建立北魏,促成了一百四十九年的相对统一。这是北朝。晋室东迁至灭亡,从公元三一七年至公元四二零年,是南朝。

此时书法,也继承东晋的风气,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南北朝书法家灿若群星,无名书家为其主流。他们继承了前代书法的优良传统,创造了无愧于前人的优秀作品,也为形成唐代书法百花竞妍群星争辉的鼎盛局面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南北朝书法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五代和宋代的文人促进了书法的发展。印刷术的发达使书法家从单纯的功能性书写活动中解放出来,书法艺术特性被进一步强调。宋元时代的书法可以说是行草时代。宋代书法家在楷书和狂草方面不及唐代书法家,但在行草书方面却表现出鲜明的文人个性和品质,开一代新风。法帖的普及使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艺术具有绝对的典范意义。但宋代重要书法家不同程度地受到具有变革意义的中晚唐书法的影响,特别是颜真卿的影响。此外,宋人对金石学的重视和研究也使书法和篆刻艺术置于更大的历史尺度之下,汲取了丰富的源泉。

宋代书法

北宋统一以后,宋太祖对书法并未给以重视,更没有像唐代那样采取各种措施。因此,一些士大夫也就漠然对待。欧阳修曾这样感慨:"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 尽管如此 ,宋代书法在延续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自己为主,以意代法。努力追求能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书风。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的"凡书画当观韵",强调"韵胜",皆是此意。其二是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宋代书法大家同时又是文学家、画家。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不仅认为书画和诗一样,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学修养对提高书法艺术的作用。

元代书法

自从成吉思汗统一了各蒙古部落以来,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横扫亚欧大陆,先后灭西夏、金,和南宋,最后统一了整个中国。统一之后,元朝的统治深知:在马上得天下,未必能在马上治天下,所以十分注意文艺教化。重开科举制度,广泛选拔人才;复兴儒学;同时也大兴宗教,各种宗教信仰在这个时代同时并存。这些, 对当时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下太平了,蒙古族的统治者也开始热爱舞文弄墨。元仁宗图帖睦尔建立了奎章阁--专门的书画鉴藏机构,请侍臣为他鉴定书画,象我们后面所要提到的书画家,如柯九思、虞集等人就曾任奎章阁学士;另一方面,汉族知识分子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下,多少感到压抑不适,更加倾心民族文化。这样,书法艺术非但没有凋落,而是继续滚滚向前发展。

明代书法概述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中国书法也开始翻开了新的一页。宋元以来的书法,基本上以是帖学为主,明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明朝历代帝王,大都热爱书法,因此,刻帖的风气,大大超过以往。刻帖———过去没有象现在这样的照相制版印刷,为了让字帖广为流传,只能依样刻在木版上进行印刷。这时候大型系列刻帖,有《东书堂帖》、《宝贤堂集古法帖》等,这一定程度上对书法的普及起着重要作用。明成祖时,大力复兴文化,招募擅长书法的人,并授予中书舍人的官职。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习书之风。

明代后期书法

明后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的市民阶层逐渐扩大。长久以来的封建正统意识、价值观念——从孔孟之道到朱程理学都受到猛烈冲击,新的美学观、价值观正在兴起。涌现了一大批思想

家,如李贽、袁宏道等,他们认为艺术在于抒发个人情性 、独抒性灵。这种求异的美学思潮与仍在继续发展的封建正统美学一起,相互斗争、相互影响,促使思想界,艺术界呈现丰富多彩的格局。 也正是在这种时局下继续向前发展的。这时涌现了一批大师,如徐渭、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等。 徐渭

(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或作天池山人,晚号青藤居士,或署名水田月,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自幼聪颖过人、天才超逸而又愤世嫉俗。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并且懂兵法。自称“我的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章第三,画第四”。这样一个天才一生却极不得志,晚年更是到了穷困潦倒的境地。他的草书,纯粹是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点画狼籍,不计工拙,象突然而至的大风雪,象烟云缭绕的远山。他用的笔法并不复杂,但整体气势汉人,所有的才情、悲愤、苦闷都郁结在扭来扭曲的笔画中了。代表作有《青天歌卷》、《咏墨磁轴》、《题画诗》等。

董其昌

(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这也是个全才式的人物,诗文书画都很精通,绘画方面倡导“南北宗论”,几个世纪以来都是谈论不休的话题:他的书法广泛学习古人,开始学唐人,后来觉得唐书不如魏晋,于是又改学钟繇、王羲之,最后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种风格:圆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比较松弛,墨色也很清淡,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布局很疏朗很匀称。整体上有种飘飘欲仙的味道。追求‘士气“和“文人气”。如果说明末其他大师在于注重表现个人情感的话,那麽,他是力追古法。他很自负,看不起前辈文徵明、祝允明等人。 董其昌一生勤于书画,又享高寿,所以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早期小楷《月赋》,晚期的《三世诰命》;行书有《李白月下独酌诗卷》、《前后赤壁赋册》等。

与董其昌审美趋向大致接近的还有邢侗、米万钟等。

张瑞图

(1570——1644),字长公,号二水、又号白毫庵主。福建晋江人,他比徐渭的仕途要顺利的多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gwrs/8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