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处的艺术

昔武王伐纣

| 点击:

【www.xzxrv.com--夫妻相处的艺术】

谈墨子辩论的语言艺术
篇一:昔武王伐纣

内容摘要:

[摘要]先秦时期,诸侯争霸称雄,造就了大批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论辩家,他们的论辩语言各具特色。其中,墨子的辩论,用词准确,语言缜密,堪称百无疏漏,这在先秦诸子中是首屈一指的。本文从墨子辩论语言的表达特色、逻辑技巧两方面来探讨墨子辩论的语言 艺术 。

[摘要]先秦时期,诸侯争霸称雄,造就了大批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论辩家,他们的论辩语言各具特色。其中,墨子的辩论,用词准确,语言缜密,堪称百无疏漏,这在先秦诸子中是首屈一指的。本文从墨子辩论语言的表达特色、逻辑技巧两方面来探讨墨子辩论的语言 艺术 。

[关键词]墨子;辩论;语言艺术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出现的第二位文化伟人,开创了墨学,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明鬼等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为了宣传他的主张,墨子四处游说,言传身教,广征博引,以理服人。墨子的辩论与众不同,技巧高超,既不像孟子那样气势奔放、咄咄逼人,也不像庄子那样纵横跌宕、变幻莫测,而是朴实无华、推理严密。墨子的辩论讲 科学 、重事实,有理有据。“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以辩来别同异、明是非,形成其独特的“墨辩学”。墨子的辩论用词准确、语言缜密、百无疏漏,这在先秦诸子中是首屈一指的。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墨子辩论的语言艺术。

一、墨子辩论语言的表达特色

语言是辩论的物质手段。先秦时期,诸侯争霸称雄,造就了大批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论辩家,他们的论辩语言各具特色,有的言简意赅,循循善诱;有的恣意纵情,奇特浪漫;还有的驳难离析,淋漓尽致等。墨子的辩论,语言简朴、平实,准确、生动。如在《墨子·非攻下》中,针对许多好战的国君常借商汤、武王的征伐行为,为自己的掠夺行为辩护,“今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子以攻战为不义,非利物与?昔汤放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墨子辩驳道:“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在这里,墨子明确区分了“攻”与“诛”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战争,其语言准确击中对方要害,墨子以简朴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战争性质的认识,可谓一字千金。

墨子的语言不但准确,而且精炼。《墨子·修身》篇说“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就是要求论辩语言要精炼。有一次墨子的弟子禽滑厘问他:“多言有益乎?”墨子回答:“虾蟆蛙蝇日夜而鸣,舌干辟然,而人不听之。今鹤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墨子十分精炼地说明了墨家反对说大话空话,但不反对说有用的进步的合时宜的话。

墨子的语言不但简炼,而且生动感人。例如,有人反对墨家“兼爱”的思想,并再三向墨子发难。因而墨子与他们展开辩论,《兼爱下》记载了这次辩论,对方说墨子的“兼爱”主张虽然好听,但不实用,“即善矣,虽然,岂可用哉?”墨子立刻反驳道:“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墨子认为如果“兼爱”思想只是好听而不实用,别说你们,就连我自己也要对它进行批判、指责,并进一步指出,哪有好东西只是中看不中用呢?墨子的语言简明生动,在先秦诸子中,是无与伦比的。

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评价墨子的语言“意显而语质”,也正是 总结 了墨子辩论的语

言特色:准确、简炼、质朴、生动。

二、墨子辩论语言的逻辑技巧

墨子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的辩论博大精深,涉及到 哲学 、文化、逻辑、语言、思维、心理、角色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强大的逻辑力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就先秦时代而言, 中国 形成有自己独特特点的关于思维本质与 规律 的理论,墨家的思维形式结构论是中国‘辩学’或‘名学’的奠基。”墨子在辩论中创造性地制定了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学说,揭示了逻辑所构成的这三种思维形式的区别。墨子的辩术是我国古代辩论科学的精华。《墨子·小取》所谈“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及“以名取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假”、“效”、“譬”、“侔”、“援”、“推”,以及《墨子·大取》讲的“故”、“理”、“类”等,都成为墨子的辩论法宝,体现了他高超的辩论语言技巧。下面从“假”、“譬”、“援”、“推”四个方面探讨墨子辩论的逻辑技巧。

(一)“假”式反证法

《小取》:“假者,今不然也。”《经下》:“假必悖。说在不然。”《经说下》:“假必非也而后假,狗。假霍也。犹氏霍也。”“假”就是假使、假若、假如、假设,指在论证一个命题的时候,先假定与这个论题相反的命题存在,然后根据这个命题的虚假来证明原来的论题的正确性。简单地说,“假”就是为了证明某个论题,就先假说它为相反的论题并由此推出错误来的证明法,即我们今天说的反证法。“它是通过确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即反论题)的虚假,然后根据排中律,由假推真,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一种论证方法。”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墨子强调,要注意假定的命题必须是错误的,才能证明自己的论题是正确的,即“假必非也而后假”,否则,不但不能证明自己的论题,相反,倒证明了论敌的论题。例如,要证明狗是没有姓的,就假定狗姓霍,而霍是霍氏人的姓,姓霍的人是不允许狗姓霍的,他们会反对这个荒谬的命题。于是,就证明了狗是没有姓的。又如在《节葬下》中,说当时的贵族统治者主张实行“厚葬久丧”,“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厚葬久丧”可以使贫者富、寡者众,墨子对此用“假”驳斥了厚葬久丧者的谬论:“使王公大人行此,则必不能蚤朝晏退;使士大夫行此,则必不能治五官六府,辟草木、实仓廪;使农夫行此。则必不能蚤出夜人,耕稼树艺;使百工行此,则必不能修舟车,为器皿矣;使妇人行此,则必不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纫。”为了批驳“厚葬久丧”,先假定它是对的,让国人都去遵守、执行,然而依从了这种主张。将会给国家造成一系列的恶果,执政者无法正常治理朝政,士大夫、农夫、百工、妇人都不能各司其职,根本无法富贫众寡,由此证明了“厚葬久丧”的荒谬。

隆中对
篇二:昔武王伐纣

每课一练

《隆中对》

【2013咸宁】阅读文言文《隆中对》(节选),完成1-5题。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是先主遂诣亮(告诉) B.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 ..C.先主器之(器重,重视) D.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则名微而众寡 而其主不能守 ..B.此用武之国 或置酒而招之 ..C.因屏人曰:“汉室??”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信义著于四海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①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4.下列有关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分析天下形势,并提出对策、蓝图中,可见诸葛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能力。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

C.选段层次清晰、结构谨严,围绕“隆中对”的“对”前、“对”中、“对”后依次写来,且详略十分得当。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5.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根据文意,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词)。

①孙权: ②益州:

【2014日照】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选自陈寿《隆中对》)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③。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选自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有删改)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氢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吴会:吴国。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昔武王伐纣。

A.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尽:完全 B.信义著于四海 著:闻名 ..C.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身:亲自 D.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破:打败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曹操比于袁绍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 ..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 ..D.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8.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中诸葛亮分析政治形势认为刘备不可与曹操较量,也不可谋取孙权。

B.甲文中诸葛亮除了分析政治、军事、地理因素外,还特别强调要爱民和用贤。

C.乙文中写诸葛亮“乃建奇策”,这里的奇策就是甲文中“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D.乙文中孙权因为一向心服刘备,又敬重诸葛亮的奇才和儒雅,所以派兵帮助刘备。

9.将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10.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甲乙两文刻画的诸葛亮形象的异同。

答:

【2015甘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6题。(17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吾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⑤孟津之河:黄河。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

16.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汉 室 倾 颓 奸 臣 窃 命 主 上 蒙 尘

17.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每自比于管仲 采贤俊于岩穴。 B.先主器之 君吴、楚之士

C.而智术浅短 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D. 将军岂愿见之乎 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18.解释句中加点词。 (4分)

⑴凡三往,乃见 ( ) ⑵先主遂诣亮 ( ) ⑶欲信大义于天下 ( ) ⑷昔武王伐纣 ( )

19.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2分)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20.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先对其进行了侧面描写。

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 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是一个判断句。

D.“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21.刘备为求贤而 (填一成语),由此可知,在对才人的认知上他与蔡洪是有共识的。蔡洪的主要观点是 。由此我们进一步想到了舜发于 ,傅说举于 ,还有 “举于海”的孙叔敖,“举于市”的 。 (5分)

【参考答案】【2013咸宁】1.A“诣”,拜访 2.D(A表顺接、反接;B助词、代词;C于是、凭借) 3.①将军(指刘备)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他。②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4.B(先论述“必要性”,再论述“可能性”) 5.①联(合);②夺(取,占) 二、【2014日照】

6.A.7.D 8.C 9.(1)老百姓谁尖摇头晃脑和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呢?(2)诸葛亮年轻时就表现出超群的才华,容貌非常英俊,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很奇特。评分:(2)“逸群”,超群;“伟”,英俊,高大;“异”,以??为异,感到奇特。每点1分。10.相同点:两文都写出了诸葛亮的政治远见与军事才能。不同点:乙文还表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格和容貌伟岸的气质。【2015甘肃】16.(2分)汉 室 倾 颓 / 奸 臣 窃 命 / 主 上 蒙 尘 17.(2分)D 18.(4分)(1)总共 (2)拜访 (3)通.伸”,伸张 (4)讨伐,征讨 19.(2分)这个人值得登门拜访,不应该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 20.(2分)B 21.(5分)三顾茅庐 英雄不问出处(或 “圣贤所出,何必常处?”) 畎亩之中 筑之间(原文或现代汉语均可) 百里奚 (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版

北语16秋《古代汉语(二)》作业4
篇三:昔武王伐纣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篇四:昔武王伐纣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诸灵康 曹怿岚 顾伟 陆锦花 徐董梅

11.荀巨伯以德退敌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

③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

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

选自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③败:毁弃。④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

[文言知识]

释?贼?。?贼?一词多义,从感情色彩来看,均为贬义。它除了解释为?强盗?外,还可解释为?暗杀?(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残忍?(端王为人贼戾)、?敌人?(夷吾与召忽,吾贼也)等等。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值 ②语 ③去 ④一 ⑤义

2.翻译:

①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②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3.?一郡尽空?的意思是 ,它在文中的作用

是 。

12.颜氏家训 ④①②

不屈二姓,夷、齐之节也①;何事非君,伊、箕之义也②。自春秋以来,家有奔亡,国有吞灭,君.

③臣固无常分矣。然而君子之交绝无恶声,一旦屈膝而事人,岂以存亡而改虑?陈孔章居袁裁书,则..

呼操为豺狼;在魏制檄,则目绍为蛇虺。在时君所命,不得自专④,然亦文人之巨患也,当务从容消.

息⑤之。

选自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

①二姓:指改朝换代中的前后两个王朝。因王朝更迭,多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姓氏之间。上文中的伯夷和叔齐为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两人争让王位,。纣王乱,二人奔周,周武王灭商后,两人以归顺周朝为耻,不食周粟,隐居到首阳山,后饿死山中。②伊:即伊尹。曾佐汤灭桀,封为宰相。汤死后,拥立汤的长孙太甲为商王,但太甲暴虐无道。伊把他放逐到桐宫,直到他改邪归正后,才迎回交还了政权。箕:商纣王的叔父。纣王暴虐,箕子进谏不听,又不愿彰君之恶而取悦于民,于是披发装疯为奴。后为周武王陈述了九条治国大法。

③分:名分,职位。 ④自专:自己作主 ⑤消息:斟酌

[文化常识]

话说?家??国?。古代汉语中,?家?和?国?不能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国家?一词。奴隶社会中,诸侯统治的地方叫?国?,俗称?诸侯国?,而大夫统治的地方叫?家?。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

①事 ②固 ③绝 ④书 ⑤目

2.翻译:

①不屈二姓,夷、齐之节也

②君子之交绝无恶声

3.上文中的?陈孔章?是小说 《 》中的人物。他思想性格上的最大特点

是 。

13.高帝求贤诏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①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

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

....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②下③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④称⑤明

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⑥、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⑦病,勿遣。 ..

选自 汉·班固 《汉书》

[注释]

①伯:通“霸”,诸侯的盟主。②昌:指御史大夫周昌 ③下:向下传达。④意:思想。⑤称:..

符合 ⑥行:行为,作为。 义:通“仪”,相貌。⑦癃(láng):驼背。

[文言知识]

释?士奚由进!?。文言文中,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经常会前置,如《岳阳楼记》中,?吾谁与归??;又如《种树郭橐驼传》中,?故不我若也。?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是?士由奚进!?,即?贤士们从哪里去进仕做官呢!?。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

①特 ②尊显 ③诣 ④觉

2.翻译:

①皆待贤人而成名

②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

3.?必身劝?中的?身? 的意思是 ,它和成语 中的?身?同义。

14.蔡洪赴洛

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

④⑤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选自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①②③

[注释]

①蔡洪:晋吴郡人。②幕府:官署衙门 ③仄陋:平民陋室 ④常处:固定的地方。⑤顽民:刁顽之..

民。

[文化常识]

话说?清谈与中古辩风?。先秦时代的名家与纵横家开启了中古士人辩论的先河。西晋时代,清谈之风已

经大畅于士林,两晋时代纵横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清谈的言语功夫上,他们受名家影响,论辩极具逻辑性。能言善辩是清谈名士必须具备的一种修养和功夫。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

①异 ②盈 ③璧 ④邑

2.翻译:

①圣贤所出,何必常处

②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3.文中蔡洪先 ,随后又 ,再 。其咄咄逼人的声势,体现了纵横家的气派。

15.送杨寘序(节选)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选自 宋〃欧阳修《送杨寘序》 ④③①②

[注释]

①宫:是最低音。②羽:是最高音。 ③雍雍:鸟和鸣声。 ④伯奇:周宣王大臣尹吉甫的儿子,为.

父亲所猜忌,投河自尽。 .

[文化常识]

话说?序?。 ?序?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又称赠序,相当于临别赠言的文体。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等等。此文便是欧阳修用来给即将远行福建省南平县的杨寘送行的。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昔武王伐纣。

①为 ②至 ③作 ④道

2.翻译:昔武王伐纣。

①夫琴之为技小矣 .

②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

3.文中运用 修辞,对琴声进行了生动的描摹,其中如?崩崖裂石,高山出 泉,风雨夜至?的是? ?之声,而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的是? ?之声。

16.淳于髡使赵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

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

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选自 西汉〃司马迁 《史记〃滑稽列传》 ④⑤⑥①②③③

[注释]

①淳于髡:复姓淳于。②赍(jī):以礼物送人 ③驷:驾同一车的四匹马。 ④禳田者:向天乞求.

丰收的人。⑤瓯窭:狭小的高地。 ⑥污邪:水洼地。 .

[文言知识]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当形容词后面跟上宾语时,它就被活用为了动词:意动和使动。意动表示对宾语的认识,可以用?以xx为xx?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可用?认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语译,如:?先生少之乎??的意思是?先生认为少吗??。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

①之 ②绝 ③益

2.翻译:

①笑岂有说乎?

②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3.淳于髡向齐威王讲述了一个故事,意在告诉他 。

17.一举而三役济

祥符中,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

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

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选自 宋〃沈括 《梦溪笔谈》

[注释]

①祥符:即大中祥符,宋真宗的年号(1008——1016)。 ②禁:古时皇帝住的地方为禁中。③丁晋公:名丁渭,北宋大臣。 ④决:疏通水道。

[文化常识]

话说?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著作。它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梦溪笔谈》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主 ②不日 ③毕 ④实 ⑤济昔武王伐纣。

2.翻译:

①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

②一举而三役济

3.文中的三役具体指哪三役?

18.东窗事发

桧之欲杀岳飞也,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王氏曰:?擒虎易,纵虎难!? .①①②③④

其意遂决。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桧归,无..

②③④何而死。未几,子熺亦死。王氏设蘸,方士伏章,见熺荷铁枷,问:?太师何在??熺曰:?在酆都。?.

方士如其言而往,见桧与万俟卨.俱荷铁枷,倍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

选自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 ⑤⑥[注释]

①桧:秦桧。北宋末历任左思谏、御史中丞。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②蘸:祈祷神灵的祭礼,后专指道士、和尚为禳除灾祸所设的道场。 ③伏章:做道场的一种方式。即伏地呈表给上天。 ④酆都:迷.

信传说,指阴间。⑤万俟卨(mòqíxiè):宋朝尚书右仆射,与秦桧勾结共同陷害岳飞。 ⑥烦:烦劳。 .

[文化常识]

话说?东窗事发?。 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后喻阴谋败露,或罪案遭揭发,将被惩治。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

①谋 ②决 ③无何 ④如

2.翻译:

①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

②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19. 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

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

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惆然自失。

选自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①争豪:比阔斗富。②舆:马车、轿子。 ③扶疏:大树的枝、干四处延伸的样子。 .

[文言知识]

话说?穷?。?穷?在现代汉语中常作形容词用,可在古代汉语中,却经常被用作动词,如《桃花源记》中,?欲穷其林?的?穷?是?走完、走尽?的意思。文中的?并穷绮丽以饰舆服?同样也作动词用,是?用尽?的意思。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许 ②示 ③讫 ④疾 ⑤悉

2.翻译:

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②如恺许比,甚众。

3.?不足恨?一句正确的翻译是 。

(1)不值得痛恨。 (2)不值得遗憾。

(3)不足以痛恨。 (4)不足以遗憾。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gwrs/11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