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岳阳楼记教板书设计,岳阳楼记教案板书设计

| 点击:

【www.xzxrv.com--教案】

  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岳阳楼记教案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

  2、 技能目标: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

  1、 背诵并默写课文,翻译课文。

  2、 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介绍“江南三大名楼”导入:江西的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闻天下,湖北的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一诗而声名远播。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也是文人墨客云集的地方,因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的题咏而名扬天下;到了宋代,更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熠熠生辉。人说:八百里洞庭美如画。的确如此。而要观赏洞庭湖的无限风光,最佳位置莫过于站在湖边的岳阳楼上。登上岳阳楼,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水尽收眼底,登上岳阳楼,也便置身于洞庭湖朝晖夕阴的万千气象之中。我请你来设想一下:面对如此浩瀚无际、变化多端的水域,范仲淹会有怎样的感触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本文的记述,做一次洞庭之游,去感受那万顷碧波的阴晴明暗,去聆听作者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拳拳心语吧!

  二、你知我知

  1.作者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襟被千古传唱。《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2.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3.有关故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任(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三、感知课文

  1、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语句的节奏、停顿、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同桌互读一遍,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朗读,并解决部分生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找出该生的误读或语气的轻重不当等问题。

  4、再次听读课文后,齐读课文并注意以下字词。

  谪(zhé) 属(同“嘱”zhǔ) 霪(yín) 霏(fēi) 樯(qiāng)

  楫(jí) 冥(míng) 谗(chán) 偕(xié)

  三、疏通文意(合作交流——小组讨论交流课文中的字词、语句等。并选一组长对自己组负责的段落进行梳理、总结和提出疑问)

  读懂文句: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句子

  (1 )重点词句

  谪守巴陵郡(做州郡的长官) 越明年(到了) 政通人和(顺利) 增其旧制(规模)

  春和景明(日光) 浊浪排空(冲向) 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去国怀乡(离开)

  登斯楼也(这,此) 沙鸥翔集(栖止) 岸芷汀兰(小洲) 郁郁青青(草木茂盛)

  宠辱偕忘(得宠、光荣;一起) 把酒临风(端、持、执;当着) 是进亦忧(这)

  朝晖夕阴(阳光) 忧谗畏讥(诽谤) 樯倾楫摧(桅:桨)

  (2)重点理解的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事儿都兴办起来啦。”

  2.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文:“至若到了春气暖和,阳光明媚的时候,波澜不起……”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沙鸥或者齐飞,或者群集,鱼儿有时浮出,有时潜入。”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有时弥漫的炊烟完全消散,皎洁的月色笼罩千里。浮动的月光,把微波变成跳跃的黄金,静谧的影子,如同沉浸的白玉。”如果是“沉影静璧”,译文或可也是对偶句。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译文:“处在朝廷的高位,就关怀他的百姓。”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在天下人忧愁的前面忧愁,在天下人快乐的后面快乐。”

  (3)、提出质疑

  例:(1)、文中“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异在何处?为何会有这种异呢?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以“天下”为“忧”,以“天下”为“乐”。)

  (2)、作者把“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作比,其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既是自勉,更是劝慰友人。)

  四、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

  1、 在“前人之述备矣”的情况下,范仲淹选择从哪一角度为《岳阳楼记》作记的?

  2、 文中哪些独到之处使《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

  4、本文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请找出有关词语和句子。

  (“观夫——然则——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 ……者矣——嗟夫——然则——噫”这些标志性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五、思维拓展

  1、你知道历史上有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吗?请举例说说。

  2、请写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名句

  六、创新训练

  选一段洞庭湖、岳阳楼烟波浩渺、雄伟壮观的实景的描写融入作者的情感展开联想写一段话。(选几个同学的范文进行朗读和评价,其他同学补充其不足之处)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搜集描写岳阳楼景观的诗文。

  附诗文:

  ①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②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③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附板书:

  迁客骚人 谪 古 仁 人

  以“阴”悲,以“晴”喜 “览物之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即景抒情) (由情入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附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fw/648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