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600字

季羡林的个人简介|影响季羡林的人

| 点击:

【www.xzxrv.com--作文600字】

  季羡林,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

  择善而从,从善如流,是学术大家获得成功的重要素质,作为当代国学大家的季羡林先生,在其学问的一 生中,结识了不同的师长,学友并得其效益,终成其学。《荀子·大略》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清代诗人唐甄有言“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师者,犹行路之有导也;友者,犹涉险之有助也。”(《潜书·讲学》)清大学士李惺有言“师以质疑,友以析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西沤外集·冰言补》 谭嗣同在《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中告诫世人:“为学莫贵于尊师。”在他们看来,从师是解答疑难,交友是辨析疑难,成才离不开师友。以文会友、师友辅仁,这些用在季羡林的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

影响季羡林的人

  2005年8月6日季羡林先生生日那天,在中国孔子基金会于北京举办的季羡林研究所成立暨揭牌仪式上,我得到蔡德贵教授的新作《择善而从:季羡林师友录》,几乎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读完以后更深感一个学术大家的成长确实离不开师友的帮助。这部书印证了唐甄和李惺的话。

  季羡林幼时随马景恭识字。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爱国者鞠思敏,桐城派王崑玉,前清状元王寿彭,“真正念书”的祁蕴璞和尤桐等老师,浪漫的革命者胡也频,一生坎坷的董每戡都是他的恩师。“由于受到恩师王崑玉的激励(王崑玉在给季羡林上第一次作文课时,布置的作文题是《读〈徐文长传〉书后》,他给季羡林写的批语是“亦简劲,亦畅达”),从此学习成绩好起来,四个学期连续得了第一名,因此作为书法大家的山东大学校长王寿鹏(同时兼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给他写了一幅扇子面和一幅对联。从此他的上进心更强了,到高中毕业时,同时考上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后来则成为名贯遐迩的大学者”。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他的教诲让季羡林终生难忘。季羡林说“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清华四剑客”。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两年。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乔冠华同游。10月,抵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当时唯一的从学者,精通了梵文和巴利文。接着又成为吐火罗语国际权威西克教授的惟一学生,得以掌握了世界绝学吐火罗语。

  季羡林回国后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北京大学校长胡适、代理校长傅斯年、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忠实助手李铮,“不是亲属,胜似亲属”的李玉洁,都是季羡林几十年一以贯之的忠实助手。没有这些师友,很难有今天学术上如此成功的季羡林。因此在季羡林看来,师友们的一颦一笑,一词一语,无不蕴含着无量温馨;而对后进者,则是无量的财富。季羡林自己说过:“在中国,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和汤用彤先生都是考据名手。在德国,我的老师Prof.Sieg和Prof.Wald鄄schmidt和后者的老师Prof.H.Lüders,也都是考证巨匠。因此,如果把话说得夸大一点的话,我承受了中德两方面的衣钵。即使我再狂妄,我也不敢说,这衣钵我承受得很好。在我眼中,以上这几位大师依然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一生小心翼翼地跟在他们后面行走。”(《我的学术总结(之一)》,《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正如书中所言:“正是由于所有这些恩师的培养和影响,造就了季羡林。在季羡林的成才之路上,师友的作用大矣。”

  本书将影响季羡林学术一生的师友作了评传式的记叙,从中可见大家的学术风范和虚怀若谷的长者气度。读完这部研究季羡林先生的新书,季羡林师友的形象跃然纸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尊师重在内心的尊崇,但是也有外在的表现。在我国几乎尽人皆知的“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是典型实例。北宋学人杨时、游酢二人去拜访程颐,“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杨时、游酢虔敬如此,尊师真切之至。而季羡林为了探望远在北京西郊的恩师陈寅恪,步行几十里,从沙滩北大到清华园去看望先生,知道恩师喜欢喝点葡萄酒专门去送一瓶难得的葡萄酒,与程门立雪心同理同。

  尊师重道,目的是要培养至真、至善、至美的栋梁之材。严师身教,尊师成统,择善而从,从善如流,真能这样,我们这个国家,就大有希望了。这正是这部书的深意所在。

  拓展: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

  学术研究内容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个方面:

  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

  3、吐火罗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1948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1980年又就70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

  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

  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80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10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2万余颂,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季羡林经过10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8、东方文化研究:从80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500余,800余册,预计15年完成。

  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0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80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4]

  重要学术论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

  《浮屠与佛》(1947),揭示梵语Buddha(佛陀)一词在早期汉译佛经中译作“浮屠”是源自一种古代俗语,译作“佛”则是源自吐火罗语,从而纠正了长期流行的错误看法,即认为佛是梵语Buddha(佛陀)一词的音译略称。这里顺便指出,季羡林在1989年又写了《再论浮屠与佛》,进一步论证汉文音译“浮屠”源自大夏语。

  《论梵文··td的音译》(1948),揭示汉译佛经中用来母字译梵文的顶音·t和·d是经过了·l一个阶段,而t··>·d>l这种语音转变现象不属于梵文,而属于俗语。因此,依据汉译佛经中梵文··td的音译情况,可以将汉译佛经分为汉至南北朝、南北朝至隋和隋以后三个时期。前期汉译佛经的原文大半不是梵文,而是俗语或混合梵文;中期的原文也有很多是俗语和混合梵文,但梵文化程度有所进步;后期的原文是纯粹的梵文。

  季羡林的这两篇论文在中国佛教史研究领域中别开生面,用比较语言研究方法,令人信服地证明汉译佛经最初并不是直接译自梵文,而是转译自西域古代语言。季羡林也据此提醒国内运用音译梵字研究中国古音的音韵学家,在进行“华梵对勘”时,一定要注意原文是不是梵文这个大前提。

  在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方面,以往国内外学者大多偏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有论者据此认为中印文化关系是“单向贸易” (one-way-traffic)。季羡林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文化交流的历史实际。因此,季羡林在研究中,一方面重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着力探讨为前人所忽视的中国文化输入印度的问题。他先后写成《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1954)、《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1955)和《中国纸和造纸法最初是否是由海路传到印度去的?》(1957)等论文,以翔实的史料,考证了中国纸张、造纸法和蚕丝传入印度的过程。[5]

  学术思想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其实,季羡林近10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学术任职

  季羡林先生学术任职广泛,曾任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1978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年)等。

  个人著作

  出版书目

  书目名称 类别 出版年份 出版社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论文集 1957年 人民出版社

  《<罗摩衍那>初探》 理论 1979年 外国文学出版社

  《天竺心影》 散文集 1980年 百花出版社

  《季羡林选集》 散文集 1980年 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 散文集 1981年 上海文艺出版社

  《季羡林散文集》 散文集 1986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牛棚杂忆》 散文集 1998年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主要著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年)、《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 、《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东方文学史》、《东方文化研究》、《禅与东方文化》 、《东西文化议论集》、《世界文化史知识》 等。

  《季羡林全集》目录

  第一卷:散文一【因梦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燕南集】

  第二卷:散文二【万泉集、小山集】

  第三卷:散文三

  第四卷:日记•回忆录一【清华园日记、留德十年】

  第五卷:回忆录二【牛棚杂忆、学海泛槎】

  第六卷:序跋

  第七卷:杂文及其他一

  第八卷:杂文及其他二

  第九卷:学术论著一【印度古代语言】

  第十卷:学术论著二【印度历史与文化】

  第十一卷:学术论著三【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

  第十二卷:学术论著四【吐火罗文研究】

  第十三卷:学术论著五【中国文化与东西方文化(一)】

  第十四卷:学术论著六【中国文化与东西方文化(二)】

  第十五卷:学术论著七【佛教与佛教文化(一)】

  第十六卷:学术论著八【佛教与佛教文化(二)】

  第十七卷:学术论著九【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第十八卷:学术论著十【糖史(一)】

  第十九卷:学术论著十一【糖史(二)】

  第二十卷:译著一【梵文及其他语种作品翻译(一)】

  第二十一卷:译著二【梵文及其他语种作品翻译(二)】

  第二十二卷:译著三【罗摩衍那(一)】

  第二十三卷:译著四【罗摩衍那(二)】

  第二十四卷:译著五【罗摩衍那(三)】

  第二十五卷:译著六【罗摩衍那(四)】

  第二十六卷:译著七【罗摩衍那(五)】

  第二十七卷:译著八【罗摩衍那(六上)】

  第二十八卷:译著九【罗摩衍那(六下)】

  第二十九卷:译著十【罗摩衍那(七)】

  第三十卷:附编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zw/65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