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文艺范美食的句子,文艺范与文艺饭

| 点击:

【www.xzxrv.com--学习资料】

  《文艺范与文艺饭》是很有心得的一篇文字,很值得那些想成为文艺范,靠吃文艺饭为生,又没有这方面天赋或机遇的人们学习。

  在很久以前某一个慵懒的午后,我正在办公室值班,忽然有一位男青年走了进来,我连忙起身打招呼、让座、倒水,该青年二三十岁模样,体格健壮,皮肤黝黑,一看就是一个农村青年,我还未询问他来这儿有何事由,他却问我某几位老师是否在家,我说,他们都下乡了,过一阵子才回来。他又问我:你是新来的吧?我说是。看来,他是这儿的常客。

  没说几句话,我们便成了畅所欲言的朋友了,我得知,他二十八岁,家住离县城较远的一个乡镇(当时称人民公社)的农村,爱好写作,写诗、小说散文等。

  我问:你的尊姓大名怎么称呼?作品在什么级别的报刊上发表过?因为当时,我在单位里主要工作是刻印《**文艺》,对本县所有的文学写作者和爱好者了如指掌。

  谈到"刻印",很多年轻朋友可能不知是啥玩意,在此简单介绍一下:八十年代以前,全国文化、出版行界中,除了正规出版物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正规出版物:油印刊物,这种刊物虽是非正规出版,但却是通过正规渠道全国流通,我们单位的图书室、阅览室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全国各地的艺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部门寄来的这种刊物,当然,作为交流,我们也每月出一期,也给他们寄出。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刊物在交流中除了一枚邮票外,无任何费用。

  这位青年自报了姓名,我感到很陌生,我已到单位半年有余,每月一期,每期二十几位作者的文章和名字都经过我手变成刊物,我怎么对他的名字感到很陌生?问他最近写稿了没有,他说没有写,写不下去,很着急,所以出来走走,拜访一下馆里的老师。交谈中得知,他的文字只在本县油印刊物中出现过两三次。

  我问他,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因为我知道,在农村像他这个年龄的,俩孩子了都是正常的。

  他立刻显出沉重表情,转头朝门外的天空望去,半天无语。我趁机又给他添了水,而后他慢慢的说:我和未婚妻相识七年了,至今未结婚。我有两个姐姐,早已结婚,二姐嫁到外地很少回来,父母都已七十多岁,身体也不大好,很希望我早日成家,得到儿媳的照料。女方父母也盼望我们早结婚,了却心头大事。

  我问:那你为何不结婚呢?他说:我想成名成家后再结婚,成为作家是我一生的夙愿!

  我一愣,自己的脸“唰”的一下子红了。为何我的脸会红?他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自己:我不是也时常有这种心态么?

  我对他说,你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也很可贵,这说明你不想做一个庸常之人,受丁玲的“一本书”主义影响很严重,特别是,路遥的《人生》,卢新华的《伤痕》,早些年茹志娟的《百合花》,并未写长篇,一个中短篇就一夜成名,一成名就万人仰视,一成名就彻底改变命运。但是,他们能成名的因素是不仅写出了好作品,而且是有机遇的,这种成功绝不会随我们自己的意愿而降落在我们头上的,再说了,我们即使要当什么“家”,与是否结婚没有一点关系的,文坛里绝对不会只接受未婚男女青年对么?假若你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成名成家了,身边会出现很多仰慕者,其中不乏貌美女郎,到那时你是否还喜欢现在这个未婚妻还不一定呢。你若由此抛弃了相恋多年的女人,我们还有良心吗?再者,你父母都已七十多岁了,他们熬到啥时候才能看到你成名成家?我们爱好文艺没有错,但为了爱好文艺而影响吃饭、影响家庭和过日子就不可取了!

  此时我看到他伏在桌子上,双手支着下巴,呆呆的看着我,略有所思,看来他没有对我的真诚劝说而反感。

  我又说,我们都知道,书中有黄金屋、颜如玉,指的是读书、写作可以出人头地,可以做官、娶到好女人,古今中外不乏其人,但是,这只是良好的愿望,一个人能否成才取决于很多因素,天赋是最重要的,奋斗只是个手段和过程,能否写出好作品与勤奋有关但不是决定因素,鸡可以飞上梯子但鸭子却不行,我们必须有自知之明,这话虽然难听点但我说这些话也是说给自己听的,我俩共勉吧。

  我真诚希望他尽快结婚,一边劳动,一边写作,真写出好作品了,上帝不会亏待辛勤耕耘者的。

  我们一直谈到傍晚,我欲留他吃晚饭并住下,他说不了,他是搭乘村里的一辆到县里办事的拖拉机来的,这会儿估计应该往回走了,他要再跟着那辆拖拉机回去。

  大概一个多月后,我收到了他寄给我的一封信,信中告知我,他听了我的劝告很受震动,感谢我与他的推心置腹的谈话,前些日子已结婚了,只是抱歉无法给我喜糖吃。

  那年我二十四岁,尚未结婚。

  前一阶段,我与妻子在美食广场吃饭,感觉到不远处有一双眼睛在不断地看我,我看过去,却不认识他,那是一位老者。他也在吃饭,不停地朝我这边张望,我心想,他可能认错人了吧,或者是一个曾经打过交道的印象不深的客户,过了一会儿,不见了他的踪影。但是,当他再出现在我的面前时,一下子伸出手,有些激动:你是否就是小,小L?

  我诧异,问您是哪位?他报了名字,我还是想不起,直至他说起三十多年前上述我所说的情节,我才想起原来是他!我妻子连忙站起来打招呼,遇见老乡了!

  我问他这些年可好?他简要叙述了一下,结婚后不久,农村便开始土地承包政策,收入大幅增高,也可以做点生意了,后来搞养殖、种大棚蔬菜等,家境越来越好,有两个孩子,都大学毕业了,大儿子在县城上班,小儿子在市里某通信部门工作,最近有了孙子,特意来市里看看。

  哦,好,真好,我连声说着。人生啊,真快啊,旧事恍在昨日,转眼三十多年过去,我们都老了!

  “好为人师”,是现在最让人诟病的一个词语,一提这几个字,千夫所指。我以为,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他能时时从别人身上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以充实自己,自己再去教诲他人,由此成为圣人。我们平常人若朝这方面追求,有何不妥?帮助别人,经济物质是一方面,精神帮助也许会超过物质更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也。

  那些年,做个文艺范很难,想吃文艺饭难上加难。现在好了,文艺范随便做,全民皆文艺都可以,文艺饭也相对好吃些了,只要有时间、有体力、有精力,没有办不了的事,我们赶上好时代了,我也真想做个文艺范,但我却不用吃文艺饭。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zt/638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