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读

母亲的目光诗歌|在母亲的目光里诗歌欣赏

| 点击:

【www.xzxrv.com--资料阅读】

  在母亲的目光里

  在母亲的目光里

  我从稚嫩走向成熟

  我从艰难走向幸福

  我从山村走向城市

  终于,走出了

  母亲网织

  多年的视线

  我向往雨后的夏日

  夏荷把母亲的雨纹展开

  绿绿的叶子下

  有母亲讲的故事

  也许,我多年远离故乡

  给母亲的心灵上

  留下孤独的影子

  在信上,她常常

  告诉我

  昨天的生活

  和今天的生活

  同样重要

  妈妈,我可能不会爱你

  1

妈妈: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面了,仔细数数差不多3年。这3年的春节我分别在广西、云南和广东度过,一个人,住在酒店或旅馆,听着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度过那个所谓全家团圆的时刻。

  我没有跟你说过每年的一月、二月都是我最难熬的时候,这场人类史上最大的迁徙运动就是要持续这么久,从抱怨车票难买到被逼相亲到晒红包,从来都没有我的参与。我总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拒绝回家,更过分的时候甚至关机。我当然知道我不孝,但我想我可能是太爱自己了,不愿意让自己遭受一点点的不快乐。我也不敢告诉你我有多不想见到你,因为你那夸张的哭声总是隔着电话从千里之外,让人尴尬又无奈。

  你总是这样,逢事便哭,从来没有想过,你其实可以坚强一点点。

  你一共有3个孩子,你在我这个年纪已经生下了我。你一个人,走很远的路去看医生。那时候父亲坐了牢,外公因为不同意这门亲事,狠心对你不管不顾,你营养不良,挺着大肚子缝被子。按照农村的习俗,每个婴儿总是有一床属于自己的被子的。外婆不忍,偷偷带一点鸡蛋和肉给你,靠着这些你才挺了过来。我出生的时候只有三斤六两,又是女孩,外婆就说:“扔掉吧,养不活的。”

  但你没有,你把我留了下来。

  若干年后你们还常常提起这件事,你总是有点自豪地说:“他们都说你活不了的,可是你看,你还不是长到这么大了吗?”

  后来,我走过那条你当年走过的路,从你的住所到医院,整整20公里。荒芜的便道,两面是看不到边的农田。一条接一条的路,却几乎看不到人影。即便是坐车也差不多要半个小时的路程——我没办法想象你究竟走了多久,是怎样走完的。想到这些,心里若干酸楚,好想要拥抱你一下。

  每每想到这些,我心里依然会觉得温暖,那可能是我对你仅有的一点感激和依恋。那长长的马路和简陋的卫生所,三斤六两是什么概念?我曾经养过一只猫,3个月大的时候恰好3斤。在猫的世界3个月已经是少年了,而在人类的世界不过是一团小毛球而已。我看着那团毛球想想自己,觉得生命着实不易,我居然可以从那么小的一团长成一个茁壮的成年人,可见生命力有多坚强。

  2

  长大之后我发觉,几乎每个外婆都是地主的女儿,我也没有例外。60年代的浩劫席卷了每一个人,但也有那么一些漏网之鱼过得还算不错。你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因此很是受宠,娇生惯养,从来不知什么叫做苦。

  关于你为什么要嫁给我父亲有诸多说法。有人说是相亲认识,有人说是你对他一见钟情,也有人说是因为父亲那个时候很招人喜欢,很多女孩子都想要嫁给他。奇怪的是3种说法我都相信,因为即便是在最不堪的时候,你也曾经因为醉酒,当我和妹妹指责你为什么非要跟这个男人继续生活的时候,你捂着脸哭泣着说:“我就是喜欢他嘛!”

  这句话从少女嘴中讲出来也许动人,但那时你已经年届四十,是3个孩子的母亲。你似乎从来都不懂得,人在年少时为爱偏执是美丽的、动人的,而一旦少女长成了妇女,这种美丽、动人就成了一个笑话。

  小时候我总觉得你是一个很奇怪的人,跟丈夫吵了架,丢下孩子就回娘家;不高兴的时候连饭都不做,任由我们饿着;父亲外遇,你竟然带着3个小孩去跟人家打架。

  后来长大了我才明白,你只是从未长大过。无论你的容貌如何改变,你心里都是那个被父母宠爱的、生活无忧的小孩。我3岁的时候父亲有了别的女人,你丢下我们回了家乡,一走就是两年。那时最小的妹妹不过两岁,父亲的女人光明正大地搬来家里住,没有人管得了她。放学后,当别的孩子都在做功课的时候,我却是在忙着洗尿布。

  我12岁时你再次离家出走,家里连学费都拿不出,我只好带着妹妹跑去邻居家借钱,跪在地上发誓长大后一定会报答他。从小我就是个人精,懂得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知道怎样才可以博得别人的一点点同情。那不是因为别的,仅仅是因为生活所迫而已。生活的苦难必然会赋予一个人一些不同寻常的求生手段,这大概是人类的本能。

  那个时候,我把自尊扯下来当擦脚布踩,渐渐成了一个厚脸皮,初中时就已经学会讨好男孩子,只是为了吃一顿较好的午饭。关于我的父亲,我不怎么恨他,也从未叫过他一声“爸爸”。我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几乎从未打过招呼,各过各的生活。客观一点说,直到那个时候他都是一个英俊的老浪子,讲起笑话,所有的女人都能被逗笑。我离开家之后很久还见过他一次,那时他已经老了,可是手边还是挽着年轻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看起来很好骗的女孩子。而我在20岁的时候,也会对40岁的大叔心怀好感,因为他们太懂得照顾女孩子,但我真心希望他们照顾的,不是别人的孩子。

  前尘往事,无需再提。生活教给我恨意从来不能解决任何事情,蚕食的只是自己。所以我不恨任何人,爱情是怎么回事我也略有所知,但我不会步你的后尘。现在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房间里说着看似理智的话,心疼我自己。我多想穿越时光见一见年少的自己:请她吃一碗冰淇淋,买一条新裙子给她,告诉她不要害怕,将来你会有很好的人生,一切都会好起来。

  像爱孩子一样去爱她

  小时候,一根背带就是母爱,母亲用它背着你,梦乡都会满溢微笑。

  秋日的黄昏,一位老人踩着“咯吱咯吱”的落叶,茫然踱步,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向何处,就这样像一个孩子般无助地走着,好心的路人报了警。在警察的帮助下,她找到了四处寻她的儿子和亲人。

  是的,她患有老年痴呆症。有人提议把她送到养老院,再或者多花点钱找个人来护理她时,她急了,她说:“我要跟儿子在一起。”听到这句话,当时他就抱着母亲落泪了。

  现实的困难却毫不留情地摆在他面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每天要赶到30多公里以外的学校去上班。可以说,工作日根本没有闲暇照顾母亲。

  痛苦的他,深深埋头,猛一抬头看见母亲正对着他微笑。那孩童般天真的笑容,不禁让他想起了小时候,母亲在田间劳作,自己在阴凉处捉虫培土,忽闻一只蟋蟀在墙头上唱歌,寻去,一扑,一棵隐藏在草丛中的荆棘刺破了手指,疼得他“哇哇”大哭。母亲闻声赶来,安抚着他,告诉他男子汉将来要面对和承担的东西很多很多,这点小伤痛不算什么。

  想起母亲烈日下耕种的汗水,想起自己在母亲的呵护下美好的童年,想起幼时母亲的谆谆教导,他做出了一个艰难决定,他要带着母亲去上班。他翻出30多年前,母亲用来背孩子的那根布袋,把母亲紧紧地绑在了自己的背上。

  就在这一刻,他感到原来母亲的身体竟是那么轻,那么孱弱,这让他更加坚定了,他要像当年她爱他一样去照顾她。

  就这样他开始了和母亲一起上班的生活,可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开始他就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首先,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他们必须住在学校,每周回家一次,尽管这样,到冬天他还是怕母亲着凉。然后,虽然要照顾母亲,他的教学任务一项也不能落下,还要力争优秀,这就意味着他的时间必须一分钟掰成两半来用。为此,他制定了详细的作息表,从早上到次日凌晨一点,每半小时就有一项任务,除了教学工作以外,母亲上几次厕所,什么时候散步、聊天、睡觉,表格上都写得一清二楚。尽管他做得如此翔实,母亲漫无目的行走,只要稍一疏忽,还是会随时离开他的视线,有时候找不到她时急得他满头大汗。

  周围的人看到了,忍不住劝他,像她这样的病有时候连你是谁都不知道,甚至把身上的衣服扯破,把东西塞到马桶里等,你这样精心照顾她,何苦呢?他淡淡地说,如果你把她当成孩子一样去呵护,就不会这样想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对母亲的爱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他的学生。很多学生在周记中写道:老师,我非常敬佩您,以后等我的爸爸妈妈老了,我也要像您一样多陪陪他们。看到这些,他感到很欣慰,还有什么比实际行动更能教育人的呢?在母亲居住的狭小的房子里,就有一名调皮的学生用红色喷绘写上了:“I love you!”尽管字体还渗透着稚嫩,不是那么美观,他却非常喜欢,那不正是他溢于言表的内心真实写照吗?

  他就是陈斌强——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他用一根背带,牵系了一份细心、一份耐心、一份孝心,带着母亲一起生活了1800多个日日夜夜。这期间,他放弃了外出学习的机会,放弃了每天与妻儿的团聚,甚至没有完完整整地睡一个囫囵觉。他却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做着再普通不过的事,一切只不过是“爱的传递”。小时候,一根背带就是母爱,母亲用它背着你,梦乡都会满溢微笑。长大了,这背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母亲,夕阳幸福地羞红了脸颊。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会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下去。

  十五年

  1

  来北京快两个月了,小纪还是每天早中晚地给我发视频,好几次撞着在开会被我拒接之后,她就换成了抖动。她打字慢,就下了一个老企鹅赶着一群小企鹅吃食的动图,上面闪着“快去,快去吃饭”的字样。一到饭点她就发,我就老老实实地起身去给万记外卖打电话。

  有一天我就问小纪,你怎么每天这么准时啊?小纪打了半天,断断续续的:你叔叔每天下班的时间是一样的,你走了之后,家里每天要开饭的时候,我就想到你,不知道你吃了没,就想问问。

  2

  记得小时候我们感情特别好。我从小学开始住校,每到周五就扒着学校的栅栏,眼巴巴地等着小纪带着整条的AD钙奶来接我去吃肯德基。换谁来接我都不高兴。

  一直到高中的时候,这样友好的关系就彻底瓦解了,原因说起来也挺简单的——你又迟到了,明天叫你妈妈来一趟。你裙子短得我都能看见膝盖了,明天叫你妈妈来一趟。上语文课写数学作业你是想造反吗,明天叫你妈妈来一趟。小纪每次去都会偷偷给老师塞红包,而我一如既往地天子呼来不上船,班主任开心得就像养了一只每个月会下金蛋的小母鸡。

  可就因为这样一个我现在都叫不出名字的小角色,我和小纪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所有的对话都是靠喊的。那段时间很难过,吵完架她就哭,我看她哭我也想哭,最后唯一受益的是家里的心相印抽纸。

  很难描述那时候我和小纪的关系僵持到了什么地步,只能很直观地说,那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可那一年恒安集团的纸巾产品销售量,整整涨了47个百分点。

  3

  我很早就参加工作了。广告专业的课很少,所以第一份正式工作的时候大概才19岁,可我特别喜欢上班。和老师不同的是,老板只会喜欢两种人,能让业绩上去的和能让自己去上的。所以一直很幸运被老板喜欢,又幸运地没有被喜欢到那个份上,几年下来就多多少少攒了一些钱。

  因为这些年的磨合,加上独立了的缘故,和小纪的感情也就渐渐缓和了。有段时间她迷上了淘宝,而我有网银,这样的供需关系就进一步改善了我们的感情。

  再后来一点我就搬出去住了,小纪隔三差五就会打来电话,也不说想我回家,只说家里煨的汤再不喝就要倒掉了,冰箱里的水果没人吃都快烂了。然后等我回去,却总是烧得一桌子的新鲜菜,都是我最爱吃的。冰箱里水果都被切成小块,分开装在保鲜盒里。我知道她想我,但她就是要用最严厉的、最别扭的方式说给我听。

  4

  前天小纪来北京了,大包小包的。我说你就来两天带个什么箱子啊。她打开箱子,全是我最近电话里跟她提过的那些想吃的东西,和一件她换洗的毛衣。

  那天晚上我在客厅发消息,她在我后面晃来晃去,我说你不要偷看嘛。她说哎哟这么小的字,我老花根本看不到啦。后来早上天还没全亮,我感觉到动静醒了过来,找手机想看几点了,枕头底下找不到。就问小纪看到我手机了吗,她说没有,然后也假装帮我一起找。她说让我看看床下面,等我起身又问,你看看在不在枕头底下,我一看,真的在枕头下面。我回头看见她在没开灯的房间戴着眼镜。我就笑了,我一笑她也笑了。

  她像被抓到偷吃的小孩子一样,说我就是看看你的微博,我两天没上了,想看看你有没有写什么关于我的。

  昨天老板说接她吃饭,午饭过后问我们想去哪里逛逛。我睡得晚,就一心想着回家补觉。小纪本来说想去看看王府井,听我说想回去之后,就立马接着说还是回家,回家好了。到了家楼下之后我又觉得心里不舒服,就说还是去逛逛吧,老板和他媳妇就掉头带我们去了后海。天特别冷,我没指望要出远门,就穿少了一点。我们沿着后海走了一圈,小纪搂着我,看到敲鼓的就跑去敲两下,打太极的也跟着摆个造型,还和我们一起从花坛里翻小石头扔到湖面,看冰结得有多厚。最后还非要给我们买山药做的糖葫芦,和有我脑袋两个大的棉花糖。一路看什么都新奇,其实她来过北京多少次了,这也本就是一个骗皇帝的湖而已,不知道她为什么高兴得像第一次看见海一样。

  今天小纪又说想来这边工作室看看,拗不过带她过来之后,进门开始就一分钟也没闲下。里里外外地打扫,洗衣服,扫地。我说这里有保洁阿姨,每周都来。她也不听,跟在自个家一样地做卫生,一直到要出发去机场了才停下来。

  临走的时候她拍拍大衣说,导演关照你,让你住在大家上班的地方,给你弄得干干净净的人家有个好印象。

  5

  小纪九点半的飞机,送她到了地铁的机场专线。她说不用送,就这么大大咧咧地走了。看着她提着和来的时候相比几乎没有的行李,心里特别难受。

  看她背影消失在视线里之后,又忍不住跑了两步到电梯那,撑着栏杆叫妈妈,妈妈。

  她回过头笑了,说快回去吧。

  小纪笑起来特别美,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孩子心里妈妈都这么美,但小纪真的特别美。

  我突然想起了小学,我扒在栏杆上喊小纪,哭着叫妈妈不要把我忘在学校了,妈妈星期五一定记得来接我啊。

  她回头笑着说快回教室去吧,周五带你去吃肯德基。

  整整15年,和现在一个模样。

  晋明帝遗鞭脱身

  晋明帝司马绍是晋元帝的儿子,母亲为代郡出身的鲜卑人,权臣王敦称之为“鲜卑儿”,长得一头黄头发,自小聪慧过人,小时候便曾经与父亲就“太阳与长安孰近孰远”的问题作过一番辩论。

  323年,权臣王敦趁晋明帝年轻刚刚即位,准备举兵造反夺取帝位,晋明帝心知王敦意图,于是骑马微服去视察王敦的营地,暗中观察王敦军营部署的情况。由于明帝长相与众不同,酷似黄头发的外国人,王敦手下的一个士兵觉得明帝看起来不像一般的普通人,立即报告王敦,王敦命令五个兵士快马加鞭去追赶,务必抓住那个黄头发的骑马人。

  晋明帝也觉得有点不对头,赶紧快马离去。

  晋明帝逃走的路上,将所骑马匹排出的粪便用水浸湿以降温,又拿出自己的七宝马鞭交给路旁一位卖食物的老妇人嘱咐她说:“待会儿会有士兵前来,你就把这马鞭拿给他们看看。”

  不久,追兵赶到,询问老妇人可曾见到一名黄头发的人骑马经过。老妇人说:“他已经走远了。”说完拿出马鞭,五名骑兵轮流观看这罕见的马鞭,在那里停留了很久,而且看见马粪已冷,以为追不及了,于是没有再追,晋明帝亦因此成功逃脱。

  好奇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弱点,晋明帝正是抓住这一弱点,利用这五个追来的骑兵的好奇心,把自己的马鞭留给老妇人故意让他们五个观看,从而为自己逃脱赢得了时间。

  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

  1

  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几个早已安排好的课程,也只能调课。校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

  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身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我终于打听到了妈妈最后说的话。保姆问她想吃什么,她回答:“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橘红糕。”说完,她突然觉得不好意思,咧嘴大笑起来,之后就再也不说话了。橘红糕是家乡的一种食物,妈妈儿时吃过。生命的终点和起点,在这一刻重合。

  在我牙牙学语的那些年,妈妈在乡下办识字班、记账、读信、写信,包括后来全村的会计工作,都由她包办,没有别人可以替代。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总是带着我。等到家乡终于在一个破旧的尼姑庵里开办小学时,老师们发现我已经识了很多字,包括数字。几个教师很快找到了原因,因为我背着的草帽上写着4个漂亮的毛笔字:“秋雨上学”,是标准行楷。

  至今我仍记得,妈妈坐在床沿上,告诉我什么是文言文,什么是白话文。她不喜欢现代文言文,说那是在好好的头上扣了一个老式瓜皮帽。妈妈在文化上实在太孤独,所以把我当成了谈心对象。我7岁那年,她又把扫盲、记账、读信、写信这些事全都交给了我。

  我到上海考中学,妈妈心情有点儿紧张,害怕因独自在乡下的“育儿试验”失败而对不起爸爸。我很快让他们宽了心,但他们都只是轻轻一笑,没有时间想原因。只有我知道,我获得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是因为已经替乡亲写了几百封信;数学竞赛获大奖,是因为已经为乡亲记了太多的账。

  2

  医生问我妻子,妈妈一旦出现结束生命的信号,要不要切开器官来抢救,包括电击?妻子问:“抢救之后能恢复意识吗?”医生说:“那不可能了,只能延续一两个星期。”妻子说要与我商量,但她已有结论:让妈妈走得体面和干净。

  我们知道,妈妈太要求体面了,即便在最艰难的那些日子,服装永远干净,表情永远优雅,语言永远平和。到晚年,她走出来还是个“漂亮老太”。为了体面,她宁可少活几年,哪里会在乎一两个星期?

  一位与妈妈住在同一社区的退休教授很想邀我参加他们的一次考古发掘研讨会,3次上门未果,就异想天开地转邀我妈妈到场。妈妈真的就换衣梳发,准备出门,幸好被保姆阻止。妈妈去的理由是,人家满头白发来了3次,叫我做什么都应该答应。妈妈内心的体面,与单纯有关。

  妈妈如果去开会了,会是什么情形?她是明白人,知道自己只是来替儿子还一个人情,只能微笑,不该说话,除了“谢谢”。研讨会总会出现不少满口空话的人,相比之下,这个沉默而微笑的老人并不丢人。在妈妈眼里,职位、专业、学历、名气都可有可无,因此她穿行无羁。

  3

  大弟弟松雨守在妈妈病床边的时间比我长。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他完全是在妈妈的手臂上死而复生的。那时的农村谈不上什么医疗条件,年轻的妈妈抱着奄奄一息的婴儿,一遍遍在路边哭泣、求人。终于,遇到了一个好人,又遇到一个好人……

  我和大弟弟都无数次命悬一线。由于一直只在乎生命的底线,所以妈妈对后来各种人为的人生灾难都不屑一顾。

  我知道,自己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我6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她去表外公家回来得晚,我瞒着祖母翻过两座山岭去接她。她在山路上见到我时,没有责怪,也不惊讶,只是用温热的手牵着我,再翻过那两座山岭回家。

  我从小就知道生命离不开灾难,因此从未害怕灾难。后来我因历险4万公里被国际媒体评为“当今世界最勇敢的人文教授”,追根溯源,就与妈妈有关。妈妈,那4万公里的每一步,都有您的足迹。而我每天趴在壕沟边写手记,总想起在乡下跟您初学写字的情形。

  妈妈,这次您真的要走了吗?乡下有些小路,只有您和我两人走过,您不在了,小路也湮灭了;童年的有些故事,只有您和我两人记得,您不在了,童年也破碎了;我的一笔一画,都是您亲手所教,您不在了,我的文字也就断流了。

  我和妻子在普陀山普济寺门口供养了一棵大树,愿它能够庇荫这位善良而非凡的老人,即便远行,也宁谧而安详。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zt/45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