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总结

农民工就业的附录

| 点击:

【www.xzxrv.com--培训总结】

农民工就业心理透视
篇一:农民工就业的附录

农民工就业心理透视

导言

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2007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的竞争力排名2003年度为第27位,2004年度为第22位,2005年度为29位,跃升最快的是2006年度,为第18位,2007继续上升到第15位。上升的原因是四大类指标的全面提升,其中“经济表现”仅次于美国,排名第2;“政府效率”排名第8;“企业效率”排名第26;“基础设施”排名第28。中国在经历30年改革开放后,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5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

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规模越来越大的农民务工群体从乡村涌入城市,进城务工的农民正成为城市工人阶级的后备军。据统计:2006年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1.32亿人,占城镇就业者比例的46.7%,这表明城乡就业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已超过2亿,每年至少为城市经济创造1万亿~2万亿元的GDP增量,为农村增加5000亿~6000亿元的收入。就浙江省而言,2006年浙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程度达6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08元,首次达到并超越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标准。2007年,浙江省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2005年,来浙江就业的农民工为1783万人,约占全省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总数的77%。据浙江省统计局对全省5%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11月1日零时,浙江省常住人口为5056万人,与2006年末常住人口4980万人相比,增长1.6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不断上升。仅宁波市,截至2006年12月底,外来流动人口达到331万人,首次名列浙江省第一。外来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数量比从2000年6月的13.9:100,上升到2006年的59.1:100。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报告,2007年中国新增农民工会员达到1000万人以上,农民工占中国企业员工总数近六成,也就是说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城市原有的产业工人。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的18.31亿亩减少460.2万亩,人均耕地只有1.39亩,这就意味着,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将继续涌向城市,悬着城市就业。

农民工流动的规模之大、社会影响之深、持续时间之长都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它已经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影响着当今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据法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帕蒂克·纪约蒙教授的分析,中国国内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劳动力流动潜力,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平衡中,它是中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农民进城务工既繁荣了城乡社会和经济,也有力推动着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改革。农民工正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着自身角色和身份,使整个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不断加快。但与此同时,受城市承载能力的限制,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无序流动,直接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给社会稳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和不适应,客观上造成一种严重的结构性紧张(structure strain),在制度层面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略已经刻不容缓。

在流动人口研究中,美国学家李(E.S.Lee)的“推拉理论”模型认为,迁移现象是人们对原居住地的推力和目的地的拉力所作出的反应。应用此理论模型分析我国城乡人口的流动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巨大的经济驱动力促使农民工大规模进城务工。根据李强关于《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的研究,迁移现象虽然是仅仅是人口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布过程,但它却反映出中国经济、社会的演变,是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一次深层次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了解劳动力转移中形成的就业心理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可以从农民工“生活预期”、“生活目标”、“心里定位”等反面来了解农民工的心理变化。具体来说,就业者的价值观、就业态度、就业途径、就业环境、就业政策等都是促使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某种意义上,农民工进城就业的过程也是其心理成长的过程。农民工进城后,他们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充满陌生感的地方,他们必须抛弃在乡村长期形成的行为规范,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原本的社会联系因外出打工而被迫中断,这种强制性隔断令他们无可奈何,所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农民工自身在城里形成的一种社会和心理上的结构性紧张和危机。农民工对城市的不满意度和失范行为取向与他们的社会关系及就业心理存在必要联系。处于城市边缘化状态的农民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他们进城打工的全过程是一个接受城市文明的熏陶和社会不断融合的过程,是一个以城里人为参照群体,不断调整自身行为方式的社会过程。

一方面,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给农民工代带来明显的心理问题,不同的生活目标、生活预期、心理定位和生命周期的形成,显示着流动人口劳动力队伍自身所发生的变化。以是否定居城市为例,不准备定居的农民工群体对于城市没有认同感,缺乏主人翁意识,他们机会脱离城市主体社会;而准备定居的农民工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积极态度,他们会主动与居民或社会沟通,为今后留城市定居打下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活目标与就业心理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即态度决定行动,想法决定做法。因此,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来看,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产生的结构性紧张和危机,帮助他们学会与城市里的陌生人交流,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加深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彼此间的了解,尽力为农民工在城市生存、适应和发展提供社会支持网应该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有效措施。这方面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民工已有的人际交往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越强,他们在城市所建立的新的社会联系越多,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就越多,就越能融入城市生活。另有专家建议,应抛开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结构偏见,将农民工改称为“新工人”,以减少其对城市的“隔离感”。据相关报道,沈阳已明确农民工的“新市民”身份,并已出台可操作的实施办法。

另一方面,正如蔡昉在《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一文中所指出的,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农村劳动力已经获得大规模的转移。农村不再像许多学者所想象的那样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是有着严峻的就业不足问题。从农村劳动力增长率的变化和外出转移的速度变化看,包括农村在内的城乡劳动力短缺现象已经开始出现。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政策调整和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激励,才可能在现有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基础上,保持劳动力转移。况且,将已经转移的与未转移的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如果以那些已经转移到农村和城镇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年龄结构作为参照,尚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从年龄结构上处于相对的劣势。除了对家庭迁移的物质支撑能力有要求外,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对人力资本也有一定要求,只有满足这些要求,劳动力才能克服迁移中存在的文化、心理和制度性障碍。这为农民工就业心理提供了值得关注的视角,也为制定破解民工短缺现象的策略提供依据。

从农民工自身情况来看,他们从最初对外打工心怀向往,到打工过程感受到城市生活的诸多不容易,进而深切体验城市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艰辛,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前途感到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导致一部分农民工在就业时产生紧张、焦虑心理,以及面对压力而不知如何排遣所引起的心理疾病,这些情况不容忽视。有研究显示:城市农民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5.4%~39.9%,常见的心理问题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敌意等。城市农民工的各种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广泛重视。另外,农民工在于城市同龄人比较中形成的不满情绪及权力被剥夺的感觉,使其容易想成一种强烈的反社会情绪和失范行为取向,这种情绪将对社会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多项研究表明,目前农民工仍处于一种非正规就业状态,即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是城市中失业比率最高、失业最为频繁的群体。所谓的次

要劳动力市场是指工业、建筑业和批零餐饮服务业等低社会经济地位和低声望职业,其基本特征是:支付性要素大(如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危险性大等)、获得性要素低(如平均工资低、福利待遇少、劳动保障缺乏、教育培训少、替代性强、发展机会少、空间小、社会声望低、可交换资源少)、绝对剥夺和多阶剥夺同时存在。因此,生计的艰难、求职的不易、欠薪的无奈与悲愤、救济的无力使农民工就业充满了艰辛、坎坷和风险,这一群体便产生了希望与失望,惊喜与悲观、欢欣与焦虑,无奈、失意、痛苦等交织的复杂就业心理。

就业问题始终是社会的一个敏感话题。随着2007年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就业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本书汇集了浙江省2006年社会科学重点招标课题的相关调研成果及政策层面的建议,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解读浙江农民工就业现状、就业心理、心理需求、职业期望和价值观念等问题。尽管目前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甚多,但针对农民工心理认知结构、农民工就业心理需要、农民工就业利益保障、农民工就业态度及倾向、农民工就业胜任力等方面的研究甚少,有些问题的研究还是空白。现今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应不仅仅从物质贫困这样一个角度来探讨,而更应该将其置于社会关系、社会环境、剥夺、权利意识、教育公平、能力素质提升等背景下,探讨农民工贫困的实质。本书试图对农民工就业心理问题展开研究,以引起学术界、政府及社会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关注。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杭州、宁波、温州和嘉兴农民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12份,回收率为81.2%,其中8有效问卷799份,有效率为98.4%。为了解“80后”农民工就业情况,本次调查还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将“80后”新生代农民工与“80后”大学生进行对比,专门针对“80后”农民工与“80后”大学生之间进行就业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8份,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100%。另外,本研究还选取绩效优秀和一般的农民工各9名进行深度访谈,研究目的是初步构建农民工就业胜任力通用模型。

调查时间从2006年4月持续到2007年7月。在本次调查中,对在固定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直接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对灵活就业的农民工采取街道、社区、车站拦截调查和入户调查方式。本调查还结合企业用工、社会管理等进行了专题访谈,主要选择规模不一的企业(单位),有上市公司、中型企业、小型企业、股份制公司、国有控股公司、私人企业等,研究对象为外来务工人员,年龄为16~60岁,打工年限在1年以上,包括单身和婚姻关系的不同群体,适当考虑农民工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分布。

二、研究内容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农民工就业心理调查,包括农民工进城择业的心理状态以及对职业的期望值等;

(2)农民工就业现状及生活状态的调查,包括目前的就业环境、劳动报酬、技能、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生活条件、消费情况、子女教育、业余生活及家庭亲密感、城市认同及归属感等;

(3)农民工职业调查,包括农民工的职业规划、就业胜任力等。根据调查内容,自编《农民工就业心理调查问卷》(附录一)

主要指标如下:

1.就业满意度

包括14个项目,测量来浙务工的农民工就业满意度:①经济收入;②消费水平;③工

作环境;④住房条件;⑤生活条件;⑥业余生活;⑦就业途径;⑧维权意识;⑨精神需求;⑩社会地位;⑪发展前景;⑫就业环境;⑬城市认可;⑭被尊重的需要。

本次研究认为上述14项指标能够基本囊括在浙江务工的农民工整体就业需求,通过观察农民工这些需求实现的程度,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探讨其就业心理的满足及实现程度。事实上,农民工对上述项目的基本需要及特殊需要的满意度越高,说明农民工就业心理越稳定;反之,农民工就业心理则月不稳定。另外,本次调查还通过个别访问和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在农民工群体中个体在就业中所呈现的不同心理状况和需求,并对农民工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的迷茫、无所适从的状态,以及不能很好地保持与城市的适应性平衡等现象,从另一个视角去关注农民工的就业情绪和行为,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

2.关系强度

主要是测量人们的交往频率、亲密程度、情感投入,以及互惠互利的程度。关系强度主要是指一种交往与互利的行为。我们的调查说明,农民工所具有的密切交往关系越多,他们在城市生存与发展的信心也就越强。在此,似乎可以将关系强度看作一种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行为。目前,应该说农民工就业社会支持网还十分有限,还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以往的研究也表明:农民工遇到困难、需要和寻求支持和帮助时所想到的往往是自己的联系网络;他们即使与城里人打交道也只是停留在生意或业务方面的考虑,而不是地域上的因素在起作用。城市居民也有自己生活的圈子,两者很难有广泛的交流、互动。

关系强度分析的侧重点是农民工赖以生存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一些变化状况,以及这种变化状况对他们在城里生存的影响程度。对就业者来说,关系强度对就业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虽然不能满足完全用其来衡量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成功与否,但交往范围的扩大则可用来说明农民工对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内化和认同。比如,一位家政服务的外来打工者,在连续几年为城市某一家庭服务并得到信任后,在她遇到孩子能否在城市上学问题时,她将自身的烦恼和问题与被服务的对象进行深入的交流,期望得到帮助、安慰、支持。这位城里人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支持网为这位外来打工者解决了后顾之忧,使她安心地在城市里工作与不断地交往和情感投入,这又使这种信任变得越来越牢固。如果两个社会互动的主客体在对方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给予实际的支持、安慰与帮助,那么,他们之间的纽带关系就越好,关系强度越大。

需要指出的是,农民工进城务工这一社会现象的理论表现,不外乎农民工这一特殊的异质群体逐渐地、不断地整合和融入城市的社会过程。但农民工作为个人或群体进入城市就业时,他们的社会支持网往往局限于地缘、血缘、亲缘的层面,应该说社会关系强度较低。他们会首先依赖自己的同质群体,以及同质社会群体内的社会关系,以期达到就业目的,能够在城市生存,获得支持。本调查的结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就业途径一栏中,有54.2%的农民工依靠老乡和亲戚介绍来到城市务工。但是,伴随农民工就业的时间不断推移,一部分农民工开始熟悉和适应城市生活,他们有可能会主动寻找与异质群体的交往,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与社会关系,得到更多的支持,达到进一步发展目的,并逐渐地融入和整合到城市社会结构中。农民工通过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也完全可能成为城市产业工人阶级的主力军而实现其留城愿望。

值得重视的是,农民工之间互动的关系强度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一些价值观念和就业行为。本次调查在问卷中设计了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询问被调查者对今后就业的期望和将来职业的打算;然后询问被调查者对能否实现自己的目标做出相应的判断。事实情况是,初级的社会关系对农民工初次就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当他们进入城市就业后,面对所从事的单调的工种、繁重的工作,有些农民工开始不满足目前的就业状况,开始做生意、当老板、学技术、当工人等,这就需要与更多城市人打交道,仅靠原有的地缘和血缘关系是远远不够的。

正是农民工在就业工程前、就业过程中、就业过程后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特征,使处于不同时期的农民工在就业心理上需要不同的关系强度,以满足个体就业行为的需要。

本研究的调查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农民工初次就业所依赖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同质群体成员;而一旦形成新的就业心理需求,农民工就业就不仅仅依靠同质群体成员;而开始向异质群体转变,扩大两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感情投入。这无疑有利于避免社会激烈的冲突和动荡,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本次研究的样本采用个别问卷的方式,无记名填写,对问卷采用SPSS统计分析,样本具有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

在研究的主要内容、逻辑结构及成书体例上,《农民工反贫困:城市问题与政策导向》、《中国当代农民社会心理研究》给了本书很大启示。

本书的一个特色是:将关注的焦点放到“80后”农民工群体上。这是因为我们相信,“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化中后期,“80后”农民工群体无论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还是在推进城市化及工业化过程中都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此,我们将“80后”农民工作为新生代,与老一代农民工进行了代际就业心理的比较,对“80后”农民工就业心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此外,本书还将这一群体与“80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类比,以探求寻找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另外,本书列举了农民工就业心理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类型,并对其进行了认真的剖析,旨在从实证角度看农民工社会心理不同的表达形式、内容与问题。这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关注这一状况,去解决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本书的主体部分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招标课题的部分阶段性成果及论文。基于农民工整体就业心理及农民工就业现状的把握,本书将关注的焦点从以往偏向物质层面向真正提高农民工就业现状中最受关注的工作技能问题展开研究,主要针对农民工明显存在的就业技能欠缺的现象进行认真思考,并以往研究所过多关注的农民工生存的描述层面转到切实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和素质这个主题上来,并着手对进城务工多年、已适应城市生活、工作取得明显业绩、成为企业技能骨干的成功农民工进行就业胜任力专访。本书第一次提出了关于提高农民工就业胜任力概念和理论,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就业胜任力理论的范畴,而且提出了如何在农民工群体中建立就业胜任力通用模型的设想,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农民工就业胜任力给予评价,明确了影响农民工就业胜任力的6个维度,18项指标,积极寻找提升农民工群体就业胜任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此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前瞻性,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引导农民工成功就业,并提供就业心理的方法指导,为优秀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此项工作对新农村建设及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同样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我们力求从不同维度透视农民工就业情形,从其行为中剖析心理因素,从问题视角分析在人口迁移中出现的农民工心里贫困问题,建立农民工心理分析模型,对处于城市就业中年的高危农民工群体进行梳理和分析。我们认为:关注并积极解决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高度重视的新课题和面临的新挑战。研究农民工就业心理,不仅有利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把握,更有利于了解人、尊重人的良好氛围的形成,是对和谐意义上“以人为本” 的一次很好解读。

本书第一章为农民工问题的提出,包括正确看待农民工问题和农民工就业心理主要特征两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当代农民工形成的社会背景、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观察农民工就业心理,并关注农民工中的弱势群体的心理困扰。

本书第二章为农民工群体形成及心理演变,并主要以浙江省为例分析原因。

本书第三章列举农民工群体就业现状分析,农民工就业的难点问题及发展趋势,讨论了影响农民工就业心理的因素。

本书第四章为农民工就业的代际差异与类型差异,结合作为当代农民工就业的代表群体

第二代农民工
篇二:农民工就业的附录

目录

*活动概况及流程 ............................................... 1

*实现途径与推进步骤 ....................................... 6

*预期效果和可行性分析 ................................... 8

*经费预算 ......................................................... 10

*附页 ................................................................. 11

社会调研 ........................................................................... 11 组建临时团组织 ............................................................... 14 临时电影院 ....................................................................... 15 财务表格 ........................................................................... 15

*附录 ................................................................. 16

材料一:宣传正确的就业观念和价值观 ....................... 16 材料二:丰富二代农民工的暑假生活 ........................... 16 材料三:关注农民工的工作环境 ................................... 16 材料四:夏季如何防暑 ................................................... 18 材料五:农民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建议 ........... 19

活动概况

活动背景

“第二代农民工”主要指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农村劳动力,也叫“新生代农民

工”。 他们与以往的劳动力有所不同,受教育文化程度比较高,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对农业、农村、农民等并不熟悉。同时,他们又渴望融入城市,享受现代城市的文明。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第二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主办单位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团队名称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会计分院10级财务管理一、二班六人

方案主题

深入实际、深入实践、深入农民工如何积极投入工作; 探究城市、探究民工、探究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生活。

先进性与创新性

本次三下乡的重点并不拘泥于传统意义的上的深入企业,首次将目光锁定在城市农民工的聚集地——劳动力市场。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就业形势,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也以此激励我们应努力学习知识,以尽快融入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我们坚信,这里的学习并非狭隘的汲取课本知识,而是深入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切身感受就业的不易和竞争的激烈,以此作为学习的动力。作为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的在校学生,更应该深入社会,深入企业。本次三下乡宣传正确的就业观念和价值观(详见附录1)、丰富二代农民工的暑假生活(详见附录2)、关注农民工的工作环境(详见附录3)为活动的重点,在提高自己的同时,我们又通过别具一格的调研方式感悟生活,接受心灵的洗礼,用眼睛、用手、用肩膀,去感受农民工的艰辛、寂寞、无奈。用我们有限的力量去带给他们温暖,用一系列的活动使他们明白,其实融入城市生活并不难。

1.本次社会实践团队赴义乌炳联相册这一企业,通过近距离接触二代农民工,提前完善我们对社会以及未来从事职业的了解,清晰的认识择就业问题; 2.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关切。 通过调研近距离地了解二代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等,以便于向当地企业及政府提出建议;

3.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中,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越来越难找。我们通过走访义乌炳联相册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研,了解在当下大学生工作的机遇与挑战,社会要求什么样的大学生,具有哪些能力的大学生,为我校我院的学生培养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为我校我院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问题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方案目的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为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并且在扎扎实实的实践服务中,我们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和社会阅历,增强自己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弥补,促进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次活动会努力实现服务农民群众与促进我们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有机统一。

这次活动同时也是我院“第二课堂”的延伸,我院领导大力支持“第二课堂”,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实践时间

2011年7月20日——2011年7月29日

实践地点

义乌炳联相册

参与群体及人数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会计分院10级财务管理一、二班六人

活动内容

本次“三下乡”活动主要以深入二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以义乌炳联相册这一企业为基地,进一步地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二代农民工,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及思想观念的调研活动。活动对象主要是当地的二代农民工这个群体。

(一)针对宣传正确的就业观念和价值观开展的活动:

1.选择一名队员给农民工演讲有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价值观

2.所有队员上台讲讲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针对丰富二代农民工的暑假生活开展的活动: 1.组织观看露天电影。 2.请他们讲讲观后感。

3.请他们说说他们平时的文化活动,来几个才艺表演。 (三)针对关注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开展的活动:

1.走近农民工的工作场所,观察他们的工作。

2.介绍夏期防暑问题(见材料四),发放相关药品。

3.开展一些农民工自身权益维护及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的活动。(见材料五)的宣传活动。

活动流程

《太原市内农民工就业及工资待遇状况调查》的调查
篇三:农民工就业的附录

太原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

题目:太原市内农民工就业及工资待遇状况调查

班级:市场营销131601班

姓名 王 凯 学号201316060124

姓名:王晓艳 学号201316060125

姓名:王 娅 学号201316060126农民工就业的附录。农民工就业的附录。

姓名:吴 冰 学号201316060127

姓名:薛凯书 学号201316060128

第一作者联系电话 18435156846

指导教师 王 梅

目 录

1、调查前言

———调查背景

———调查目的

2、调查实施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过程

3、调查内容

————农民工的就业及工资待遇有关调查

4、调查结果

————综合分析

5、调查总结

————调查结论

————调查建议

————调查感受

6、附录

一、调查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主要是户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的劳动者,他们是生活工作在城市,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一类特殊的群体。现在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广义上有两亿农民工。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上所占的比例是巨大的,同时他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注农民工的就业生活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寒假期间,我们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对各自地区的农民工群体就他们的就业情况,薪酬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现在的农民工的工作薪酬在苏南这一片区域内还是相对不错的,基本与本地工人的薪酬相差无几,但是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大多是在制造,建筑及服装行业,而且工作环境苦,工作量也相对较大,经过国家最近几年对农民工的关怀与帮助,我们也发现,像类似于拖欠工资与工伤赔偿等劳务纠纷问题也相对少了许多。但是农民工在类似于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等工作待遇上与本地劳务工人并没有享受相同待遇,他们大多没有这方面的保障。因此,我们呼吁社会对农民工的问题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办实事,为农民工兄弟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1、调查背景

现在中国有两亿多农民工,他们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事着各个职业,他们是默默无闻的一群人,他们工作勤劳刻苦,但往往得不到最公正的待遇,他们是社会的顶梁柱,同时他们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城市的正常运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这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们,对于他们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2、调查目的

希望通过这次太原市内农民工就业及工资待遇状况调查,能更加了解现实,同时引起社会更加关注农民工兄弟,为农民工兄弟创造一个更加公平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一视同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锻炼我们的交际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调查实施

1.调查时间 2015.5.25———2015.6.7

2.调查地点 太原市内部分施工地

3.调查对象 来自外地的和现在在太原市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农民工,包括建筑工人、保卫等。

4.调查过程 首先,简单的规划了采访路线以及想要了解的问题,其次,和同学一起慢慢的走访农民工聚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做好笔录,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到的情况,回校后开始整理材料。我们主要通过访问调查法、抽样调查、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对农民工的访问,并向他们采访发放调查问卷,观察和判断,收集获取资料.

回校后对调查时所记录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并对调查问卷的相关问题进行归类,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得出报告总结。

三、调查内容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农民工的职业类型及职业稳定状况、就业培训、公平的就业机会和

就业服务的获得、就业获得方式(自己应聘、亲友或熟人介绍、中介组织介绍等)、就业流动的特点(兼业式的农闲时节打工还是钟摆式的常年在外打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等。工资状况调查包括工资水平、欠薪现象、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劳动时间(日工作小时和月工作天数)、劳动强度、节假日加班工资获得状况等。主要采用调查问卷(见附录)的方式进行。

四、调查结果

综合分析

1.您的性别是:( ) [单选题]

2.您的年龄为:( ) [单选题]

3.您的婚姻状况为:( ) [单选题]

5.您的户口性质:( ) [单选题]

关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调查报告
篇四:农民工就业的附录

关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调查报告农民工就业的附录。

调查地点:寒假往返的列车上

调查时间:寒假期间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zj/93098.html

上一篇:星火英语,珠海

下一篇:书法老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