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过去

读鲁迅先生有感-高中生读鲁迅有感

| 点击:

【www.xzxrv.com--回忆过去】

  前些日子看到一则旧新闻:大约从几年前开始,鲁迅先生的作品数量在教科书中日趋减少了。他在文坛活跃的时候,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100年,但是他的影响力没有褪去。即使到现在,倘若遇到了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的人,我们也会不耐烦的说:“你怎么跟祥林嫂一样?”

  终于,那些看似压抑、灰色调的作品减少了。儿时的语文课,经常是今天一篇鲁迅,过两天又是一篇鲁迅。完了语文老师还会反复解释相关语法:比如“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所以就跟背文言文一样,儿时的同学们可能对鲁迅先生的印象也比较的一般。

  其实在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他也显得与世格格不入,可能是有些酸吧:

  比如说五代时期的吴越王钱镠,关于他最著名的典故,就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现如今的浪漫文青很喜欢这句话,用了再用、写了再写,写出了很多美文。既描绘出钱大王不忘结发妻子的恩义,又勾勒出吴氏夫人的美好。而且从历史评价来看,钱大王还是个颇有政绩的人物。然而鲁迅先生却偏要扫兴,在文章里写:“当钱大王治世的时候,人民被刮的衣裤全无,只用一片瓦掩着下部……”最后还补了一句:“不过这出于宋人的笔记,是谣言也说不定的。”言下之意即使出了差错也与己无关,然而经此一写,“陌上花开”的美景全被破坏了。

  想我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出了多少英雄豪杰、忠臣良将,很多人从中看到了春秋大义、汉唐武功。但鲁迅先生却偏要写一个疯子,那个疯子翻遍史书,啥也没翻到,就看到了满篇的“吃人”,满满的负能量。

  比如说即使是大多数反应社会阴暗面的小说,还是会出现正面人物的,一般男的高大上、女的白富美。然而鲁迅先生却偏不写这些,倒写了个一头癞疮、哼着《小孤孀上坟》的阿Q,毫无美感可言。

  这样的风格应当是当局者所不喜欢的,可谓“鸡蛋里挑骨头”,“吃饱了撑得”。给你发着高工资,你反过头来阴阳怪气的胡诌些鬼故事……为何连身为读书人的黄景仁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也许是自己都受不了自己的酸劲儿。就连好脾气、宽厚的宋仁宗也曾经受不了柳永,批示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草草的把他打发去了。搞得柳大才子后半辈子“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可见酸文人与当局者,总是不睦的。

  既然与当局者不睦,那就与同行搞好关系吧。然而鲁迅先生却偏不信邪,逮个机会就讽刺“有教育的智识者”:

  比如当年《申报?自由谈》请他投稿,投就投吧,那么写序言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客套几句、恭维几句,像“非常感谢某某先生”的话是必不可少的。继而要谦虚一番,说一些“在下才疏学浅、纯属抛砖引玉”之类的道理。然而鲁迅先生非要装得满不在乎,漫应之曰:“那是可以的。”还把文集命名为《伪自由书》,又名《“不三不四”集》。

  再比如说,他的好友刘半农先生去世了,既然好友都去世了,死者为大,多说些好话吧。连性格偏激的左大人给吵了一辈子架的曾大人写挽联时,都要极尽赞美之能事。然而鲁迅先生在写《忆刘半农君》时,虽然肯定了刘半农先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杰出贡献,但又记性很好的指出这位好友年轻时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思想,而且为人“浅”……

  就连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都被他揶揄过……

  要得罪那么多的人是不容易的,有的人认为鲁迅先生 “刻毒”、“可恶”,或者称他为“教育部的官僚”、“学匪”、“绍兴师爷”等等,等等。连温润如玉的林语堂先生也忍不住说过:“此人已成神经病”。而同样温文尔雅的梁实秋先生终其一生都耿耿于怀,说他“尖酸刻薄”、“没有胸襟”。

  但鲁迅先生从来没有“改悔”过,一直我行我素,不断发出如箭般的檄文。而且,与其说他是批判当时的民国,不如说他批判了历史上的每一个黑暗时代:众生蝇营狗苟、惨淡经营、朝不保夕,无奈地如同置身于一个《坟》场。这时终于有一个异类站了出来,于迷惘《彷徨》、《二心》三意之间,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呐喊》……可惜,当《华盖》被揭开之后,一切并没有立即改变,时代还是那个时代。

  其实在鲁迅先生的《呐喊》之前,侵华刽子手石原莞尔就曾经来华搜集过情报,他回国后有过详细的描述:

  这个国家的官乃*官;

  民乃刁民,兵乃兵痞;

  这个国家的爱国学生是世界上最烂的,他们起哄、闹事,把老百姓推到最前线,然后他们转身走了。

  但是,在面对这批所谓全世界最烂的学生时,鲁迅先生却异常的温情。他哀叹于当时的北平政府迁移古物却不准学生逃难,他极尽所能的帮助青年学子,并且“俯首甘为孺子牛”。很奇怪,一个穷学生能看出多大的前途?帮助了穷学生又能给自身带来什么好处?然而在《狂人日记》的结尾,疯子却还要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以鲁迅先生的才华,倘若多创作一些讨巧的作品,没事也发个连载,描个“红袖添香夜读书”的佳话,不仅能备受欢迎,还避免了遭人讨厌。但是,他为何只写黎民百姓、底层知识分子?写那些麻木不仁,几乎没救了的阿Q、孔乙己、陈士成等人?他为何不能好好说话,就像梁实秋先生一样做《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或者像林语堂先生一样领悟《说话的艺术》?但鲁迅先生终究没有改变,他孜孜不倦的做着最为吃力不讨好的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许鲁迅先生的某些观点亦有偏颇之处。但是,他的角度是与众不同的,他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伟大的思想家孟子说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鲁迅先生虽达不到圣人的标准(他也不愿做圣人)。但是结合上个世纪2、30年代所处的背景,只要读过他辛辣的文字,再去看其他的“中正平和”之作,就略有嚼蜡之感了。他虽然批判传统,但是国学功底深厚;他的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是深切的;他对于社会的惊人洞察即使在今天也颇有价值;他入木三分的刻画不仅仅限于国人,而是整个人类。

  其实世上本没有“异类”, “调和折中”的人太多,也便有了“异类”。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xqsb/384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