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名字

ifeng凤凰|天问·端午祭诗词赏析

| 点击:

【www.xzxrv.com--空间名字】

  原诗:

  天问·端午祭

  作者:西河散人

  斑驳的空气

  晦涩而低靡

  狂风泛滥地歪歪斜斜

  疯似地踢打着

  勃发的芦草

  敲击着沉闷的大地

  天色阴郁

  群山压抑

  时间和空间在五月五这天交集

  一个人他的长发飞溅在狂风里

  一个人他苍白的面容如同苍黄的大地

  一个人张开双手高举双臂捉狂得把头颅高高仰起

  一个人放开歌喉向黄天厚土诘问出问题

  他听到得只有群山的回音

  他看到得只有草木在狂风中东倒西歪的肢体

  他的心跳快到离奇

  翻滚着的一腔热血在脉管里似要决堤

  混浊的泪水肆虐出眼眶

  冲刷着无力回天力不从心的面容

  冲刷着不甘不满不服不屈的面孔

  冲刷着对黎元苍生的满腔悲鸣

  冲刷着对长天悲从中来的悲凉

  汨罗江江本不阔

  汨罗江江本不长

  汨罗江清水流淌

  汨罗江千古悲怆

  点评:

  马上就是端午了,近几年国家为了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将端午节列入法定节日。这是好事!中华民族要复兴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题外话。

  言归正传。说到端午就不得不提到屈原。屈原何人?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第一是最早的诗人,第二是爱国,基于这两点我想就会惹起后来诗人们的创作热情。

  屈原所处的历史环境在此不再赘述,当时的屈原饱含忧伤怨恨。而大多数后世的诗作也是多以伸冤取直为主题。西河散人的这篇诗作我想也是如此。

  诗作开篇即以:“斑驳的空气,晦涩而低靡”这样压抑的词组来造势。“斑驳”一词来源于屈原《离骚》:“分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大概是云雾越聚越多啊,忽离忽合,五光十色,上下左右漂浮荡漾的意思。而《离骚》的写作背景就是屈原已经被疏远,那种报国的思想破灭之痛可想而知。西河散人一样的用这句开篇依然是想表达屈原的当时的心情。寓景于情,因此这样景物的描写恰恰反映了屈原矛盾、痛苦的心理。

  虽然彻痛但是屈原是不屈的!作者用“狂风”来表达屈原内心的顽强,“踢打”“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只是很无奈。他没有办法去说服楚王来表明心志。只在江边,抑郁的屈原站在那,多少次长歌当哭,多少次披发捶胸,他选择了悲壮。被黑暗势力围困,他没有投降,他拼搏突围,知道斗争下去会惨遭不幸,但义无反顾。“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为了深刻的原则性,自觉地承担了悲剧。因此作者第一节的描写所描绘的自然的图景(“境”)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意”)相融合而形成了一种慷慨悲壮、雄浑苍劲、孤独冷寂的艺术境界。

  《天问》是屈原的代表作,何谓“天问”?王逸《楚辞章句》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第二节作者用“天问”的方式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伸张。“一个人”能干什么?长发在狂风里,双手把头举起、举起,问天!这是为什么?一个胸怀祖国,一个踌躇满志的人,却被卑鄙小人的谗言所害。问天,天知道吗?问地,地懂吗?而《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他似乎是要求得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其实没有结果。作者借用《天问》给读者以曲解。所谓:草蛇灰线。

  第三节、第四节,其实接续第二节。为这首诗的高潮部分。虽无解但是作者还是想让读者看见问天后的结果。那是壮烈的,也是无奈的。“东倒西歪的肢体”“即将决堤的脉管”无不显示了为了真理,为了报国在所不惜宁愿是自己生命的代价。从古至今,为真理、为理想而去的伟大的人物无不是这样的了却人生。以此我们看见了一个真正的男子,一个怀揣理想的男子。望着那深不可测汨渊,坚强的屈原,已经决心要承担悲剧的屈原,何以终于下了决心要跳下去?是那“无力回天”“力不从心”!

  其实在屈原到达汨罗后的作品中,他多次说到死。《怀沙》中说:国家将有大事发生,死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悲回风》中说“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想忽然死去,但顾及到“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昏君不听,投河有什么用?

  直到《惜往日》中,他已经下了决心。“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

  一个十足的忠臣,始终受着欺骗。楚王一方面与屈原约以“成言”,让屈原南下,使耳根清静。徙陈之后,背叛“成言”,谗谀专权,实行屈辱政策,使屈原复郢之计无法实现。屈原以为他与楚王有着特殊的“情谊”,以为楚王的“信赖”,将使他实现远大抱负,苦苦地等待了九年,至死不醒的不幸,使他在被欺骗和幻想中结束了自己。作者引出了第五节。

  第五节作者用了排比的手法进一步加强了诗的感情。“不阔”的用意很好。“汨罗江江本不阔”明说汨罗江但作者暗指在封建社会里,在屈原那个时代表达了当权者总是容不下那些直面真理的君子。“不长”表现了由生至死的路其实不远。汨罗江的长度有限,但是不亢不卑的精神是无限的。即使屈原生命在这个时候在一点点的缩短。虽然屈原的死没有换回楚王的心,但是那段历史,那段千古冤情依然会被后人所记住,来纪念。汨罗河水依旧清水流淌千年!

  这首诗歌首句点题、开门见山、以景借情、曲笔显志、层层深入等。一篇佳作!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wmmz/459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