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事

名人故事自强不息屡败屡战,韩信败在处世名人故事

| 点击:

【www.xzxrv.com--为人处事】

  一代军事奇才韩信,最终死于妇人之手。人们常说,成功是一种偶然,失败是一种必然。韩信的人生悲剧,是和他致命的性格缺陷分不开的,只懂军事,不懂做人与处世,最终落了个夷灭三族的下场。根据《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我们可以看到韩信的大致人生脉络,从而找出他的悲剧人生原因:

  一、处世孤傲,人缘太差

  先看史书上记载的一个细节:十二月,人有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意思是说把(韩信)那小子逮住活埋了。这说明韩信的人缘不怎么人都是被自己打败的好,因为这次是诬告,朝中却没有一个人为他说句公道话,说先去查证一下。

  而他的人缘太差,在他少年时代就表现出来了。“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食,人多厌之者”,就是什么也不会干,老蹭白食,弄得别人都讨厌他。而同样不事生产的刘邦,却被推为县吏,为泅水亭长,这说明刘邦给人的印象比韩信可爱得多,而且刘邦身边总是聚集了一大批“帮闲”的人。而韩信却是孤单一人,没什么朋友。

  韩信之所以人缘太差,大概由于自负志向远大,不屑与庸人为伍。在年轻时。明明连饭也吃不饱,却整天佩带着标志贵族身份的长剑,这和鲁迅笔下那个不肯脱下长衫的孔乙己很相似。结果,身处底层当然不能被上流社会所接纳,其思想行为也不能为同一阶层的人们所认同,最终成了寓言故事里的蝙蝠,被兽类和鸟类共弃,一个人可以心怀高志,却不能因此而轻视芸芸众生。我们知道韩信对天下大势分析得很透彻,自己也确有奇才,这可能是他整日考虑这类事情的结果,人的精力有限,韩信估计就是忽视了对怎么做人的考虑,不懂得和众人相处,以致招来了胯下之辱。从这时候起,他做人处事上的缺陷就为他大喜大悲的人生埋下了隐患。

  《易经》上说:“潜龙勿用”,就是说人在潜伏期应该和光同尘,要身平凡而心非凡,外表和众人一样,内心默默积蓄力量。在韩信飞黄腾达后,他依然自恃功高而“羞与绛、灌等列。”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一次韩信路过樊将军府,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自称臣,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的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荣。”韩信出门后,笑道:“我这辈子怎么会与樊哙等同列!”看不起周勃、灌夫等人也就算了,还极端藐视樊哙,樊哙在鸿门宴上对刘邦有救命之恩,又有一层裙带关系,是刘邦妻子的妹夫。这么重要的人对韩信称臣,韩信居然坦然受之,末了还自负地说我怎么与樊哙这等人为伍,这实在有着一股小家子气。越是身居高位,越要虚怀若谷,韩信也许不明白,人们在面对大人物的时候,没有人希望被大人物轻视。平时不注意团结众人,以至于有事的时候无人帮忙,墙倒众人推,可以想像得到在刘邦想收拾他的时候,别人当然恨不得立马把他活埋了。

  二、出尔反尔,失道寡助

  项羽手下的大将钟离末与韩信关系很好,在项羽败亡后,投靠韩信,韩信把他收留了,而刘邦十分怨恨这个人,一心想把他杀了。在有人诬告韩信谋反时,刘邦就采用陈平的计策巡狩会诸侯,韩信知道这是冲着他来的,想发兵反叛,又自以为无罪,这时有人就给他出了个馊主意:“把钟离末杀了送给皇上,皇上必定高兴,那样就没有祸患了。”韩信大概被吓得发昏了,竟然采纳了。既然已经收留了朋友,就要保护到底,否则开始就91j收留,到事情危急时就抛弃人家,这是典型的小人做派,韩信既然把自己降格为一个小人,那他就必然失去道义上的支持,连朋友都出卖的人即使受冤屈,又有谁会同情他呢?

  在那个时代,有着这样的社会删则,就是小人“人人得而诛之”,刘邦完全可以把他当小人诛杀。钟离末自刎前估计很痛恨自己看走眼,怎么把这样的人当朋友,大骂韩信:“公非长者。”意思是韩信不是一个厚道的、仁慈的、讲义气的人。出卖朋友取媚于敌人,就先在心理上输了三分,因为让敌人看出了他内心的懦弱和恐惧,同时也让刘邦瞧不起:这样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没有朋友的人无疑是很没出息的。因此,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基本的做人原则,坚持道义。

  而刘邦作为那个时代的英雄,是有着英雄惜英雄的心态的,他在听了别人的辩解后,不杀游说韩信谋反的说客,而且与“胳膊肘往外拐”的项伯定下儿女之亲,说明刘邦同样敬重义士,厌恶小人,如果韩信坚持道义,说不定刘邦也不会下手,钟离末也会忠心耿耿地保卫韩信。抛弃道义,连自己的敌人也会讨厌这种人。

  三、出言无忌,心性不定

  在有人劝韩信另起炉灶自己打天下时,他以“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的缘故拒绝反叛,这时候的韩信有着朴素的做人原则,吃了人家的饭穿了人家的衣,就耍忠心耿耿地为人家办事。既然这样想了,就应该一心为刘邦打仗。但他却在刘邦被项羽打得最困难的时候要挟刘邦封他为齐王,史书上记载刘邦大怒,在陈平、张良的暗示下才明白不封韩信是不行的。笔者以为,其实刘邦这时就对韩信起了杀机。

  韩信这一招只是小孩子的智商和做法:若真想要权,自己干不就得了,自己的力量刘邦是控制不了的,既然要依附刘邦忠心就得了,这么做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可能既想要权力又想要忠诚的美名,结果最后一样也没落下。还有那个“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典故,刘邦问他:“我能统帅多少人马?”韩信说:“陛下最多不过能统帅十万人马。”刘邦问他:“那你能统帅多少?”韩信就说:“我是越多越好。”在刘邦早就怀疑他不忠心时,说出这样让刘邦恐怖的话来,不是催着刘邦向他下杀手吗?可叹他那么精通军事,却于人事上一无所知,说话如此肆无忌惮,能不招来灾难吗?

  当然,韩信在做人上也有亮点,他最大的亮点就是把他年轻时侮辱他,让他从裤裆里钻过去的那个人提拔为楚中尉,他说这人是个壮士。能看出他当年胸怀宽广,气度不凡。我们知道,一个成功的人大多有着迷人的人格魅力,能把周围人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这样的人干事业是会立于不败之地的,而有着高尚人格魅力的人都是善于做人处世的人。正如《道德经》所言:“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可惜韩信没能把这样的胸襟保持到最后。如果能像对待壮士那样对待所有人,估计也不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韩信的悲剧再次印证了,一个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他做人与处世能力的高低。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qgrz/362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