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名言

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句是-陆游典型的爱国诗句

| 点击:

【www.xzxrv.com--爱国名言】

  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将永远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陆游典型的爱国诗句,欢迎来参考!

陆游典型的爱国诗句

  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2、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

  3、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4、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书愤五首·其三》

  5、愿公思此宽羁旅,静胜炎曦岂易侵。——《寄陈鲁山·其二》

  6、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7、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

  8、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晓叹》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10、归计未成留亦好,愁肠不用遶吴门。——《出县》

  11、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12、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夜泊水村》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14、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

  15、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谢池春》

  16、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五首·其二》

  17、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8、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19、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

  20、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

  2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22、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2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24、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25、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长歌行》

  26、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27、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五首·其一》

  2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9、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书愤五首·其四》

  30、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31、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

  32、不须绝漠追败亡,亦勿分兵取河湟,但令中夏歌时康,千年万年无馈粮。——《观运粮图》

  33、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34、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35、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病起书怀》

  36、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夜读有感》

  37、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

  扩展: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二十岁就定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三十岁参加礼部考试,然后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而遭投降派秦桧打击,被除掉了名字。但他毫不消沉,回乡后仍攻读兵书,刻苦习武,准备抗金卫国。

  1162年,宋孝宗赵慎起用主战派张浚,准备北伐。孝宗召见了陆游,陆游趁此良机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并给予赵慎以有力支持。然后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动摇,朝中主和派重新抬头,张浚被罢官,陆游也被削职还乡。1170年,陆游到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任通判。后来又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中办理军务,积极向王炎提出恢复中原的作战策略。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王炎被召回朝庭,幕府也被撤散。陆游的作战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自己也被调到成都府安抚司任参仪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为蜀州(四川崇庆)通判(副州官)。不久,然后又被调到嘉州(四川乐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报国无门,爱民无力,然后终于在1174年十月,陆游又被调到荣州(四川荣县)去摄理州事。然后陆游,在蜀州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然后但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阴老家,也还写了许多记念蜀州的诗篇。蜀州人民也怀念放翁诗人,诗人长溘之后,人们的罨花池旁为他和赵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庙宇,称赵陆公祠,后改称“二贤祠”。现在,“二贤祠”已改建为“陆游纪念馆”。

  八百多年来,蜀州人民怀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然后人们扶老携幼,然后不远千百里前来瞻仰、凭吊陆游。罨花池是陆游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水榭楼台、林木花草,都篆刻下传大诗人忧国忧民的诗篇。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mrmy/572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