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范文

村集体收入来源

| 点击:

【www.xzxrv.com--专题范文】

2015关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分析与思考
篇一:村集体收入来源

2015关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分析与思考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最近,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我们对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经验做法,分析存在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行了初步思考。

经济欠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虽然探索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做法,但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各地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采取了较为灵活的对策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盘活资产。各地积极抓住产权制度改革的契机,对村里废弃的土地河滩、关停企业等闲置资产进行拍卖、租赁、重组、置换,盘活了资产,实现了增值。如泗洪县魏营镇涧北村把经营不善、停产几年的砖瓦厂以公开招标形式租赁给东台市一老板,一下子救活了厂子,不仅解决了本村富余劳力进厂做工问题,而且使村集体每年获得12万元租金。龙集镇应山村通过拍卖方式,转让水厂、机泵站等经营权,使集体增加收入近45万元。宿豫县顺河镇雨露居委会和顺河居委会把集体积累以股份形式投入到秀强玻璃有限公司、华达涂层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通过分取红利增加集体收入。

二是开发资源。遵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原则,利用村里水、沙、石、农作物、土地等资源,积极发展水产养殖、建筑材料、粮食加工、林木栽植等特色产业,增加经营收入。沭阳县沭城镇前巷村依托沂河滩地,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业,年发包滩地收入20万元。泗阳、泗洪县地处洪泽湖畔的乡镇,各村都发挥水资源优势大做水产养殖文章,将水面承包到户,平均每村每年可实现集体收入近5万元。宿城区抢抓城市“北扩西进”机遇,确立植树造林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各居民区把适宜的土地全部栽上了杨树,预计10年后这些树木将为居级集体经济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是利用外力。一方面利用省、市、县、乡挂钩扶贫、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财政供养人员结亲结对帮扶的机遇,主动联系,积极争取他们在人、财、物、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弥补村里发展集体经济无项目、无资金、无技术、无销路等不足,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泗阳县城厢镇龙门村抓住省委领导联系点契机,积极争取资金扶持,解决了修桥、铺路等老大难问题,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创造了条件。泗洪县西南岗地区是全省扶贫工作队多年的挂钩扶贫点,该地区抓住这一有利机遇,仅2002年就争取无偿资金1509万元,捐赠物资折款90万元,项目117个,较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扩大村级集体的规模和总量。泗洪县双沟镇双沟村利用是国家名酒之都双沟镇所在地,省道徐宁路、宁宿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等优势,辟出黄金地段50余亩,兴办村级工业园,吸引外商投资的企业在园区投产,成为集体收入的可靠来源。宿豫县顺河兴建占地1020亩的工业园区,培植资本和产品市场,引来工业项目12个。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发展空间。

四是凭借能人。近年来,各地通过“两推一选”、“双直选”等形式,把一大批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能人大户选拔到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岗位,增强了村干部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的活力。宿豫县王官集镇苗圩村经济能人王勤范上任村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发挥本村资源优势,通过完善村加油站和砖瓦厂的承包机制以及拍卖林权等,使集体收入每年增加14万元。王林村由一名村干部牵头,把该村50多个木材加工个体户联合起来,进行整组,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效益,每年为村级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

全市村级集体经济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村集体收入乏力,积累偏少。200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21151.92万元,其中直接经营收入仅为893.6万元,发包上交收入4730万元。至2002年底,全县村集体积累总额9738.29万元,积累额在10—50万元的142个村,积累额在10万元以下的381个村,有积累的村仅占全市村(居)的42.3。

二是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薄弱村的比例较大。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村有381个,占村总数的26.7,这些村仅有少许收入有的甚至没有收入,是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严重制约因素。

三是村集体负债数额较大,入不敷出村逐年增加。全市村级负债虽经近几年特别是税费改革后采取多种方式化解40008.35多万元,但至2002年底,仍然有22392.11万元负债。2002年全市收不抵债村246个,占村(居)总数的17。一些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减少,而支出却有增无减,如果去掉上级财政补助收入,入不敷出村将会大幅度地增加。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二:村集体收入来源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以XXX县复兴镇为例

【摘要】 “农村稳、天下安,农民富、社会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必须固本强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支柱。了解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研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应对措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为此本文以XXX县复兴镇为例,对其10个村集体经济现状,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与分析,对当前该镇的基本情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提出关于该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应对措施的部分浅见,以供进一步搞好复兴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做参考。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 基础设施 产业发展

1、XXX县复兴镇基本情况

复兴镇位于XXX县东北部,东与XXX县沙河镇毗邻,南与珙县巡场镇相接,西与XXX县文江镇、庆符镇、庆岭乡连界,北与XXX县大窝镇相连。幅员面积61.3平方千米,属深丘山区镇,山地、丘陵、平坝分别占总面积的45%、40%、15%。其中耕地796公顷,森林面积1766.7公顷,森林覆盖率60.8 %,常年春夏两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平均降雨量2300毫米。空气清新,是天然的“氧吧”。全镇辖10个村、1个社区,2013年末总人口18712人,其中农业人口18032人。复兴镇属纯农业镇,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和培育蚕、茶、竹、核桃、乡村旅游五大支柱产业,以促农增收,促进复兴镇发展。

2、XXX县复兴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本次对复兴镇各村调查统计情况看,全镇10个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均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

经调查,全镇60%的村为集体经济空白村,有集体经济收入的4个村中,年收入均不足万元,微乎其微。另外6个村除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外集体没有

任何经营性收入,形成“空心村”、“负债村”。目前,全镇各村集体经济均处于起步阶段,部分有规划未实施,部分还没有具体规划。(详见下表)

复兴镇各村集体经济来源明细表

村 别 群乐

种 类 村 山地 (单位:万元) 林地 (单位:万元) 鱼塘 (单位:万元) 房屋 (单位:万元) 村企 (单位:万元) 征地补偿 (单位:万元) 财政收入 (单位:万元)

合计

0 0 0 0 0 0 2 2

仁共

村 0 0 0 0 0 0 2 2村集体收入来源。

新田村 0 0 0 0 0 0 2 2

治安村 0 0 0.1 0 0 0 2 2.1

上坝村 0 0 0 0 0 0 2 2

娱乐村 0 0 0 0 0 0 2 2

白鹤村 0

大鹅村 0

落雁村 0 0.9 0 0 0 0 2 2.9

陈正村 0 0 0 0 0 0 2 2

0.32 0.46 0 0 0 0 2

0 0 0 0 2

2.32 2.46

2.2发展不平衡

由于自然条件、水土资源和交通环境所限,各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潜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到目前还有仁共村、新田村、治安村3个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新田村、上坝村、大鹅村、落雁村4个村通村、组路、生产便道、蓄水池等基础设施跟不上,更谈不上发展集体经济。特别是离场镇最远的落雁村,通组路、产业路和连户路还是空白。(详见下表)

复兴镇各村基础设施建设明细表

村 别 群乐

种 类 村 自来水

150

(单位:户) 蓄水池 (单位:口) 山坪塘 (单位:口)

仁共

村 100 0 3

新田村 0 0 5

治安村 0 0 7

上坝村 0 8 5

娱乐村 160 9 2

白鹤村 0 8 2

大鹅村 70 4 5

落雁村 0 10 0

陈正村 180 9 2

5 8

通村路 (单位:Km) 通组路 (单位:Km) 产业路 (单位:Km) 连户路 (单位:Km)

0 3 5 0

0 18.8 0 0.4

7.4 8 4 12

6.8 12 8 20

7.4 4.5 0 0

4 1 5 5

1.4 3.9 5.4 13

4.6 1.6 0.5 3村集体收入来源。村集体收入来源。

4.2 0 0 0

4.06 7.5 5.5 8

2.3农村集体经济来源比较单一

多数村主要的收入还是依靠财政补贴收入、村集体林地的出租。许多村集体经济的好坏是由出租集体土地的多少来决定的,并没有广开思路,通过新方法、新途径,大力增强集体经济。主要来源集体资产(林地、鱼塘、房屋或小型村企业)等收入。 2.4未来前景较为乐观

未来三到五年,通过省移民后扶项目、成立村互助社,同时积极发展种植(茶叶、核桃、竹、花卉等)、养殖(肉牛、蚕、猪、水产等)产业,有个别村集体经济有望突破10万元,大部分村能达到5万元,前景较为乐观。目前全镇重点发展的茶叶、核桃两大特色产业已分别达到7646亩和3215亩,已初见成效。另外,有规模养肉牛户1户,共75头,规模养猪户5户,平均养殖300头以上。(详见下表)

复兴镇各村种植和养殖业发展情况明细表

村 别 群乐种 类 村 茶叶 (单位:亩) 核桃 (单位:亩) 竹业 (单位:亩) 花卉、水果 (单位:亩) 蚕桑 (单位:亩) 肉牛 (单位:头)

300 900 150 200 20 10

村集体收入来源。

仁共

村 400 0 240 20 50 60

新田村 201 0 26 0 60 60

治安村 315 150 300 0 150 0

上坝村 580 0 1000 250 100 10

娱乐村 1700 500 100 15 120 10

白鹤村 450 1300 607 0 160 10

大鹅村

落雁村

陈正村

1000 1500 1200 350 500 70 400 75

15

1500 2000 0 500 70

1200 0 0

猪 (单位:头) 水产 (单位:亩)

400 80

200 1200 2000 1420 50

40

30

200 12

2000 1600 1500 1000 0

30

30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复兴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不平衡、模式单一、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 3.1缺乏思路

一是大部分村没有具体发展规划,有的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二是大部分村干部工作之余,还要顾及自家的生产和生活,很少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上;三是有的村连正常的工作都难以维持,村干部收入低,很难调动工作积极性;四是“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对发展集体经济不上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五是有的村干部,只顾眼前利益,容易满足于出租房屋、土地、林地、鱼塘等微小的租金收入,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 3.2受自然条件制约

据调查分析,区位优势和水土资源等因素,是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大多是临近城镇和公路沿线的村,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办法,能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地处偏僻、信息闭塞、缺乏资金基础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复兴镇地处偏僻,属深丘山区镇,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5%,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资源缺乏,加上基础设施差,很难实现规模化产业发展和大型企业工厂。 3.3缺乏资金

很多村有发展集体经济的自然条件,但由于原有的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普遍存在着没有资金发展新项目,而每年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有限,没有充足的资金创办集体经济;另一方面,银行贷款难,许多致富能手有点子、想发展,创办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由于银行贷款条件严格,农民又没有担保人,因而筹集资金更加困难;加上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导致招商引资困难。 3.4缺乏管理经验

部分村干部管理水平低,缺乏管理经验,责任心不强,对集体经济经营

不善,效益较低。有些村干部认为党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在思想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陈旧观念和“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大力去开拓新思路,只会抱怨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政策,只会抱怨农村工作难做,村干部难当,他们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没有明确的思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面对新形势只能束手无策。 3.5劳动力流失严重导致农村空心化

据调查,各村目前普遍存在青中年村民进城务工或经商,平均占全镇总人数的60%左右,留守的多为老人、小孩和少数妇女,平均文化水平低,劳动能力有限,再加上带孩子等琐事,一年种植品种多是一谷一麦,无形中造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全镇较好的白鹤村耕地撂荒率达3%,最严重的新田村土地撂荒率则高达21%;留守人员较好的上坝村占全村人口比例的48%,最严重的新田村留守人员占全村人口比例只有25%。

复兴镇各村土地撂荒率及留守人员比例柱状图

3.6村部分散,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

全镇各村部较为分散,不集中,投入多,产出少,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且由每个农户直接面向市场,无法形成整体调控、统筹规划,更谈不上打造农业品牌,增加其附加值或深加工,形成产业链。 4、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应对措施

经济是基础。有了雄厚的集体经济这个基础,村“两委”干部就可以为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三:村集体收入来源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基础。近年来,我区农村在交通设施、村庄环境、农田水利、文化设施等各方面均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稳步提高,但整个村集体经济积累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仍然停留在收入渠道单一、结构形式粗放、综合实力薄弱的尴尬境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任重道远。

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

农村集体经济是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壮大村级财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组织才有掌握得住、运用得了的资金,增强集体的服务功能,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优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巩固基层政权的根本保证。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村级组织经济有实力,服务有手段,党组织一呼百应,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干群关系十分融洽。相反,一些集体经济薄弱,或者根本没有集体收入的村,没有钱给群众办事,村干部在开展工作时举步维艰。这样的村干部威信低,群众意见大,群众对村干部没有信心。显而易见,集体经济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着党组织的威信和作用的发挥。

维护农村稳定的基本保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在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严重缺位的情况下,村级经济薄弱使农村的公益事业发展缓慢,影响了广大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只有集体经济发展了,各类公益事业才能得到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不安定因素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消除。

二、当前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发展现状

2012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10.7万元(索溪峪、协合、中湖、天子山四个乡镇36个村居,联系单位支持和争取资金没计入收入);50万元以上2个,11-50万元2个,1-10万元22个,1万元以下12个。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资源依托型。这种模式凭借山林、土地、水、旅游景区等特色自然资源,通过开发利用这些自然资源的经济潜力,拉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如天子山、河口、龙尾巴、野溪铺四个和景区直接相连的居委会,集体经济收入较高。二是产业服务型。这种模式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本地特色农业优势,组建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以及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中介组织,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如鱼泉峪、向家台等村。三是是资产经营型。这种模式通过盘活闲臵场地、出租集体固定资产,实现村集体创收。如杨家界、宝月等村。四是财政补助性。这种模式主要是生态公益林等集体资源的财政补助收入。如黄河、土地峪、双星等村。

三、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统计数据来看,临近景区依托旅游资源的村居与偏远山区资源贫乏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差别太大。天子山、河口、龙尾巴、野溪铺四个和景

区直接相连的居委会集体经济收入达303万元,占总数的59.5%。而三家峪、文庄等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几千元,印家山、车家山等村集体经济几乎为空白。

2.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加大,发展后劲不足。区域位臵好的村,依靠旅游景区,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地理位臵偏远的村,而边远的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固定资产出租经济价值不高,自然资源开发有限,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3.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2012年许多村生态公益林的补助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大部分,各村依靠上级财政的补助和联系单位的支持,使村级组织勉强度日。同时,也使少数农村干部群众产生了“等、要、靠”等惰性思想,艰苦奋斗、主动作为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意识日渐淡化。

4.钢性支出逐年攀升,部分村级组织不堪重负。农村环卫长效保洁、治安联防、农田设施、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各项创建活动等方面的钢性支出逐年攀升,村级组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集体经济本身薄弱的村级组织来说,实在难释重负。另外,部份农民群众集体意识不强,只要权利,不要义务,无疑又给村级组织增添了不该有的负担。

5.村干部和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企业心存疑虑,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他们片面地认为,“村干部再回头搞集体企业,一无精力、二无能力、三无财力,力不从心,不合时宜。”缺乏敢想敢做敢为的勇气和魄力,丧失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机遇和主动权。 不少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足:一是存在“过时”论。认为现在大气候是鼓励发展个私经济,再讲

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时宜。二是存在“畏难”论。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集体资产管理难度大。三是存在“无用”论。认为现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无关乎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不须再强调集体经济作用。此外,在一些贫困村还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自我发展意识不强,认为与其自我发展,不如国家扶持来得快。

基础薄弱,路子不宽。不少集体经济薄弱村所处地理位臵偏僻,自身资源较为匮乏,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既无优势自然条件,又无新的发展出路,加之缺乏产业开发、资金运作、农业科技等支撑手段,导致村集体经济增收陷入“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的困境,除了财政转移支付外,基本没有其他收入,而且村级债务沉重,不能兑现在职村干部的补贴报酬、误工补助,连基本的村级组织办公经费都无法保障,缺乏多渠道、大数额、稳定性的收入来源。

能力不足,水平有限。近年来,通过“两推一选”选配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直选村委主任,农村干部队伍整体上得到优化,素质得到提升,但是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发展经济本领不强的状况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特别是一些村干部在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上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思考不多,精力投入不够;有的村党支部书记思想不够解放,怕担风险,不能放开发展集体经济;加之近几年劳务经济发展很快,农村优秀人才严重外流,农村人才资源匮乏,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制度不严,管理不善。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有的村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

有关规章制度;少数村干部法制观念、民主意识、自律意识不强,尊重村民民主权利不够,集体资产管理处臵不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变卖、出租、发包集体资产全凭支部书记一句话,导致集体经济财务不清、管理混乱,造成集体资产流失,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党员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稳定。

扶持不够,投入不足。虽然不少地方采取部门挂村帮扶、下派村书记等方式来支持农村的发展,但许多部门在帮扶过程中往往注重农户个体,而忽视了村集体。不少帮扶部门只是在逢年过节对村上老党员、贫困群众搞搞慰问,送点物资,送点钱;有的虽然注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对壮大村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认识不足,只重视“输血”而忽略了村集体“造血”功能的建立完善。此外,近年来,各金融部门风险意识不断增强,贷款审批权限上收,村级靠贷款创办集体项目的难度加大,一些空壳村创办经济项目的门槛抬高,与先进村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主要原因。

一是发展环境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从调查情况看,凡临近城镇、集镇、近郊的村庄,得益于优越区域位臵、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较为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村集体经济较为强壮,一、二、三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较好。而位于山区、稻区的村,地处偏僻,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级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甚至是空白村。

二是村级集体积累困难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保证。从情

山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篇四:村集体收入来源

龙源期刊网 .cn

山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夏天斌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第07期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提出: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这是对全国农村工作的要求。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山区农村工作更是一项重大的任务。山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累小、收入少,刚性支出多,集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难题。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认真研究山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状,找出发展集体经济的办法。

一、山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集体经济存在的载体

农村集体经济始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它是为实行改造,在自然乡村范围内,由农民自愿联合,将其各自所有的投入集体所有,由集体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农民进行集体劳动的农业组织。后经人民公社时代的发展,形成了“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农村集体所有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逐步建立原交由集体统一的大型牲畜、农具、耕地等全部分配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农业经营形式转为一家一户模式,在山区农村集体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基本不复存在。人民公社时代以集体统一经营为特征的乡级经济组织被取消,乡级集体大部分资产在改革中被国有化或企业化;村集体经济组织名存实亡,村级所有的大部分资产被分割或变卖,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功能被弱化;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是作为农村承包地、林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所有人,但却没有法人地位。因家庭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农村的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很多人认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只是行政单位,是政府的基层单位。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村民小组,只是村的派生单位,集体经济组织概念很模糊,在很多人心中已没有集体这一概念。很多人将土地、山林的承包权当作所有权,在意识上集体资产被私有化。在此情况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而生,一些地方呈现取代原集体经济组织功能的趋势。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支情况

在土地家庭承包后,众多的山区农村只存在家庭单独经营,没有统一经营。在税费改革前,集体经济组织依靠集体提留作为主要收入。税费改革后,集体收入就更少了。村级主要以上级补助为主要收入,社级主要以四荒地发包为主要收入,收入结构单一,收入微薄。但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的刚性支出较多,包括为农户家庭生产提供的生产经营性支出、干部的各类误工补助、差旅费、政务管理费及环境治理的清洁维护等其他费用,致使一些村社入不敷出。一些村社稍有点积累,不是被用于集体公益事业,就是被集体组织成员变相分了。在山区,农村集体除拥有土地、山林等资源外,基本没有资金和资产,空壳村社比比皆是。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fw/111151.html

上一篇:驿站设计说明

下一篇: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