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故事

张爱玲小说中的苍凉意蕴|张爱玲小说中对“苍凉”意境的追求

| 点击:

【www.xzxrv.com--爱情故事】

  张爱玲是我国著名的才女作家,创作了许多凄婉唯美的爱情故事,其中,尤以其对苍凉意境的追求最为人称道。

张爱玲小说中对“苍凉”意境的追求

  一、小说时代背景,渲染苍凉气氛

  《半生缘》讲述了战乱年间旧上海几个年轻人的悲欢离合,故事中有爱情、亲情、友情,更有背叛、仇恨、妥协,是一部极具悲剧色彩的爱情小说。故事始于民国时期,到处充斥着战乱、争斗,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在此背景下,很多人为了生存纷纷放弃了自己的底线,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践踏在脚下,去追求那种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生活。故事中的几位主人公也不例外,在时代的大潮下很难保有初心,他们渴望抗争又无能为力,只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显示出了命运的残酷以及生命的苍凉。

  故事的主角――顾家两姐妹有着迥异的性格,姐姐顾曼璐迫于生计不得不去做歌女,后又委身于富豪祝鸿才,婚后发现丈夫的花天酒地,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她生子,让妹妹顾曼桢替自己生了孩子,因而牺牲了妹妹一生的幸福。妹妹顾曼桢是一个有思想,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也有一个心仪的对象,然而在姐姐的阴谋下她无力反抗,被迫与姐夫生子,自己的爱情也就此葬送。姐姐的做法无疑是违背道德和伦理的,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如果失去了丈夫的庇护,顾家姐妹的命运无疑会更加悲惨,所以妹妹对姐姐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既恨姐姐的狠心,又对现实无可奈何,如果生命都无法得到保障,爱情又该何去何从呢?张爱玲在叙述人物经历的时候,以时代背景为烘托,恰如其分的表达了各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最终的选择,用悲剧来引发人们的反思,张爱玲对苍凉意境的追求,实际上是对社会的抨击和不满,对人性的鞭笞和责问。

  二、利用写作手法,营造苍凉意境

  众所周知,不同的写作手法给读者以不同的感受,如果单纯采用简单的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只会引起读者的阅读疲劳,不能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张爱玲用了倒叙的方法,为人物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同时运用第三人称的描述手法,使读者通过全能的视角感受到故事中真切的情感,被人物的一举一动所感染,为其命运的坎坷而担忧,从而产生苍凉之感。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使读者不知不觉的进入到书中的意境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之相比,第三人称则会让读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的思维,读者也会更加深入的思考文章的内涵。

  例如《半生缘》中,开篇提到与曼桢相识是多年前的往事,将我们从现代一下子带入了民国时期,虽与伊人相识相爱,却无缘相守,道尽了无尽的沧桑。在描写曼璐时,一边写着她的狠毒与无情,一边又表达了对她的深刻同情,为了家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看着逐渐衰败的容颜,想要寻找一个坚实的后台,让自己的下半生不用再如此辛苦,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是在丈夫面前强颜欢笑,勉强维持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甚至牺牲了一直维护的妹妹,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张爱玲在书中用大量的文字和反讽、嘲弄的手法描述了曼璐的衣着、形态、心理,将民国时期女性独立生活的艰辛,被迫向生活妥协的无奈描写的淋漓尽致,文章中尽显苍凉意味。

  三、小说主题,道尽苍凉

  爱情是美好而又珍贵的感情,也是小说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很多人追求爱情,是在寻找心灵的港湾,有一个人始终站在自己旁边,肯定自己,追随自己,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然而爱情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安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物质保障,爱情就会像水中的浮萍,终将湮灭在现实的浪潮之中。在《半生缘》当中,曼桢在当时的背景下无法自立投降与现实,顾家母女为了现实将曼桢投入火坑,世均在等待中绝望,每个人心里都有爱,每个人都屈服于现实,所以爱情之星陨落在黑暗的现实当中,被世上的尘埃掩埋,这是何等的苍凉。

  在张爱玲的作品当中,苍凉是最为常见的,几乎每个张爱玲苍凉的故事中,都会有一个或几个不幸的女性主人公,她的作品中道出了社会环境对女性的影响程度之深。她对苍凉意境的追求,也是对其自身悲天悯人的故事的一个包装,这样的创作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其创作意图。张爱玲用文字谱曲苍凉,不禁让人想起那一曲二胡与钢琴合奏的《风居住的街道》,悲凉的风吹过沧桑的街道,怎一个苍凉了得。

  四、结语

  从《半生缘》中,我们看到了乱世之中小人物生存的不易,感受到了张爱玲小说中传达的苍凉意境,这与张爱玲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张爱玲的半生都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看尽了人间百态,她的小说都是她内心情感的释放。她用客观冷静的视角勾勒了苍凉时代背景下人性的残忍,爱情的脆弱,生活的艰辛,她的作品是对社会、对人性的控诉,饱含着高度的哲学意境。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dgs/63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