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故事

林彪打印度

| 点击:

【www.xzxrv.com--爱情故事】

篇一:林彪打印度

毛泽东的故事:两次拒绝林彪提议的“设置主席”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儿童故事 搞笑故事 恐怖故事 哲理故事 神话故事 历史故事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国政局起伏不平,毛泽东的心态也变化很大,毛泽东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政治嗅觉也非常敏感,下面是为你提供的毛泽东的故事:两次拒绝林彪提议的“设置主席”,欢迎阅读。想了解更多毛泽东的故事,请继续关注本栏目。

【毛泽东的故事:两次拒绝林彪提议的“设置主席”】

  林彪很是熟谙“善用兵者隐其形”的用兵之道,懂得在政治上如何掩蔽自己,既要撇清自身与设立国家主席的关系,又要试探毛泽东的真实想法。毛泽东这个带有很大指向性的批示并没打乱林彪的阵脚,他依然按照既定步骤“进军”——这一次他要来一次反试探!

  1970年春天,毛泽东提议筹备召开四届人大,在是否设立“国家主席”之职的问题上,他与林彪分歧凸现

  1970年3月的北京,春风拂面,暖意融融。又是一个桃红柳绿,迷人而清新的季节。

  不过那时候的北京城远没有今天繁华和喧闹,大马路上很少出现塞车与拥挤,清一色的灰色建筑和低矮房屋在人们视线里已习以为常。虽然“文革”的高温已经在“祖国河山一片红”中降下许多,可马路边那些以工农兵为主体的大幅宣传画依然给人眩目的色彩,硬邦邦的人物形象和火药味浓烈的大标语让这个古老历史都市充满了“文化大革命”偏激且昂扬的气息。

  人们驻足天安门城楼前,漫步天安门广场上,或者跻身在长安街滚滚自行车洪流之中,没有谁会去想象近在咫尺的人民大会堂里正在发生的事情,也不会估量到它们会给明天的中国政坛带来什么影响...

  人民大会堂,这个象征中国政权的著名建筑物,正如其气势恢宏、庄重威严的建筑风格一样,一系列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孕育于此,诞生于此,也终结于此。

  1970年开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就在此召集了政治局会议。他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开始进行修改宪法和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政治局会议成立了两个小组,一个是由周恩来、张春桥、黄永胜、谢富治、汪东兴组成的四届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事宜工作小组;再一个是由康生、张春桥、吴法宪、李作鹏、纪登奎组成的负责修改宪法的工作小组。

  毛泽东从1969年底外出到武汉长沙等地视察,至今未归。但他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注意力依然集中在北京,并以他的绝对权威决定着中央的决策。

  九大以后,毛泽东认为“文化大革命”已进入“扫尾”阶段,政府工作和经济工作都应恢复正常秩序。“文化大革命”发动时期的一些做法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转变。那么在适当的时候就需要召开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1964年底召开的,相距已有六个年头……于是,1970年3月8日,远在长沙的毛泽东将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派回北京,传达他提议召开四届人大的意见。

  毛泽东此时提议召开四届人大,是他继召开九大之后,采取的又一个大的动作,也是他“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的政治步骤之一。

  这一年,毛泽东77岁,他的威望如同他的年龄一样成正比上升,身体状况却与年龄成反比下降,许多老年人的疾病开始显露,老年人的思维模式也开始“侵入”他的精神世界。尽管这些还是老人体征的初期阶段,但已在许多政要事务上初露端倪,包括“文革”运动的发动和推进……

  筹备召开四届人大遇到了第一个问题。如果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要设国家主席一职。而国家主席刘少奇已被“文革”的狂风暴雨打翻在地,于1969年11月在河南开封含冤离世。

  那么即将召开的四届人大,是毛主席重新担任国家主席,还是由他人来担任国家主席呢?这个问题让毛泽东颇为踌躇。也许是先前他和刘少奇“两个主席”不愉快的往事挥之不去,他自己既没有重新担任这个角色的愿望,又不放心把这个职位交给其他人——包括他“钦定”的接班人林彪。

  毛泽东和林彪

  当然,这个问题没有难倒毛泽东。这位与众不同的杰出政治家,以他特有的方式为历史留下了别样的一笔。

  汪东兴飞抵北京,将毛泽东的意思带到了人民大会堂,带到政治局委员面前。汪东兴如是传达:要开四届人大,选举国家领导人,修改宪法,政治局要立即着手做准备工作。国家机构究竟设不设国家主席要考虑,要设国家主席由谁当好,现在看来要设主席只有林彪来当,但我的意见是不设为好。

  汪东兴传达完后不等大家讨论,便散会了。

  如此简单的几句话,大家可能一下子回不过味道。“但我的意见是不设为好。”这句至关重要也是最贴近毛泽东真实想法的一句话,但没有引起政治局委员们的足够重视。

  第二天即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正式开始了修改宪法的准备工作。

  很快修宪小组成员陈伯达与张春桥在起草宪法修改方案中,产生了分歧与争论。陈伯达主张应当放入有关国家主席的条文,张春桥则主张删去原有的有关国家主席的条文。

  毛泽东委托汪东兴带回北京的意见,却让远在苏州休养的林彪看到了希望。

  他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是毛泽东。1959年4月,当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代表会议举行时,毛泽东声言为了集中精力考虑一些重大问题,决定辞去国家主席职务,刘少奇当选为第二任国家主席。1964年12月下旬至1965年初,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刘少奇又一次当选为国家主席。刘少奇1966年11月冤死开封,意味着国家主席就处于了空缺的状态。

  谁继任国家主席呢?

  按照当时的政治形势,只有两人可担此任:要么毛泽东,要么就是林彪。

  毛泽东早在1958年就提出不当国家主席,如今年岁更大了,难道还会重新担任此职?如果毛泽东不当国家主席,则非他林彪莫属了!

  尽管在中共九大,林彪成为唯一的党的副主席,他的接班人的地位已明文载入党章,不过,这个副主席之职,还填不了林彪的权欲。他早就不满意自己在政府中的职位只是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这种与“接班人”地位不相称的状况。出任党的主席肯定是不现实的,那是非分之想,而担任国家主席却不是不可能的。这里不仅有刘少奇的先例,此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毛泽东打算更换接班人的意图弄得林彪内心惶惶,对自己现有的第二把交椅没有安全感。

  据说,毛泽东在与林彪的一次谈话中先是说总理年龄大了,问他对周恩来的接班人有什么考虑,然后话锋一转,问林彪:我年纪大了,你身体也不好,你以后准备把班交给谁?见林彪不吭声,毛泽东又追问:你看小张(指张春桥)怎么样?弄得林彪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好一会林彪才反应过来,通过回答怎样才能防止出修正主义的问题,转弯抹角地表示:还是要靠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这些从小就跟着主席干革命的人,要防止小资产阶级掌权。

  林彪此时觉得只有通过设立国家主席,进而当上国家主席,才有可能进一步巩固和捍卫自己已经载入党章的接班人地位。

  3月9日林彪让叶群对在京的黄永胜、吴法宪说:“林副主席赞成设国家主席。”

  此话传进毛泽东耳朵里,但他没有理睬。

  林彪只得自己出面,让秘书给毛泽东秘书打电话:“林副主席建议,毛主席当国家主席。”

  毛泽东所答非问。让秘书回电苏州:“问候林彪同志好!”。

  什么意思?

  林彪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一种不受信任、大权旁落的感觉油然而生。此时夫人叶群给他提了一个醒:怕是这次又和九大一样,要试探一下你吧?

  九大开幕式上,曾发生过这样一幕:推选大会主席时,坐在主席台上的毛泽东突然对着麦克风说:“我推举林彪同志当主席。”

  林彪就坐在他身边,一听此话,马上反应过来,站起来大声说:“伟大领袖毛主席当主席。”

  毛泽东摇摇头,又说:“林彪同志当主席,我当副主席好不好?”

  林彪也连连摇头说:“不好,不好,毛主席当主席,大家同意请举手。”

  全场代表的情绪被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的一番“谦让”调动起来,兴高采烈地一致举起手来拥护毛泽东担任党中央主席。

  这一次是不是试探呢?

  但是下面的日子证明这一次不是试探,

  3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修改宪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写出《关于修改宪法问题的请示》,送呈毛泽东。毛泽东阅批了这一报告。

  3月17日至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召开四届人大的问题。

  4月初,毛泽东在审阅“两报一刊”编辑部文章时,写下一段意味深长的批语:“关于我的话,删掉了几段,都是些无用的,引起别人反感的东西。我曾讲过一百次,可是没有听,不知是何道理?请中央各同志研究一下。”

  毛泽东所指“无用”的东西和“引起别人反感”的话几乎全是林彪提出来“颂扬”毛泽东的原话。

  周恩来批示将毛泽东的批件先在中央政治局范围内传阅。林彪当然很快就看到了。

  林彪很是熟谙“善用兵者隐其形”的用兵之道,懂得在政治上如何掩蔽自己,既要撇清自身与设立国家主席的关系,又要试探毛泽东的真实想法。毛泽东这个带有很大指向性的批示并没打乱林彪的阵脚,他依然按照既定步骤“进军”——这一次他要来一次反试探!

  因为他断定,毛泽东既然早在1959年66岁时便辞去国家主席之职,绝不会在1970年77岁时重任国家主席!他这个时候拼命推崇毛泽东担任国家主席,那么就意味着推荐自己担任这一职务。

  毛泽东一而再再而三提议不设“国家主席”,林彪仍一意孤行敬请毛泽东“兼任”此职

  4月11日夜11时30分,林彪突然在苏州让秘书给中共中央政治局挂电话。

  电话的记录全文如下:

  一、关于这次“人大”国家主席的问题,林彪同志仍然建议由毛主席兼任。这样做对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人民的心理状态适合。否则,不适合人民的心理状态。

  二、关于副主席问题,林彪同志认为可设可不设,可多设可少设,关系都不大。

  三、林彪同志认为,他自己不宜担任副主席的职务。 林彪这三条意见,第一条是假话,第三条是真话,第二条是无所谓的话,他确实是不愿意担任国家副主席!

  就在接到林彪电话的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给毛泽东递交请示报告。毛泽东对此作了批示:

  “我不再作此事,此议不妥。” 算上上次汪东兴带回的大体意见,这次应该是毛泽东第二次否定关于设国家主席的意见。如果上次有些含糊其辞,那么这一次应该是毫不含糊的。

  可是,毛泽东没有想到,林彪这一提议随即得到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在京政治局大多数成员的赞成,而支持他本人的则寥寥无几。毛泽东越发不安,因为这种情势的出现,不仅反映了林彪此举具有很大的蒙蔽性,同时也表明林彪在政治上羽翼渐丰,具有了呼风唤雨的能量。

  恰在此时,国际风云四起,美国入侵越南的战火不断扩大,大有蔓延印度支那的态势,中国外交斡旋在即,毛泽东在接到林彪建议的第二天便急急忙忙从武汉赶回了北京。

  毛泽东一回北京就召开政治局会议,就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再次重申他不当国家主席,也不设国家主席的意见。他还引用了历史上三国时期“劝进”的典故来敲打林彪及其党羽:“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毛泽东谈笑风生,而他的笑声中饱含着尖刻的讽喻。

  这是他第三次表示不设国家主席的意见。

  不仅如此,他还特意做了周恩来的工作,几次和周单独谈话,坦明白己的态度。毛泽东认为说服了他,就能带动其他人。

  周恩来马上明白,原来他也忽略了“但我的意见是不设为好”这句话的深意。

  “不设”——这才是毛泽东最根本最真实的思想和意图!

  最后,毛泽东干脆挑明,建议在修改宪法时,直接删去在原宪法中的第二章第二节。让新的宪法中没有设国家主席的章节。

  没有了设国家主席的章节,“设”与“不设”就无从谈起。按理,设不设国家主席之争应该休矣。然而林彪,不服输不放弃。权欲在心中作祟,他不愿死心,仍然一意孤行,再三提议恳请毛泽东“兼任”国家主席。他固执地认为,毛泽东最后一定会谦让,会说:“请林彪同志任国家主席。”一旦有了这样“一句顶一万句”的“最高指示”,林彪理所当然就达到了目的。

  对于林彪的内心,毛泽东看得一清二楚。特别是这几年,林彪利用自己接班人的地位,在党内军中拉帮结派,积极扩充势力,非但基本上掌握了军队,就连军委办事组成员几乎也是他战争年代四野麾下的人马。武有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打开他们的履历表就不难发现,“四大金刚”都是跟随林彪南征北战,一路冲杀过来的生死至交。文有党内著名的理论家陈伯达。理论上林彪得到鼎力相助。而林彪同妻子兼秘书叶群更像开了一个夫妻店。叶总是喜欢放大林彪的愿望和要求,如果林彪放个屁她马上能演绎成“急性肠炎”。林彪并不是一个喜欢出头露面的人,而她却能掌握好林彪必须出面的时刻。她和林彪的心腹们更是亲密无间、周旋尽至。因为有了叶群这个“润滑油”,林彪团伙越发显得紧密团结,他们铸成攻守同盟,里外抱成一团……毛泽东不能坐视不管!

  恰好这时,江青团伙开始对林彪权势膨胀表示出明显的不满。特别是张春桥,每次讨论修改宪法,都和陈伯达吵得不可开交。

  而张春桥又被大家认为真正能体会毛泽东思想的人。

  应该说,毛泽东的种种举措某种程度上刺激了林彪,让他明显感到毛泽东对自己不再感冒,而且是很不感冒了。

  如果说,以前高调提出让毛主席“兼任”国家主席还有由衷的成分,那么从毛泽东第三次表明不设国家主席之后,林彪再次提议毛泽东“兼任”国家主席就是放的烟雾弹,言不由衷的背后是为捍卫他的接班人地位而在政治上展开的保卫战。

毛泽东的故事

篇二:林彪打印度

苏教版初三寒假历史作业答案

  小编精心推荐九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D A A C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D C D D A B B C

  二、读图知史(11分)

  21、(11分)

  (1)章西女王 玻利瓦尔 华盛顿(共3分)

  (2)(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大起义 ——失败

  (玻利瓦尔)——拉美独立运动——胜利

  (华盛顿)——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以上答案,结果部分教师可以自行掌握,共6分)

  (3)(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三、材料分析(31分)

  22、(12分)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4分)

  (2)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联邦制,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制均可 (2分)资本主义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1分,言之有理即可)

  (3)(只要答出三方面即可的全分)(3分)

  (4)资产阶级(2分)

  23、(8分)

  (1)瓦特 (1分) 蒸汽机(1分) 蒸汽时代(2分)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

  (3)环境污染问题(1分)

  (4)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2分)(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比如:“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24、(11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 萨拉热窝事件(1分) 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分) 协约国(1分)

  (2)英国(1分) 因为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01hn.com)经过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2分)

  (3)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等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分,言之有理即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2分)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1分)

  四、历史探究(18分)

  25(8分)(1)美国和苏联(2分)(2)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缓解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灵活掌握)(2分)

  (3)集中全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言之有理即可) 破坏、迟滞、阻碍等等均可(2分)

  (4)20世纪30年代, 略(言之有理即可)(2分)林彪打印度。

  26、(18分)

  (1)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德国问题,华盛顿会议的中心问题是中国问题。(2分)

  (2)巴黎和会签署了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的《九国公约》等条约(其它也可以)。(2分)

  (3)巴黎和会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的矛盾。华盛顿会议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的矛盾。(2分)

  (4)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中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的《九国公约》的内容。使中国又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分) 弱国无外交(2分)(教师灵活掌握)

  1.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师夷长技

  2.江南制造总局、北洋、南洋、福建、民用工业、唐山至胥各庄铁路、早

  3.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维新变法、公车上书、***、新式学堂、八股文、维新变法、百日维新、顽固派、慈禧太后、*****

  4.孙中山、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辛亥革命、南京、****、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封建统治

  5.陈独秀、新青年、新青年、北京大学、民主、科学、民主、专制、科学、愚昧、新道德、旧道德、新文学、旧文学、狂人日记、文学改良刍议、民主、科学、文化、***、民主、科学、***

  二、新民主…..

  (三)新….

  1.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2.上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组织工人阶级,开展;3.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军校总理、校长、党代表;4.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军阀吴佩孚、孙传芳、;5.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武装反国民党反动派;6.秋收、井冈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7.五、1934、遵义、长征;8.毛泽东、转折点;9.赤水河、金沙江、泸定桥、终年冰封的雪山、杳无;(四)1.

  2.上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陈独秀、中国共产党林彪打印度。

  3.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军校总理、校长、党代表、政治部主任、政治教育、军事训练、爱国、革命、国民革命军

  4.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叶挺独立团

  5.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武装反国民党反动派、海陆丰、朱德、陈毅、人民军队、武装斗争、

  6.秋收、井冈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7.五、1934、遵义、长征

  8.毛泽东、转折点

  9.赤水河、金沙江、泸定桥、终年冰封的雪山、杳无人烟的草地、1935、1936、军二、四、一、会宁、转危为安

  (四)1.柳条湖、九一八事件

  2.张学良、杨虎城、1936、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

  3.民族利益、和平解决、周恩来、停止内战、时局转变、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4.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5.南京大屠杀、30

  6.李宗仁、台儿庄、彭德怀、百日大战、大

  7.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团结、民主

  革命、

  8.广岛、长崎、1945年8月15日、鸦片战争

  (五)1.和平、民主、团结、假和平、真内战、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和平、民主、独立、自由、富强

  2.中原、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运动、延安、诱敌深入、彭德怀、陕甘宁

  3.大别山、冀鲁豫野战军

  4.林彪、罗荣恒、数量、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中原野战、华东野战、徐州、渡江作战、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北平、华北全境

  5.南京、*****

  (六)1.张謇

  2.剪辫令、先生、君、平等、西装、中山装、旗袍

  (七)1.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2.京张铁路、詹天佑

  3.天演论、西方进化论、先进技术

  4.侯氏制碱法

  5.京师大学堂、科举考试

  中国现代史

  (一)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北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54个民族、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28年、中国新民主主义

  2.1951、和平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1952、封建土地、生产力

  (二)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本政治、社会主义类型、毛泽东、周恩来

  2.1953、过渡时期、工农业、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

  3.一五、重工业、工业化、现代化、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社会主义

  4.合作社、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1956、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人民公社化、一大二公

  6.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刘少奇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开除出党

  7.林彪、江青、内乱

篇三:林彪打印度

2014中考历史考点: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一、知识点清单:

  1、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9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

  3、1928年,毛泽东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4、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长征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这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的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5、1931年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6、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赴西安强令东北军,西北军进攻红军。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中共派周恩来赴西安谈判。和平解决最有利于中华民族。

  7、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军们30多万,南京大屠杀是中外历史上罕见的。

  8、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1940年,彭德怀在华北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打败了日军在华北的气焰,増强了华北军民的抗日信心。

  9、1945年4-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大会决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作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举行投降签字仪式,抗日战争最终结束。

  10、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和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协定》。

  11、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1947年,彭德怀指挥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12、1947年5月,陈毅指挥华东解放军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击毙了师长张灵甫,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

  1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4、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在林彪、罗荣桓的领导下,以沈阳为中心,发动了辽沈战役;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举行了淮海战役,共歼敌55.5万,淮海战役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创造了条件;1949年1月聂荣臻指挥了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

  15、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开始了东起江苏的江阴、西至江西的湖口的渡江战役。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16、1949年9月政协一届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决定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17、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下午3时,在天安门举行国庆大典,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8、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到1953年结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等英雄人物,抗美援朝战争的指挥者是彭德怀。 19、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开始分批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是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

  20、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完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大会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1、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完成后,标着着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23、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左”倾错误。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违背信义的行为,造成了我国1959年至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24、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6年,粉碎四人帮,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1968年,刘少奇被错误开除出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外逃就是九·一三事件。1976年1月、7月、9月,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

  25、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农村的改革是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号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27、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9、1956年,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60年代,中国先后研制出导弹、原子弹、氢弹,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3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31、1954年,我国总理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同两国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2、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发表上海公报。1979年,中国与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4、中国承办亚太地区经合组织会议。

2014中考各科目复习资料汇总
语文:阅读 诗歌 名句 综合 作文:素材 范文 技巧 中考范文 数学:填空 压轴 模拟 解题
英语:单选 阅读 易错 综合 作文:句型 模板 技巧 热点话题 政治:选择 问答 辨析 提纲
物理:易错 选择 重点 公式 化学:认识 解读 演练 热点难点 历史:问答 考点 材料 基础
生物:选择 提纲 考点 资料
地理:基础 提纲 问答 热点材料 2006--2012满分作文汇总

 


2013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物理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历史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化学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生物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生物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地理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地理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历史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物理试题汇总 2013湖北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中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dgs/248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