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过去

高米山传说等短篇小说集合

| 点击:

【www.xzxrv.com--回忆过去】

  高米山传说

  在丰润县城的东南方十多里处的银城铺(过去的土垠)北,有一坐小山叫高米山,高米山是一座从四面平旷坦荡无垠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一座孤山,它与众山不同的是不但山体小,而且山上草木不生光秃一片,站在县城的城墙上向其望去,如同是镶在县城东南方大平原上的一粒高粱米,所以人们便把它称为高米山。

  正因为高米山不但山体小而且山上草木不生,所以它不能与之西南秀美的车轴山相媲美,更不能与之西北腰带山相比之壮观,它羞涩与沟壑之间,身藏与百禾之中而独自挺立。高米山虽不闻名于世,但在它山顶上经常出现的“银城晓市”却显为人知。

  其实高米山名字的由来,还留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一带连年干旱,又逢兵荒马乱,所以小坞沟的李老好夫妻便逃慌出来。李老好夫妻本想要逃到关外去,当来到关里距丰润县城的东南方十多里处的银城铺时,李老好突然想起银城铺南的李庄子所住人家是自己的本家。本家也是多年前因逃慌到这里落的户,现在虽然和自己已出五伏(五辈),但总归是本家族人,所以李老好便携妻子直奔李庄子投亲去了。

  李老好夫妻两口子又勤快又贴心,妻子在三十多岁时才好不容易地怀上孕,所以到丰润时李老好的妻子已怀有身孕。妻子怀孕后说来也怪都快满二十四个月了妻子还没生,李老好感觉这段时间妻子身体沉重准是要生了,所以就急着到李庄子来投亲。

  李老好夫妻来到李庄子后,本家看在是远房亲戚的份上就收留了他们,又看到李老好的妻子身怀有孕,一开始还关心倍至,可不到一个月后突然听说李老好的妻子已怀孕快满二十四个月了还没生,猜想李老好的妻子怀的准是一个怪胎,如果李老好的妻子在这生下来,全家人都会遭殃。所以也不看在本家的份上了,连夜把李老好夫妻赶了出来。

  这天正是妻子怀孕满二十四个月的时候,夜里天灰蒙蒙的劈雷闪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李老好夫妻出庄后刚来到银城铺村外,妻子便感腹内疼痛难忍快生了,李老好一看银城铺村外有一个看场院的破草屋无人居住,便拖着妻子连滚带趴的来到房中,妻子躺在炕上疼得翻来覆去地打滚。李老好看着妻子虽然揪心,但自己也用不上力,突然李老好瞅着妻子的下身生出一条黑蛇。黑蛇落生在炕上扑扑摇摇,身子眼见越长越大。妻子一看吓死过去。李老好盼妻子生个大胖小子,没想生了个怪物,妻子又被吓死过去,又气又难受就扬起拳头向小黑蛇砸去。那小东西有神的灵性,它呼地跳起,把身子盘在梁上,“吱吱”叫着,摇头摆尾,象是和爸爸捉迷藏。

  李老好一看拿小黑蛇没办法只好先抢救妻子,妻子被抢救过来后看到梁上的小黑蛇更是心惊,对李老好说:“快!快把这小东西赶走,它吓死我了。”

  小黑蛇在梁上好象听明白了妈妈的话一样,没等李老好赶,就恋恋不舍地自己从窗户窜到雨里跑了。这下李老好夫妻才算疏了一口气,李老好便帮妻子收拾好身体,拿出带的干粮让妻子产后充充饥。

  到了第二天天刚亮,小黑蛇在灰蒙蒙的细雨中又回到破草屋外,对着李老好的妻子哀号地请求着:“妈妈我饿,求求您让我吃口奶吧!”声音既可怜又凄惨。

  李老好的妻子听着这哀号的声音辛酸地流出了眼泪,心想:“孩呀虽然你不是我们人类,但你宗归是娘身上掉下来得肉哇。”没办法只好揭开怀让小黑蛇借着窗户吃了奶。

  由于李老好的妻子刚生完产,所以李老好夫妻就斩时被困在了破草屋中,李老好靠着乞讨照顾着妻子,周围的人们看着这夫妻俩实在可怜也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但小黑蛇却膈三叉五地找妈妈来吃奶,每次来时都行风部雨地。夫妇俩因现在小黑蛇太小无人照顾也就不愿离去。乡亲们因小黑蛇在此的缘故,这一年得了一个好收成,所以也对李老好夫妻另眼相看,就把夫妻俩留在破草屋中为他们看管场院,这样李老好夫妻也斩时有了一个息席之地。

  再说小黑蛇经过几个月的生长,身子越长越大。一开始时还趴在院子里借着窗户吃奶,后来就身子趴在房顶上,头伸到屋子里吃妈妈的奶,等到十冬腊月小黑蛇已过百岁儿(百日)了,小黑蛇趴在房顶上吃奶时尾巴已可达拉到后房檐的地上,而且每次来吃奶时,李老好夫妻还得把窗户打开。由于今年的天气格外的冷,再加上李老好夫妻取暖的煤炭又少,所以每次小黑蛇吃奶时都要把妻子冻得够呛。所以李老好一是为了心疼妻子,二是看到小黑蛇已经长大,就心想:“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一定要想办法把它赶走。”

  就在这天夜里李老好和妻子商量了半天,决定在下次小黑蛇来吃奶时,李老好就用烧红的炉钩子去烫小黑蛇的尾巴。妻子因经常来给小黑蛇喂奶时总是害怕,所以也就同意了丈夫的做法。

  第二天小黑蛇果然来吃奶了,李老好就偷偷地把后门打开,用早已准备好烧红的炉钩子一咬牙向小黑蛇的尾巴烫去。小黑蛇正在吃着奶没想到爸爸会向自己下毒手,所以一惊之下失口把妈妈的奶子咬下来了一个,再由于身子一颤把头扬起到空中,结果一撒嘴把妈妈的哪个奶子摔到了距银城铺村北一里的地上。又由于当时正是十冬腊月妈妈的奶子掉在地上就被冻在地上,后来就变成了一座小山。小黑蛇在疼痛难忍的情况下,腾空而起架着云向东北方向逃走了。

  小黑蛇虽然逃走了,但李老好的妻子因被小黑蛇咬去了一个奶子,连痛再吓就一命呜呼了。李老好一看得到了这个结局,在万念具灰的情况下带上妻子的尸体回山东小坞沟的老家去了。

  再说小黑蛇带伤向东北方向逃出去一千多里后才按住云头,一看眼前是一条大河就跳在里面为生了,这条河便是黑龙江,小黑蛇也变成了一条黑龙,也就是后来的秃尾巴老李。

  秃尾巴老李长大后,虽然嫉恨父母对自己的狠心。但又回想起小时候父母在那样艰苦的情况下还把自己抚养成人,而自己又不懂事,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还让妈妈喂奶。能怪爸爸对自己下毒手吗?所以在第二年的春天就变化成一个黑脸小伙来到银城铺看望自己的爸爸妈妈。

  到这里一打听才知道自己的妈妈已经被自己咬死,爸爸带着妈妈的尸体回山东小坞沟的老家去了,这里只剩下被自己咬下得一个妈妈的奶子,妈妈的奶子已变成村北的小秃山。秃尾巴老李听到这些,来到小秃山下看着妈妈留下的奶子痛哭了万分,眼泪掉在山顶上变成了血。从此在小秃山的周围长出了一种作物,这种作物高高的秸杆,种子长在尖上,人们就把这种作物叫做高粱,而且这种高粱被埝成米后有的呈乳白色、有的呈殷红色。所以人们就认为白高粱米是吸收了秃尾巴老李***妈的乳汁长成的,殷红色的高粱米是吸收了秃尾巴老李的血泪长成的。所以这两种米作成饭,吃在嘴里特别肉头,就象小孩含在嘴里的乳头一样。所以就把这座小秃山称做了高米山。

  秃尾巴老李每年的春天在自己生日时就会来到这里,一是纪念自己死去的妈妈,二是来这里再吃一口妈妈的奶。每次来时都会行风部雨,走后雨过天晴高米山的天空上还要出现秃尾巴老李父母在银城铺生活时的情景,也就是后来人们长说的“银城晓市”,丰润的八大美景之一。

  武松打虎新传

  且说武松在景阳岗上三拳打死白额猛虎,声名四播。连远在几千里外的孟加拉国也知道了此事。

  孟加拉国王正在为国内的虎患发愁。因连年灾荒,庄稼颗粒无收,孟加拉虎本来被当作神兽供奉,现在人自己也吃不饱,山上老虎饿极,自然就下山来攻击人畜。

  国王也曾派兵去猎杀,无奈老虎一跳一纵跑得飞快,兵追捕不上,等到老虎发威追人时,大兵们都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挪动不了半步,血流成河。

  孟加拉境内有虎千只,其中一只孟加拉虎王竟然一连吃了500多个人,吓得半个国家的人都已逃空,剩下半个国家的人也在惊慌之中,随时准备移居他国。

  事不宜迟,国王立刻派出使节带了20车上好翡翠玉石远赴汴京,面见大宋皇帝,恳请皇帝恩准派武松去孟加拉救虎灾。

  宋朝皇帝本是个好大喜功之人,听了外国使节的一通吹捧,大臣们又事先得了使节的好处也随声附和,立刻下旨封武松为打虎大将军,即赴孟加拉杀灭老虎。

  武松接旨之后,愁容满面。他早风闻孟加拉吃人老虎的厉害,那只老虎王已经吃了很多人,其中不少还是经验丰富的猎人,比起景阳岗虎凶恶了不知多少倍,再说他也从没出过国,不知外国老虎生了几条腿长得如何模样。

  正当此时,鲁智深前来拜访。见武松愁眉不展,开口问道,兄弟为何事烦恼?

  武松便将皇帝派他去孟加拉打虎的事说了一遍。

  鲁智深说,我道什么鸟事,这事好办,想当初你景阳岗打虎,还不是靠了“三碗不过岗”的三碗清水白酒?我今赠你国酒茅台一担,还怕什么孟加拉虎,天上派来的老虎都打得!

  见武松还有些犹疑,鲁智深又说,不瞒你说,当初我在东京相国寺倒拔那棵歪脖子杨柳树,才喝了一小盅茅台,茅台茅台,真的厉害!

  武松这才放心,挑了鲁智深送的酒出国去打虎。

  路上走了二个月,才入孟加拉境。孟加拉国王早望眼欲穿,见了武松大喜过望,称赞道果然英雄相貌,传令大摆宴席为他接风。

  武松说,无须多礼,这就派人领我去打虎,早一天打死老虎,早一天让人民安宁。国王更是欢喜,立刻召来土著带路去寻那虎王。

  寻了几座山,终于发现虎踪,虎洞就在山上,土著不敢再上山,只是遥指山上说,请将军自己上去吧。

  武松豪气上来,你们且退下去,等我杀了它再上来为我庆功,便挑了那担酒寻上山去。寻到一处山洞,一股腥味扑来,找到它藏身之处了。

  那孟加拉虎吃饱喝足,在洞口呼呼大睡,露出半边身子,比一般老虎大了一倍还不止。

  武松吓了一跳,赶紧将酒坛拍开,取过大碗喝了三碗,又喝了三碗,一股英雄之气方才直冲天灵盖,此时的武松又比景阳岗的武松有所不同。他只觉得自己顶天立地,力量无穷,孟加拉虎只不过一只小猫而已。

  武松毕竟有勇有谋,取过酒坛将酒尽倒虎洞四周。事情做完,用尽丹田之气大吼一声,真个是惊天地泣鬼神,“逆畜拿命来!”

  孟加拉虎悠悠醒来,张开血盆大口闷哼一声,懒洋洋站立起来。平常里,它只要这么一哼,所有的人和动物全俯伏在地,任凭它处置,它早习惯如此了。它忽然闻到一股好闻的香气,香,太香了,此香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它赶忙连吸几大口,陶醉在美美的酒气中。武松岂能放过大好机会,早一跳窜上虎背,抓住了额顶虎皮。孟加拉虎一跃而起,奈何茅台酒的气味太厉害了,麻痹了它的神经,只跃了一尺多高,便浑身瘫软没了气力,轰然倒地,只有挨打的份儿。

  武松三铁拳擂下去,那老虎竟然并无大碍,大概外国老虎的骨头硬些,武松只好就近取了一块外国石头,狠命往虎头上砸下去,才听见扑的一声,砸破了它的头盖,老虎一声长叹,断了气。

  这一番忙碌,武松也已精疲力尽,气咻咻躺在虎背上休息。土著还不敢上来,好久好久,才有一个胆子大些的小个子蹑手蹑足爬上山来。见老虎真的已死,马上吹起一种长喇叭来,呼唤其他人。那些土著爬上山来,立刻围着死老虎唱歌跳舞,这是他们的习俗。

  那武松乘胜追击,又连杀30多只吃人的孟加拉老虎,那些老虎比起虎王来不值一提,简直小菜一碟。剩下的老虎都逃进深山密林中去了。国王害怕从此珍贵的孟加拉虎绝迹,赶紧求武松不要去追杀了。

  孟加拉国人民从此安居乐业,武松衣锦还国不提。(1613字)

  乔县令设考场

  有个县令姓乔,他为官清正,生活简朴,言谈举止诙谐风趣。这天,乔县令把师爷叫到书房,拿出一张库房登记单,说:“库房昨夜被盗,你去看看少了些什么。”

  师爷出去查看了一会儿,便回来向乔县令禀报:“其他东西都在,只是少了两个银元宝、三根金条。”

  乔县令望了望师爷,问:“真是如此吗?”师爷回答:“是。”

  这时,乔县令吩咐衙役:“把客人带进来。”

  一会儿,进来了一个小伙子,乔县令指着小伙子对师爷说:“从现在起,你被辞了,由他接任。”

  师爷一听大惊,打量了小伙子一眼,见他衣衫褴褛,还打着一双赤脚,便不解地问道:“他是谁?”

  乔县令说:“他就是盗取库房东西的贼。”

  “什么?”师爷一听如同堕入了云雾之中,“老爷,你……你为什么要辞退我、而让一个贼当师爷呢?”

  乔县令捻着一撮长须,慢慢地说道:“奇怪吗?你听我讲个故事。”

  于是,乔县令讲了这么一件事:昨天黄昏,乔县令在回府的路上,遇上了一个小伙子,他便上前搭讪起来,问小伙子到哪里去,小伙子憋红了脸,说他是个穷秀才,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想到有钱人的家里偷一点东西填肚子。乔县令感到很奇怪:世上做贼的人,谁会这么老实地告诉别人呢?于是他就试探着说:“我也是个无家可归的穷汉,我带你到一个地方去,你偷了东西我们平分好吗?”小伙子答应了。

  这时,天色渐渐黑了,乔县令把小伙子带到了县衙后院,支开了看守的人,叫他偷库房里的东西。小伙子翻墙入院,过了很久,他才出来,他偷了两个银元宝,并把一个给了乔县令,乔县令问:“这库房里难道就这么一点东西?”小伙子说,里边的大箱子、大柜子里都装着东西,但他只开了一个小盒子,里面放着两个银元宝,还有三根金条,但他做贼只是因为饿,不得已而为之,不是为了发横财,所以只拿了两个银元宝,并按照先前说好的,把其中一个给了乔县令。乔县令和小伙子分手后,立刻进库房查验,见他说得一点不差。

  师爷听到这里,顿时满头大汗,吓傻了眼,原来师爷为人狡猾而贪财,乔县令说库房被盗,要他前去查看,他心中大喜,便想乘机浑水摸鱼,把账记在盗贼的名下。谁知进去一看,大失所望,大箱子、大柜子都贴着封条,没有开启,贼只打开了一只小盒子,里面的两个银元宝没了,但三根金条还在,于是他就来个顺手牵羊,把金条揣进了怀里,可万万没有想到乔县令竟在这里设下了一个考场!

  这当儿,乔县令看了看一旁局促不安的小伙子,又望了望师爷,冷冷地笑着说:“师爷,你听了这个故事,你说我该任用谁当师爷呢?是任用他这个为人本分的贼呢,还是你这个浑水摸鱼、私吞公款的贪婪之徒呢?”

  师爷哑口无言,乖乖地从衣兜里掏出三根金条,放到案上,灰溜溜地卷铺盖走人。师爷一走,乔县令笑眯眯地对那个小伙子说:“虽然你是事出无奈,但偷盗总是不轨之举,下次可不能如此了呀!”

  小伙子一听,羞得低下了头,脸又憋红了……

  鸳鸯债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生机盎然。苏州城内外的桃花,涂抹着浓淡相宜的胭脂,翩跹着玲珑纤弱的身姿,徒惹游人醉。

  城里凤鸾街喜气洋洋,几里长的迎亲队伍,笙箫唢呐,敲锣打鼓,好不热闹。队伍前面骑着高头大马的新郎是苏家二位公子,后面鸾轿里坐着的正是京城王家两位小姐。苏家长公子苏麒身着蜀锦吉服,胸挂蜀锦红花,发束彩珠,神采奕奕,飘洒俊逸。后面一顶蜀锦红轿,想来便是苏麒的娇娘王家大小姐王冰清。二公子苏麟及身后喜轿里的王玉洁乃一色葡桃文锦,流光溢彩,灼灼生辉。

  传言,苏家二位公子冬至时陪老夫人去寺院烧香拜佛,偶遇后院小住的京城王家小姐。寺院红梅映雪,清香浮动,树下佳人倩影,莺啭嘤语。霎时,寒冬残冰,苍茫白雪,纷纷消融,只留一片盎然春意于心头。明眸相对,秋波未送,却已是芳心相许,只愿君心似我心,不负相逢意。一见钟情,回眸一笑,再见倾心。于是,苏家二位公子上京提亲,择良辰吉日,双喜临门,一时成为京苏佳话。

  苏家大院结灯挂彩,万里红云。前院高朋满座,觥筹交错,贺喜恭贺声此起彼伏;后院熙熙攘攘,搬酒的,做饭的,杀鸡宰牛的……嘈嘈杂杂。而苏院遗花园一叶未发的木兰树下,却有一个孤独佝偻的身影无所依依地站立着,犹如苍山积雪中的一根枯枝,良久,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湮没在春寒峭料中。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交拜——”

  知客老爷洪亮的声音,穿过红墙绿树,穿过石砖瓦木,清晰地渗入院内每个人的耳朵。喜堂上,两对新人恭敬地跪在苏老夫人面前。苏老爷去世后,苏院便由老夫人当家。为人妻,她蕙质兰心,温柔娴雅;为人母,她以身作则,慈威并重;为人主,她赏罚分明,持家有道,持家二十载,苏家也愈发昌盛。

  “阿福。”苏老夫人叫了一声。身后老管家便呈上一个红帕遮盖的银盘。老夫人拿掉盘上的红帕,粼粼然,众人眼前闪烁数道金光。只见金盘中站着一对精工细酌的金麒麟,麒麟髭毛鬓发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相依于麒麟的是一对凤凰铂金簪,凤眼是蓝田暖玉,凰目为沧海明珠。如此贵重的东西,惹得众人惊叹不已。

  苏老夫人将金麒麟放入苏麒苏麟手中,教导他们以后要像麒麟一般相亲相爱,遇到困难同进同退,齐心协力打理苏家。然后,老夫人拉过蜀锦新娘的手,玉指青葱,白净如柔荑,只是手腕处有一道不知是何器物灼伤的疤痕,让人徒生美玉瑕疵之感。老夫人将凤簪放入素手,叮咛她日后要尽心服侍丈夫,做个好妻子。最后的那支凰簪给了云锦新娘,叮嘱她为人妻如何云云。

  丫鬟服侍新娘入了房,苏麒苏麟留在前院答谢亲朋好友。苏老夫人叮嘱几句,因身体不适,先回了房。

  “你忍了十八年,终于到头了……不过,可别弄错了。”禅屋外传来一阵低沉的声音。苏老爷去世后,老夫人便搬到禅园来住。这禅屋除了几个贴身丫鬟进来过,苏府其他人都是禁步的。

  “我看了,没有弄错。麒儿,麟儿也都同意,不会出事的。”

  “哎,孽缘啊。”

  一阵悠长的叹息后,屋外没了声音。苏老夫人手持念珠,口颂着经书。可是,她却心神不宁,恍然间,时光又回到了十八年前。

  那时苏夫人玉郁嫁入苏家已有三年,苏麒刚满一岁。苏老爷常年经商在外,对她也不甚关心。清明的时候,苏老爷世交王子腾一家从京城回苏州祭祖,暂住苏家。苏老爷日日繁忙,顾不得照顾他们,只得委托夫人。夫人通情达理,对王子腾一家照顾得细致入微。

  苏夫人玉郁与王夫人同龄,话语投机,便经常在一起聊天。王子腾虽出身商家,却无意经营,对诗书琴画颇为着迷。人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王子腾也真的是器宇轩昂,一表人才。和王夫人交往久了,难免时常遇上王子腾。或许是深闺难耐,亦或是被王子腾的气质所诱惑,玉郁竟迷恋上了王子腾。只是,出身大家的玉郁,自知此为孽缘,只把一腔相思意堵在心头。

  愁上心头,无处排遣,只能深闺长叹。玉郁的陪嫁丫鬟小玉本性玲珑,看出夫人的心思,对夫人耳语几句,霎时羞红了夫人如花似玉的脸。玉郁没有说话,算是默许了。原来,小玉让夫人作诗一首,且看看王子腾意思,再做其他打算。玉郁提笔娟书:

  玉楼吹彻玉笙寒,自怜幽怨

  郁殿风来暗香满,无限思牵

  倾城天淡银河远,袖卷西帘

  心寄清风明月涧,日暮垂怜

  玉郁写好后,内心很挣扎,深知自己不应做出有违妇德的事,便没有把信交给小玉。此后,玉郁也一直托故未见王夫人,只想等他们拜祖回去后,一切便都过去了。

  王子腾一家临行的前一晚,苏老爷盛宴款待,酒至半酣,却有人来报南城商铺遭了盗,损失惨重。苏老爷当下着急,立刻赶了过去。直至深夜,苏老爷也没有回来。玉郁心里着急,加之王子腾一走,日后定无再见之期,不觉凄然。

  “郁妹。”漆黑的门外有人轻轻喊着,玉郁当时心一惊,她的闺名知道的人并不多。

  “郁妹,是我,子腾。前日小玉呈妹书,特来辞行。”门口的声音压得很低,可是,玉郁心里恋着王子腾,见他夜半而至,心里便明白了他的意思,竟神使鬼差地开了门。

  王子腾进屋后,抱着玉郁便亲了起来。良宵一刻,千金难求……听见厅内喧哗,定是苏老爷回来了。王子腾匆忙间和玉郁道了别,离开了。

  次日,苏老爷送别王子腾一家。因南城损失惨重,盗贼一直无法缉捕,苏老爷一时抑郁,加之日久操劳,竟一病不起,半年后就去世了。而那一夜的缠绵,玉郁竟然怀了身孕。苏老爷病逝半年,苏夫人诞下一女。那女孩儿越看越像王子腾,苏夫人一时心虚,便命从娘家带来的家仆阿福将孩子送到王家,自己抱养了小玉和阿福的儿子,也就是现在的苏麟。

  据阿福说,那时王夫人正好诞下一女,王家仆人在门口看见婴儿后,便抱养了去,为姐妹俩取名为冰清玉洁。

  十八年,玉郁日日在忏悔中度过,希望减轻自己不守妇道,欺夫弃子的罪过。谁料,在寺庙上香,苏麒、苏麟竟遇到王家小姐,一见钟情,要去提亲。本来是喜事一桩,玉郁心想终于能见到女儿,能弥补一下为娘的遗憾了。可惜,天意弄人,苏麒喜欢的竟然是他同母异父的妹妹玉洁,苏麟看上的是冰清。

  此等丑事,玉郁绝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便说他和王家二小姐八字不合,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后来,苏麟、苏麒商量说两姐妹性情容貌不分上下,便决定苏麒娶冰清,苏麟娶玉洁。玉郁便允了……

  往事如烟,却终飘不过那盏玲珑心。

  第二日,新婚夫妇给苏老夫人上茶。冰清玉洁同端着新茶恭敬地跪在她面前,“娘,孩儿给您敬茶了。”看着那端起的茶杯,老夫人突然颤了起来。那冰清玉洁姐妹左手腕竟然都有一个疤,一模一样的疤。喜堂上,玉郁特意检查了冰清的胳膊。因为阿福告诉她,当初放下小姐时,他用碎茶杯在她手腕上留了一个印记。

  “你们姐妹手上的疤是怎么回事?”

  “我的是出身时就有的,妹妹的是幼时失手打破茶杯划伤的。”玉洁恭敬地答着。

  “妹妹?冰清是妹妹?”

  “父亲说世人总道‘冰清玉洁’,似有先后。我是收养的女儿,如若取了‘玉洁’,惹人口舌,便名为‘冰清’。”冰清略有诧异地答着。

  老夫人顿时晕了过去,众人一片慌乱……

  老夫人屏退了丫鬟,喃喃地说:“报应,报应啊……”

  “不,玉郁,没有错。那个‘玉洁’才是你的孩子。当初,苏麒、苏麟怕你反对,私自让两姐妹换了身份,‘冰清’是玉洁,‘玉洁’是冰清。苏麒的妻子是王家大小姐玉洁,苏麟的是二小姐冰清,并没有错啊。”门外那个佝偻的身影沉沉地说着。

  “你怎么知道?”

  “玉郁,我想也该跟你说了。那晚……那晚去你房间的,不是王子腾,是我。从第一眼看见你,我就爱上你。为了你,我当了玉家的仆人,随你来到苏家,不辞劳苦地打理苏家……那女儿是我……”

  “胡说!你疯了吗?苏麟也是你的孩子啊!你——”

  “不,苏麒是小玉的,是玉儿和王子腾的孩子……”

  春风乍起,城内外桃花翩跹而舞,如蝶如蛱……

  男人是虎,女人是妖精

  在中国的作家里,我独爱余秋雨散文。读余秋雨的文章总是让我有一种默契的感觉。

  余秋雨的散文里有一篇是《我本是树》。对于其中他用汉音译过去的“杜霞冕”这三个字,至今我也没有弄懂到底是怎么回事。作为苗族人,我可以肯定的是,有些苗语是无法用汉语翻译,汉语里有太多的东西也同样无法翻译成苗语。如果音译,则就会更加离谱。音译收到的效果往往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这样的结果,既不是本意,更是让人糊涂,读来百思不得其解,宛若在雾中。

  对于余秋雨的散文,我是由衷的喜欢的,苗族人崇拜树也是真的。或许贵州的苗族与云南的苗族在灵魂最高境界的部分上有区别。

  云南的苗族人一直传承的是:男人是虎,女人是妖精。树当然是不可缺少的,森林是老虎的藏身之地,而苗族的传说中与一直以来的说法是,妖精必须要用树叶来保护自己,同时为老虎隐身。只有它们手中持有树叶时,才能施咒,才能隐身。

  男人死后通过层层苦难,骨架的重新搭构等,最终变成老虎,女人也是,层层磨难后,才能成为妖精,比男人好一点的是,她们不用改变骨架。

  如阳间一样,男人离不开女人,女人需要男人。老虎是妖精的坐骑,而妖精则要用法术保护老虎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是,妖精们依靠老虎捕获的食物生活,妖精随时身上要带有树叶,即便有时弄丢了,也要在危险的时刻快速的折下叶枝,然后施法术,老虎与自己才能隐身,才能不被世人所看见,才不被猎杀。它们不离不弃,宛若世间恩爱的夫妻一样相互照应,相互依靠。

  关于为什么妖精们一定要用树叶才能自己隐身,才能保护老虎。也许这是它们不得不选择的,也是唯一的选择。或许这也是为何苗族人一直以来都生活在深山老林的真正原因,他们害怕死后没有着落,自己部族的图腾精魂也无法藏身。

  树不是苗族人最终的灵魂,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树,苗族人死后确实将无处藏身,也无法藏身,灵魂就没有归宿。

  在苗族人的传说中与一直的信念里,老虎永远是带有正气的,它们从不会袭击苗族人,更不会食苗族人。妖精就不同了,它们亦正亦邪,两者中更偏向邪。所以苗族人的图腾必然的选择了虎。

  每一个苗族人的男人不一定都要成为虎,但我们相信,每一只虎都是苗族人死后的化身,女人与妖精的关系也是如此。

  因为只有骨头轻的男人和女人才能走这一步,它们活着的时候就会经常遇见妖精与灵魂。骨头重的人则不会看到妖精,看不到鬼魂。当然,妖精们是两种人都可以伤害的。只有一种情况除外,正气很强的人。这种人妖精们不但不能迫害,伤到的往往只会是它们自己。妖精们可以完全控制骨头轻的人,却不能完全控制骨头重的人。相反,如果它们想伤害别人,有正气的人可以想办法除去它们。

  要成为虎,男人除了身体的被折磨外,首先就是要学会吃生肉,而女人也一样。我想,在苗族人的传说和图腾里,要成为虎与妖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遥远的故事造就了我们苗族人的选择,传说中,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森林,也深爱着森林,也害怕着森林。这种矛盾的心情与抉择,也许只有用死后的那份从来没有人解释得清楚的精神寄托来放纵一下了。因为是解释不清楚的,总是众说纷云,也从来没有人深究。

  千百年来,苗族人从来都伴随着森林在成长,无论生,无论死,阴阳间的联系,还有森林的奥秘。男人是虎,女人是妖精,虽然这才是宗旨,但也就不难理解余秋雨《我本身树》的解说了。

  活着的人,死后的虎与妖精,确实是在树的保护下见证着苗族人的爱与生活的传说的。

  “上马石”

  在村南侧,当时莱芜至青岛的大道边有一块清代设立的上马石,石灰岩制,长1.19米,高1.1米,厚0.38米,分三级到顶,是莱芜最大的上马石。

  据尚氏族谱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尚氏十世祖尚廷瑞,字玉麟,乐施好善,施财恤物,修庙建桥,每遇天灾人祸,荒年欠收,众乡邻食不果腹之时,尽遣家中钱粮,救民众于水火。莱城西关的百子殿,城东铁牛桥(人称青石桥)所用资金物资皆为尚廷瑞支付,在当地民众中威望极高,为表彰其功德,莱芜县衙立此上马石,规定七品以下官员路经此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不几日,上马石在南山采石场制成,因当时道路崎岖,交通不便,运输工具原始,且上马石极重,只能采用滚杠法,一天只走一二里地,此事感动百子殿神灵,感其建殿功德,亲临运输现场,让众人闭目,念咒作法,众人只觉耳边清风徐徐,香气扑鼻,顷刻已到,安放停当,众人皆大欢喜。一次,外地一个回民商人骑驴路经这里,自觉不是汉民,又很有钱,而且同县官是同乡,就没有下驴,结果刚过上马石三步,自己就从驴背上跌了下来。有好心人把他送回家去,在床上躺了三个月,才逐渐好起来。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的敬畏之心由然而生,来往客人经此都自觉下马。

  因“上”与“尚”谐音,尚姓人希望家庭繁荣兴盛,对此石非常珍惜,至今保存完好,现安放在仁和小区。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xqsb/409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