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事

功能对等理论的意义

| 点击:

【www.xzxrv.com--为人处事】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
篇一:功能对等理论的意义

奈达“功能对等”对翻译实践的指导

奈达的翻译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随即在中国翻译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尤其是其“功能对等”理论更是为人们所极力追捧。

总结奈达的“功能对等”或“动态对等”理论,其主要将传统意义上翻译,即原文与译文的比较,转移到二者的过程比较。翻译的目的是不再是追求形式的对等而是转向“功能对等”,即译文接受者与译文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与原文的关系大体一致。换言之,功能对等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应等同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其次功能对等要达到的翻译目标是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Nida & Taber, 1969),把原语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转换成译入语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由此看出奈达主张意译,主张“归化”。

掌握了功能对等的基本定义及要求,那么在指导翻译实践的具体操作上,奈达提出了改变语言形式的6个条件(原书38-38页),当然若直译或形式对等可以达到指称意义与关联意义在功能上的对等,则无须在形式上进行调整。在此指称意义(designative meaning)指“语言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的基本特征的抽象概括。”而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是“指附加在指称意义上的意义,是语言符号唤起收讯人对其他事物的联想”。简而言之,指称意义指词的确切和字面意义,而联想意义往往指词的情感与隐含意义。

第一条:当形式对应可能导致指称意义传递错误时,则译文需做出一定调整,或可保留直译,但需加脚注解释可能造成的误解。

例如:

SL:Nevertheless we are at a critical time for this species.(选自China’s Panda Reserves)。

TL1:但是,我们正处在熊猫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TL2:然而大熊猫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在这一例中,原文的意义指熊猫这一濒危物种处境不佳的现状,而译文按照形式对应的方式译,表达的意义却是“人类正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完全误解了原文的指称意义,因此应在译文中做出调整,应译为“大大熊猫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第二条:当形式对应造成内容无法理解,如指称意义模糊难辨,译文需做出一定调整,除非原文故意造成模糊难辨,则可以保留直译,但需加脚注说明保留模糊难辨的原因。

例如:

SL:I’m the youngest son, and youngest son but two.

TL: 我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我下面还有两个妹妹。(董秉山译)

如果采取直译,如“我是最小的儿子,但是此外还有两个。”则原文完全无法理解,指称意义也难以辨别。这时就需要通过分析上下文,找出原文所指的意义,即“还有两个妹妹”。

第三条:当形式对应造成语义及句法上均晦涩难懂,导致大部分译文读者无法理解,则译文需做出一定调整,也可以在导言或脚注处说明调整的原因。这一类问题经常存在于科技类、学术类文本。

例如:

SL:But “intention” is here not to be understood in a narrow sense; it is simply a recognition that readers “are dealing with (翻译文体学研究,见原书P33)

TL时“是在处理一些设定的存在(人物或情节等)”

原文的确不好理解,后半句在翻译时如果直译成“它仅是承认读者在处理一些设定的存在”,则读者就很难理解,是在什么情况下,处理什么设定存在。因此在翻译时应根据语境添加一些内容,补充抽象概念下的具体内容,如人物、情节,就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第四条:当形式对应可能导致原文联想意义的严重曲解,或失去了原文文体价值,则译文需做出一定调整,以在译文中反应原文的联想意义。

例如:

SL:He thinks by infection ,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 a cold.”

TL: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刘宓庆译)

原句如果直译为“他的想法受他人影响,有了一个想法就像得了感冒一样”,形式对应,则不仅意义很难理解,严重扭曲,而且原文的文体价值,即运用的比喻手法也牵强难懂。这时翻译时就必须做出调整,要在理解了原文意义以后进行意译,如TL,不仅表达了原文的意思,还将原文文体价值很好地体现出来。

第五条:对译文调整的程度取决于译文所采取的方式,如供阅读和供舞台表演的戏剧,或如书写体与口语体的转化。这一点强调的是译文的功能性。

例如麦斯威尔的广告语:Good to the last drop,官方译文是“滴滴浓香,意犹未尽”,原文的直译就是喝到最后一滴味道依然很好,官方译文采用了一种更加朗朗上口的四字对,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对中国消费者能起到更好的宣传功能,为达到这样的功能,译文在形式上的调整程度就比较大。

第六条:对原文翻译时,在解码的过程中不得不在所有层面,如音韵、词法、句法及段落均作出相应调整。例如诗歌的翻译。

例如:《诗经?采薇》节选、英译文及英译文的回译。

昔我往矣, When I left here, 离家之时, 杨柳依依。 Willows shed tear. 杨柳落下离别之泪。 今我来思, I come back now, 今日归家,

雨雪霏霏。 Snow bends the bough. 大雪压弯了树枝。 行道迟迟, Long, long the way, 道路漫长,

载渴载饥。 Hard, hard the day。 生活艰辛。

我心伤悲, My grief overflows. 满心悲伤。

莫知我哀! Who knows? Who knows? 谁知?谁知?

(许渊冲译) (笔者回译)

译文看似在形式上与原文达到对应,但是通过译文的回译,可以看出,译者基本属于改写,如“杨柳依依”意为杨柳落泪,“雪霏霏”译为大雪压枝。但是若按照直译,则译文会显冗长,缺乏诗歌应有的韵味与美感。例如:

when we set out, the willows were drooping with spring,

we come back in the snow,

we go slowly, we are hungry and thirsty,

our mind is full of sorrow, who will know of our grief? (Ezra?Pound 译)

奈达强调“读者反映”,则许渊冲的译本更具有诗歌的美感,在押韵如here, tear; now, bough,以及对应如long, long与hard, hard等各方面都更像一首诗,达到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感受能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感受大体一致,可谓非常精彩的译文。功能对等理论的意义。

奈达的改变形式的6个条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理论性的概括性的分析,对我们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就笔者的拙见,这6点有一些重叠,如第一点与第二点,都在论述形式对应对指称意义的影响,无论是造成错误或模糊其实在翻译实践中就是一类问题;其次,是否有必要将一个问题复杂化分成6点分析。虽然笔者翻译实践不够多,但是也能观察出某些特定的翻译套路,很多情况下,我们如果通过直译就可以有非常好的意思,则无需考虑形式的变换等技巧。但是往往让我们的思维停滞,不知如何翻译之时,也就是直译讲不通,晦涩难懂之时或文体类型受限(如诗歌、喜剧等),则需抛弃文本的形式,译文只要能准确表达出原作作者的意思(或体现相应文体在译入语文化中的文体特征,如诗歌)即可。那么笔者认为这样的方法应该就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使用直译还是意义,而无需在翻译时出现问题就套进这六点,有点多此一举。

参考书目:

Nida,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Leiden, Netherland-ds: E. J. Brill, 1964

功能对等理论开题报告
篇二:功能对等理论的意义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注:1. 题目类型:理论、实验、应用、综合;

2. 题目来源:指导教师拟定、自选、其它; 3. 此表可打印。

如何理解功能对等理论定义
篇三:功能对等理论的意义

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师从几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大师,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学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但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简介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

中,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步骤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

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例如,英语谚语“white as snow”翻译成汉语可以是字面意义上的“白如雪”。但是,中国南方几乎全年无雪,在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中,没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内涵? 在译文中,译者可以通过改变词汇的形式来消除文化上的差异。因此,这个谚语在汉语中可以译作“白如蘑

菇”,“白如白鹭毛”(郭建中,2000 ,P63) 。再如,英语成语“spring uplike mushroom”中“mushroom”原意为“蘑菇”, 但译为汉语多为“雨后春笋”,而不是“雨后蘑菇”,

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为熟悉的成语和理解的意象是“雨后春笋”。

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郭建中,2000 , P67) ,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例如:“He thinks by infection ,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a

cold.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刘宓庆,1998 ,P122)在此句的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

特点

因此,如按照英汉两种语言字面上的对等来翻译,原句译为“他靠传染来思维,象感冒一样获得思想”,这样,原文的真正意义就无法清楚地表达。事实上,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与英文对等的句型来表达同样的内涵。于是,译者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即用目的语中相应的词汇直接说明、解释原文的内涵,以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译作。根据奈达的翻译理论,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再现于目的语紧密相联的。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功能对等理论的意义。

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篇四:功能对等理论的意义

[摘要]传统的翻译方法相关论文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必然不同,不是语音语法不同就是表达习惯不同,然而他们却可以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奈达所强调的是“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奈达从语义学和信息论出发,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翻译就是交际”,目的是要寻求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他所说的“信息”包括“意义”和“风格”,着重于交际层面。他实质上要打破的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他把翻译看成是“语际交际”,也就是在用交际学的观点来看问题。交际至少应当是三方的事情:信息源点———信息内容———信息受者,也就是说话者———语言———听话者。奈达注重译文的接受者,即读者,而且都对读者进行了分类。奈达根据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把读者分为四类:儿童读者、初等文化水平读者、普通成人读者和专家。他曾说过,一些优秀的译者,常常设想有一位典型的译文读者代表就坐在写字台的对面听他们口述译文,或者正在阅读闪现在电脑显示屏上的译文。这样,就好像有人正在听着或读着译文,翻译也就不仅仅是寻求词汇和句法的对应过程。运用这种方法,译者就可能更自觉地意识到“翻译就是翻译意思”的道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奈达对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尽管不同民族之间难以达到“绝对的”交流,但是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生产经历、社会反应等有许多共性。他这种思想主要基于他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圣经》的翻译。在他看来,上帝的福音即是真理,可以译成不同的语言,也可以为不同国家的人所理解。因此,他提出“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

奈达把翻译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对等翻译和动态功能对等。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奈达的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逐字翻译”或“死译”。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1]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首先,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评价标准。他指出:翻译准确与否取决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程度,也就是把译文读者反应与原文读者反应进行对照, 看两者是否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其次,他提出的“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标准也不同于传统的“忠实”标准,这样对译者的要求也就更高。因为“忠实”只是基于原文,而“对等”则是既照顾原文和原文读者,又照顾译文和译文读者。第三,他用新的眼光看待翻译过程。传统的观点认为翻译过程是单向的、直线式过程,即原文—译者—译文;而奈达认为翻译过程还应包括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评价。

应当指出,奈达的理论也有一些值得探讨之处。首先,他的翻译论来源于对《圣经》的翻译经验,因此,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文本。由于《圣经》翻译的目的在于传教,译者当然应注重读者反应。但是对于文学翻译,译者就很难或者说没有必要总是考虑读者反应。因为文学作品的解读常常受到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读者在文化素养、价值观、审美观、情感体验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不同读者在不同时代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往往相差甚远。即便是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可能千差万别,更何况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因此不能把读者反应作为评价译文优劣的唯一标准。其次,他的功能对等论在某种程度上排斥文化交流。他认为翻译中要尽量使用译文读者熟悉的表达法来替换难懂的、或可能引起误解的原语习惯表达法。事实上,不同文化之间确实存在差异,而翻译的目的之一也就是促进文化交流。保留原语的一些表达法有利于读者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本国的语言。

奈达的理论可总结为功能论,奈达强调读者反应和贴切、自然,奈达把形式和意义看作是翻译中两个对立的部分,因此他反对形式对等,张功能对等。奈达虽然提出有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但他真正主张的是功能对等的翻译,而且适用于所有文本类型。奈达注重读者反应,主张用接受语的表达习惯代替原文中外国文化的表达方式,也就是主张“归化”。奈达以现代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社会符号学、交际学理论和信息论为指南,采用不同于传统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方法,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种种问题都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翻译理论相关发表的进一步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思果.翻译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萧立明.新译学论镐[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5]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出版社,2003.

[6]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论文关键词:翻译理论 功能对等 目的论 差异性

论文摘要:在当今翻译界,尤金·奈迭和德国功能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著名的美国语学派翻译大师,其关于翻译的“功能对等”核心理论更是影响深远。然而,“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一“目的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在两者相似性的基础上,着重谈二者的相异性,说明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前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一、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理论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大师尤金·奈达提出的,是翻译理论的核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译理论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我国较早被引进的理论之一。因此,在中国译学界的影响较大,也是国内译学界评价较多的理论。“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与以往的翻译理论相比较,功能对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翻译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的同时,

还将文化以及西方文论中的读者反映纳入到翻译研究的领域。功能对等理论以意义和风格对等为基础,强调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映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映基本一致。将读者客观反映作为衡量译品好坏的标准。

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概述

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其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Reiss)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

(PossibilityandLimitationsinTranslationCirticism)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不久以后,其学生汉斯·弗美尔(HansVermeer)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等值论的束缚,创立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根据这种理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在弗美尔的“目的论”基础上,贾斯塔·赫利·曼塔莉(JustaHoly—Manttari)进一步发展功能派翻译理论。她用信息传递来指各种跨文化转换,视翻译为一项为现实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20世纪90年代,克里斯蒂安·诺德

(ChristinaeNord)总结已有功能翻译理论,写成《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

(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提出“忠诚”原则来完善功能翻译理论。

三、“功能对等”和“目的论”的差异性

(一)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功能对等理论的意义。

1.“功能对等”的理论基础

(1)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尤金·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理论。后来,奈达用“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替换了“动态对等”,因为“功能”二字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形式,着重于翻译的内容和结果,因而比“动态”更合理。

(2)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尤金·奈达,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学说,提出翻译应以反映“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为主,而不是反映“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使泽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

2.“目的论”的理论基础

(1)行为交际理论:目的论者把翻译视为一种有意图的人际互动行为,翻译首先是意图改变现有事物的状况,或是告知目标读者源语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目的论特别强调的是:翻译的意图与源文本作者的意图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采取的翻译策略因此也会有所不同。动因决定意图,因此,翻译行为的动因(发送者、接受者、发起人、译者)的作用至关重要。

(2)文本功能模式:目的论者吸取了布勒的文本的三个功能:指称功能、表情功能和诉求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寒暄功能。不同的交际功能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标准不同,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原文原有的功能,就要用目标语的文化标准对功能标识进行改写,例如汉语中一句简单的“吃了吗?”进行英译的时候就需根据原文的寒暄功能进行对等功能的翻译

(二)翻译标准和原则

奈达为翻译所下的定义中所提到的“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再现原语的信息”包含着翻译标准即“对等”,是意义与风格上的对等,这就是意义与风格方面的“信”。但“对等”前面还有个“自然”,即流畅、符合习惯,就是“达”。所以,他的翻译标准是内容与风格方面的“信”加上脱离原文的“达”。奈达认为,对等是一切翻译追求的目标。

“目的论”不再把“信”或“忠实”作为首要的翻译标准。由于目的论是以预期目的来判断译文是否成功,预期目的又反映译文读者的要求,而读者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因此,“目的论”推崇翻译标准的多元化。当译文的交际目的要求译文具有与原文同样的交际功能时,对等就成为翻译过程的标准。功能观的对等是指符合翻译目的条件下的交际功能对等。除对等原则外,功能理论还有前面提到的三大法

则:目的法则(skoposrule)、连贯性法则(coherencerule)和忠实性法则(ifdelityprinciple)及其他在特定翻译情况下的特殊原则。

(三)译者的地位

翻译涉及到四种角色,即原文作者、翻译发起人、译者及译文预设读者。这四者的意图目的如果不一致或者完全相反的时候,译者怎么办?

功能对等理论的意义。

在翻译评价这个问题上,奈达提倡“读者反映说”。在奈达看来,译者必须了解原作者怎样考虑自己所发的信息,译者的作用主要是向读者传达原作者的意旨。此外,“译者必须正视自己知识的局限,决不能把纯属个人的特异想法引进对原文的诠释,原著怎么说就怎么译,而不管原著所言与自己的观点是否相符”。与“目的论”中的译者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相比“功能对等”论中的译者受到更多的约束。

在“目的论”中,译者是整个翻译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参与者和翻译活动最终的实施者,同时他还是翻译要求的接受者、原文文本的诠释者以及译文文本的创作者。翻译不是机械的语言转换基础上的复制,而是再创造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选用的视角和策略,译者的喜恶和感受决定了译作的面貌。这无疑强调了译者须发挥其主体性分析特定的翻译语境,并传达出具有预期功能的译本。因而,“目的论”是“以译者为中心”的。

(四)原文和译文的地位

奈达强调读者在翻译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仍然强调原语文本的重要性,他的读者反映论实际上是“以原文为中心”的,只是有一定间接性罢了。

然而,目的论者认为,译文与原文间的“文间关联”取决于每一次翻译的目的,可随目的改变而改变。因而,以译语为倾向的目的论就从翻译研究的另一极入手,推翻了原文本的“中心”地位,树起了译文和译者的“中心”地位。

四、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批判地继承了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合理因素,摒弃了其不合理部分,目的论者勇于摆脱对等理论的束缚,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翻译研究视角,将目光转向了对翻译活动中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目的论”突破了对等翻译论的框框,提出了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翻译标准多元化使功能更贴近实际。这显然比奈达以“功能对等”作为唯一的标准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且适用范围更广。其次,相对于传统的语言翻译理论重视翻译内部研究来说,“目的论”否认翻译是单纯的语言层面的转换问题,更注重翻译的外部研究。与奈达相比,目的论者更重视翻译活动的人文性和社会性。另外,“目的论”将翻译的焦点由对原语文本的再现转移到更富挑战性的译语文本的创作,提升了译者这一翻译主体的主动参与性,推翻了原文本的“中心”地位,树立了译文和译者的“中心”地位。功能派的“目的论”将翻译放在一种动态的文化背景下,强调译者的能动介入。因此,它解决了一些“功能对等”理论未能解决的问题,拓宽了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视角,是对“功能对等”理论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在现代翻译理论中竖起一面鲜明的旗帜,为翻译理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强调译文要从语义到语体使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从而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本文从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入手,通过对电影《国王的演讲》翻译实例的分析,阐述了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在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从而达到电影字幕翻译中形式对等、语义对等和文化对等的功效,创造性地再现源语电影的语言文体及文化特点,有效地进行文化转移和再创造语言活动。 [关键词] 功能对等;电影字幕翻译;语义对等;《国王的演讲》

电影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译者以电影为媒介、以电影原文为基础、以译文观众为中心进行的翻译过程。由于两种语言存在很大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意在内容、形式、风格、文化等方面力争做到“信于内容,达如其分,切合风格”。(刘重德,1995)如何将英文电影成功有效地进行语言转化,既符合译文观众文化特征,又不失原文语言的独特风格,让译文观众能够获得与原文观众同样的艺术感受是电影字幕翻译成功的衡量标准。

“功能对等”翻译原则一直是电影字幕翻译的指导原则和准绳。本文拟以荣获奥斯卡金像奖四项大奖的电影《国王的演讲》的字幕翻译为例,从形式对等、语义对等、文化对等三个方面探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策略。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原则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翻译原则,一直以来也被看作电影字幕翻译的重要理论依据和衡量标准。“功能对等”原则的具体含义是:在翻译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奈达,1969)功能对等原则关注的不再只是原文、译文,而更加关注译文读者,即读者对译文信息的领悟和反应,也就是说,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力求使译文读者和译文的关系与原文读者和原文的关系相一致。译文要求在最大限度上再次呈现语言形式、意义、风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与原文相吻合。

当然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对等”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等同。原文和译文因受意识形态、文化背景、情景语境、词汇和语法结构、译者、译文读者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绝对的翻译等值是做不到的。电影字幕译者和其他译者一样,在翻译中必须采取灵活的翻译方式,做到原文和译文最大化的相对等值,使译文观众在欣赏外文电影时,可以达到最大限度接近原文观众观赏该片时的感受。

二、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

电影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形式,是通过两种不同的语言再现源语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艺术再创造。究其本身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口语化、综合性、时间局限性和空间局限性。

(一)口语化

由于电影观众的文化层面不同,电影对白常使用口语化的语言,以便故事情节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所接受和理解。因此字幕翻译中的语言相对来说要更加口语化,以符合译文观众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综合性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兼有视觉信息和声音信息,是声音与画面的结合,电影字幕的翻译对于译文观众理解剧情至关重要,对于译者来说,是否能成功有效地进行对白语言转化,保留源语的文化特征、语言风格,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满足译文观众的审美需求等方面都极为重要。

(三)时间局限性

字幕在银幕上停留时间非常短,译文字幕也需要配合电影原画面与人物对白同时出现在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qgrz/108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