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故事

中华民间小故事

| 点击:

【www.xzxrv.com--母爱故事】

民间简短小故事
篇一:中华民间小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在民间故事中的民族精神被世代所传承,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民间简短小故事。

  民间简短小故事1:林冲火烧草料场

  在沧州古城东北角,有一片荒场子,中间有个大土台子。传说这就是林冲火烧草料场的地方。

  当年林冲发配沧州后,州官念他武艺高强,罚他来看守草料场,还让他当了个小头头。

  林冲来沧州后,完全成了一个怪人。有时他整天不吃不喝,对屋空坐;有时疯了似的,拿大枪猛扎粮草垛,一下比一下狠;一下比一下凶,直到精疲力尽。

  他痛恨高俅,思念妻子,心中好不凄凉!据说他原来不会喝酒,来这里后却成了酒家的常客。离草料场不远,有个南墙子村,村里有个酒店,掌柜的姓庞,为人忠厚,他很同情林冲,常拿好话安慰他,一来二去,两人交上了知心朋友。

  林冲在沧州待了半年多,梁山好汉刘唐来过两回,劝他上山聚义。但都弄个凉气攻心。这天刘唐又来了,还是劝。林冲脖一拧,还是那个煮不烂的老理儿,“男子汉大丈夫,生不能尽忠尽孝,死也不能做那些于理不通、于法不容的事!”刘唐冷笑一声道:“林大哥,你好糊涂!现在到了啥时候了,你还抱着葫芦当西瓜!当今天下一抹黑,皇上奸臣连裆裤。要是有理有法,你何苦落到这步田地!”林冲无言答对。刘唐又接着说道:“大哥呀,高俅野猪林里没得下手,草料场里也绝不会让你养大爷,不如早点反了吧!”任刘唐舌头磨起了茧,林冲只是唉声叹气不吐口。刘唐没法,只好气哼哼地走了。

  刘唐走后,林冲心里像长了草,乱糟糟的。他摘下墙上的大酒葫芦,咕嘟嘟倒了一大碗,一扬脖子,倒进了肚子里。他自斟自饮,从太阳压树梢,直喝到参星打横梁,一葫芦酒喝了个底朝天。朦朦胧胧,只听柴门吱扭一声开了,随着一阵冷风,飘进来一个白衣女子。林冲一惊,失声叫道:“这,这不是自家娘子吗?”林冲又惊又喜,拉过娘子,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打量了几个来回。娘子还是那么美,还是那么温存。林冲心里呀,就像打翻了个蜜罐子,嘟嘟地往外冒甜水。娘子挣脱林冲的手,温柔地说道:“夫君,妾有一事要告知于你,望夫君切记心中,不可辜负了奴家一片期望。快拿笔砚来!”林冲拿过笔砚,娘子掏出一条白纱,浓墨饱蘸,写了四句诗:

  夫妻恩爱深,

  君去妾归阴。

  反本心不愿,

  罢奈不由人!

  娘子写完,手捧白纱,泪如泉涌:“夫君,眼下只有这条路了,还望多多保重……”话没说完,只听“轰隆”一声,平地裂开一道缝。娘子一趔趄,“哎呀”一声,陷了进去,只露着个血淋淋的人头。林冲大惊失色,嘴一动,醒了。哦,原来是南柯一梦!林冲越想越觉得得这梦蹊跷。难道娘子真的魂归阴府,托梦于我?愁肠牵动,忧心忡忡,不由得滚下两行泪来。他辗转反侧,琢磨着这四句诗,猛然所悟,大惊道:“娘子害我也!”

  第二天头响,草料场外面来了个邋邋遢遢的老头,颤悠悠挑着一对食盒,边走边吆喝:“大火烧,枣枣梨!”看样子还疯疯癫癫的。林冲想买俩火烧(烧饼)吃。谁知这老头微微笑道:“军爷,不是老汉小瞧你,只怕你买不起呀!我劝你还是吃枣枣梨吧!”林冲一听,好不高兴,说道:“你这人也真怪!你这火烧莫不是金饼银盘吧?快卖几个与我!”这老头哈哈一笑,摆摆手,挑起食盒,颤悠悠地走了。走出几步,又回头看看林冲,亮开了大嗓门:“大火烧,枣枣梨!”

  林冲好不憋气。过晌,枪挑葫芦又去了南墙子酒店。一进门,庞掌柜一把将他拽到里屋。告诉他,头晌来了两个鬼头哈蟆眼的外乡人,打了酒,要了肉,边喝边嘀咕,说什么“高太尉……草料场……火烧……”听着话里有骨头,让林冲多留神。林冲听了,将信将疑。庞掌柜端来酒菜,二人喝起来。林冲心中烦闷,便和庞掌柜说起昨晚那个蹊跷梦来,让庞掌柜给圆圆。庞掌柜一时圆不开,拿笔记下了那四句诗,说等以后圆开了再告诉他。林冲叹口气,又说起头晌买烧饼的窝憋事来……庞掌柜想了想,对林冲说:“这乃不祥之兆啊!那疯癫老头为什么喊‘大火烧’,你买,又不卖,偏让你买‘枣枣梨’?他是说,大火就要烧了,要你早早离开!”林冲听庞掌柜这一说,联想到娘子的托梦,不由得“哦哟”一声,匆匆地赶了回去。

  晚上,林冲和军兵们免不了处处精心提防。一连三天过去了,二十五座粮草垛依旧好好地垛着。这天夜里,刮着呼呼的北风,林冲又守了大半夜。他也实在太累了,叮嘱了守更的军兵几句,便回到自己的草屋歇息去了。刚躺下不大一会儿,突然一声梆子响,窗纸被映得通红。不好,起火了!林冲一骨碌爬起来,抄起了大枪就往外跑,正撞上两个人。林冲大喝一声,一枪捅死了一个,另一个抓了活的。一审问,果然是高俅派来陷害他的。林冲气得钢牙咬碎,又把这人给杀了。他对着大火说道:“高俅啊高俅,你真是往绝路上逼我啊!”说着脚一跺,抄起火把,把还没烧着的粮草垛全给点着了。几个军兵赶来救火,林冲喝道:“谁敢上前,我让他葬身火海!”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整个草料场顿时烧成了一片火海。烧着烧着,突然火海里飞出一只通红的大火鸟,冲着林冲直叫唤:“林冲反,林冲反,反了好去投梁山,杀贪官,报仇冤!”这只鸟直叫到天亮,才向东南飞去。有人看见,这只鸟身上还骑着个白衣女子,据说那就是林娘子。

  民间简短小故事2:柴进造反

  徽宗继了皇位后,宫廷的奢侈生活,使他日益沉醉于酒色之中。

  这年正月十五,京城照例大闹花灯。朝里的四大王爷、二十七国公、九卿十相以及他们贴身家眷,全部被请到宫廷,照例举行一盛宴,然后去观花灯。

  这天,义国公柴进也被接来观灯。尽管赵家的天下是他老祖宗让的,但当今皇帝并不认得他。只是在徽宗继位时,按例赐一道御封圣旨,让他正月十五,来京城看一次花灯。

  这天,柴进和爱妾莫氏坐在离徽宗不远的地方。他们对那种场合看不惯,推脱身子不舒服想早点回去休息。也是该当有事,二人一站起来,莫氏即被徽宗看见,惊得他嘴巴张得拳头大,呆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原来,柴进的爱妾莫氏,虽然出生燕赵山区,却比京都里的嫔妃还要美妙千倍。她素装淡描,穿着得体;十七八岁的年纪,窈窕动人,加上灯火映衬,更增加几分艳色。徽宗皇帝看得入迷,想到自己身为君王,三千美人群里,竟找不到一个赶得上莫氏的,慨叹自己艳福浅。当时就顾不得体面,一定要拉莫氏去陪酒。朝中的文武大臣看了,都捏了一把汗。丞相向徽宗进谏:“万岁爷,她是义国公柴大人的宝眷。他家的老祖宗,曾把位传给太组皇帝,历代御封草木不受侵害,请务必三思。”徽宗哈哈大笑道:“一统江山都让了,一个女子就不肯让,义国公何在?”这时恰好国太赶来,才算压下了这场大祸。

  柴进夫妻观灯回去,越想越怕,越想越生气。二人立即拿定主意,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连夜打点好行李,只等五更动身出城回家。谁知官邸的大门紧紧地锁上了门,推不动、打不开。好不容易找到下人,才知道是皇帝的钦旨。义国公不得出门。他知道事情坏了,便作好了面君的准备。

  莫氏是一个深明大理的女子,酒席间,就看到了事态的严重。她想到自己嫁到柴府之后,说的是妾,贤德的大娘子拿她作亲妹妹相待;义国公与她形影不肯分离。因自己的美貌,给丈夫带来杀身大难,对不起柴家的祖宗,就抱定主张,拼着一死,也要保住丈夫脱离虎口,与家人团聚。她把丈夫挽进卧房,从前三皇、后五帝讲到二十八孝道,将古比今来开导丈夫。她深情地说:“现在只有你先回家,为妾才能平安,如果都在京城,马上就会被昏王杀掉。”柴国公还在犹豫,门官禀告,徽宗亲自来看他们。莫氏不等义国公作出选择,就拉着他,喜颜悦色地迎到大厅上,一口一个万岁,一句一个龙恩,轻盈的步子和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直把徽宗逗得神魂颠倒。她撒娇地倒到徽宗的怀里说:“我和他说过了,我想在京城多玩些日子,叫他今天就回去,把我日常用的东西全搬来。请皇上借给他一匹快马吧!”徽宗皇帝一看巴不得的事情有指望了,满口答应,并叫随从太监解下金牌玉令,交给柴进,柴进临走留下一个随从,说的是侍候夫人,实际上留他探听夫人的消息。他凭着金牌玉令,乘着追风宝马,即刻出了京城。

  徽宗见柴国公已走,就要莫氏随他回宫。莫氏知道,这时丈夫还没走远,得先稳住皇帝,就陪他喝酒,游玩,直到中午,她估计丈夫去远了,就流着眼泪对天讲:“夫君,我没有玷污柴家的门风。”说完,一头撞在宫邸的石柱上,以身殉节了。皇帝这时才醒悟,莫氏用的是一条舍车保帅的计策,马上发牌去追赶柴进。这时,柴国公早就过了三关。

  柴国公日夜不停地逃回家里,听说莫夫人撞墙全节之后,当时就昏了过去。醒过来时,他拿出徽宗皇帝的亲笔御封骂道:“昏君,说的是保我柴家草木受侵害,纸上的墨迹未干,就逼得我夫人撞墙,留它何用?”说完一把将它撕得粉碎。他怕官府加害全家,又一把火烧了庄院,遣散了庄客,携带柴贵重物品,反了朝廷,投奔水泊梁山去了。

  民间简短小故事3:呼延灼是如何被收服的

  梁山后马围困青州后,呼延灼出马迎战。相传,呼延灼不仅双鞭功夫高强,且箭法娴熟,百发百中。头一阵,由“霹雳火”秦明出战。秦明马上功夫在当时梁山来说,是相当不错的了。二人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败。后来秦明显得渐渐有些不支,宋江怕秦明吃亏,令“小温侯”吕方接应。吕方手执方天画戟,打马出阵夹击呼延灼。

  面对二位强手,呼延灼毫不畏惧,手挥双鞭,力敌二将。直看得宋江忍不住暗叹呼延灼英雄了得!心中暗道:“我梁山泊如若得此猛将,再何惧朝延千军万马!”

  宋江正自胡思乱想,阵上已交十余回合,眨眼工夫,也不知呼延灼用的什么招术,只见吕方被一鞭打下马来。

  众将见此,发声喊,蜂拥而上,敌住呼延灼,救了了吕方。呼延灼难敌众将,不再厮杀,得胜回城。

  首战失利。宋江回到营账中闷闷不乐。暗暗想道:“好个厉害的呼延灼啊!凭秦明如此高强的功夫,尚且战不过他,别人,别人……只有林冲了。”就与吴用商议,让戴宗连夜去请林教头和“轰天雷”凌振。此番青州之战,一定要打破城池,活捉呼延灼!

  为防慕容知府派人出城搬取救兵,宋江分拨兵马,把守四门要道,无令不得搦战。

  戴宗走后不久,且说据二龙山的鲁智深、杨志、武松等人,听说宋江发兵攻打青州,好不高兴,急率手下兵马前来助战。

  宋江接入大帐,见平白又添了这许多英雄好汉,自然是喜不自禁。吩咐设宴相请众英雄。

  宴毕,众将再次商议攻打青州之策。宋江将前番攻城,伤了吕方的情形说了一遍,觉得呼延灼是攻取青州之关键,如能拿住他,青州会不攻自破。不过要拿住这员虎将,谈何容易!

  宋江的一番话,早激恼了一位英雄,他就是“青面兽”杨志。只听杨志跺足说道:“宋大哥,你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明日我亲自出马,去会会甚么糊延灼焦延灼!看看他到底有甚鸟功夫!”宋江闻听大喜。

  当天夜里,只见戴宗引着林冲、凌振等一行人来到大营。宋江喜出望外,忙问缘由。原来,宋江走后,晁盖越想越觉得呼延灼非一般战将,他怕宋江不能取胜,特令林冲、凌振等随后赶来助战。

  宋江见林冲等将又到,更是信心倍增,让与杨志、鲁智深等人相见了,便让其歇息,传令三军,明早五更造饭,再战呼延灼。

  再说呼延灼,首战得胜,慕容知府接入城中,摆宴为其庆功。城下一番激战,他在城头上看得一清二楚。心中暗暗庆幸呼延灼来的正是时候。青州有呼延将军在,就能确保万无一失,宋江草寇就是兵马再多,也休想进城半步!遂传令紧闭四门,严加防范。

  第二天一早,宋江兵马卷土重来。呼延灼再次出马迎战。呼延灼因前番得胜,根本不把宋江兵马放在眼里。出言不惭,喝叫宋江速速下马受缚,可免遭一死。

  呼延灼这副趾高气扬的模样,早激恼了青面兽杨志。喝声“呼延小儿,休要逞狂,洒家来也!”拍马挺刀,来斗呼延灼。二马相交,战在了一处。

  二人各显身手。刀来鞭往,如电闪风掣,转眼大战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败。

  阵中林冲,一直在用心观战,见呼延灼鞭法精绝,武艺高强,也是从心里赞吧。他见杨志一时断难取胜,叫声“杨贤弟少歇”,纵马挺矛来战双鞭将。

  宋江一心想收服呼延灼,他怕林冲伤了这员虎将,忍不住放马走出阵来。想适时提醒林冲,却不曾想被呼延灼钻了空子。

  呼延灼和林冲杀在了一起。二人大战十几个回合,呼延灼拍马就走。林冲不知是计,随后赶来。说明迟,那时快,呼延灼退阵时,已摘下了身上弓箭,双鞭腕上一挎,壶中拔出雕翎箭。宋江看得真切,忙喊林冲当心。岂料,呼延灼搭箭并不想射林冲,而是朝宋江射来。他要阵前射死敌首宋江,去建一件盖世奇功!只要宋江一死,梁山兵马群龙无首,必会不战自退。

  再说宋江,由于独自出阵,没有左右保护,再加上根本没有想到呼延灼会来这一手,被呼延灼一箭射中肩膀。宋江“哎呀”一声,倒伏在马上。众将见此,大惊失色,慌忙上前相救。

  呼延灼见偷袭宋江成功,纵马再战林冲。林冲大怒,骂声“无耻小儿!”死命来杀呼延灼。

  城上慕容知府见伤了宋江,好不欢喜。他怕呼延灼有失,急令鸣金收兵。呼延灼也不想再战,拨马回城。林冲等将随后追赶,城上箭弩雨点般射来,众将只好恨恨退去。

  宋江受伤后,被众将救回。随军医官赶紧救治,好在箭矢无毒,宋江性命可无大忧。宋江疼痛难忍,发誓不杀呼延灼,誓不为人!

  攻城两番受阻,还伤了主帅,吴用军师觉得再也不能如此硬拼了,他向宋江建议,可令凌振准备火药,炮攻北门。宋江见此,只好如此了。

  经过两天的准备,一应火药备齐。凌振大显身手,放炮轰击北门。“轰隆隆”一声声炸响,简直比霹雳还厉害。守城的官兵从未见过如此厉害的爆炸物,被炸得鬼哭狼嚎,一个个抱头鼠窜。

  北门很快被拓破。梁山兵马杀入城去。呼延灼纵有通天本事,也敌不住这千军万马!慕容知府被乱军杀死。看看大势已去,呼延灼只好率少数兵马从南门逃出。

  没跑多远,迎面杀来林冲。呼延灼无心恋战,踅身往西逃去。

  这时天已渐黑,呼延灼西行数里,来到白虎山下。这白虎山,原是孔明孔亮占据的山寨。孔明已被捉下山去,孔亮又率兵加入到攻打青州的队伍中,山寨中仅有少数人留守。呼延灼被追得人困马乏,见无处可去,便杀上山去,轻而易举地夺下了白虎山寨。

  再说宋江城中救出了孔明叔侄后,闻听呼延灼已占据白虎山,心中怅然。觉得要拿住这个呼延灼,还要再费番周折。这时孔明告诉宋江,山寨中粮草不多,只要守住下山的路口,呼延灼就是插翅也难以逃脱!宋江传令,围困白虎山,一定要拿住呼延灼!

  再说呼延灼,占据白虎山后,见山寨中粮草不多,很是不安。虽说此处可躲避一时,可这毕竟不是久留之地。再去哪里呢?天下路千万条,他已感到无路可走了。想想自己空有般武艺,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心中好不凄凉!

  宋江大军围住白虎山后,众将官纷纷要求攻打山寨,杀死呼延灼,为宋江报那一箭之仇。

  宋江与吴用商议,觉得呼延灼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擒他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宋江爱惜呼延灼的武功,虽说恨他射伤了自己,但并不主张杀死他,而是主张劝他归顺山寨,日后建功。吴用见宋江不记前仇,自然也愿山寨中再添员虎将,连连赞同。

  当即,宋江差呼延灼的原部将“轰天雷”凌振上山劝降。为表诚心,宋江还给呼延灼亲笔写了信。

  呼延灼见信后,犹豫不决。他担心宋江记恨那么箭之仇,置他于死地,所以不敢贸然应允。提出,如果宋江真心劝降,他可亲自上山面谈。

  凌振回来后,如实相告。宋江闻听呼延灼已有归顺之意,顾不得伤痛,带了吴用,亲自来到山下隘口。诚垦地对呼延灼说道:“宋江久慕将军大名,更慕将军虎威。今特请将军上山聚义,今后若有它心,天诛地灭!”说完,拔出羽箭,折为两段。

  呼延灼见此,感动万分。当即让人捆了双臂,光着脊梁,背着荆杖,来宋江面前负荆请罪。

  宋江大喜。急忙扶起跪地的呼延灼,亲自解去绳索,扔了荆杖,拉着呼延灼的手,回到大营中。

  从此,梁山泊,又增添了一位勇冠三军的虎将。宋江申明大义,不记前仇的海样肚量,一直在梁山泊传为佳话。

  

看了民间简短小故事的人还看了:

中华传统小故事6个
篇二:中华民间小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个文人叫韩文玉,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华传统小故事6个,希望大家喜欢。

  中华传统小故事1

  传说,从前,有个蛮乖的公主,经常背着父母到民间玩耍。有天晚上,她在一个栈房里住下来,半夜的时候,城隍老鬼摸到公主的房里吃掉了公主的心子。第二天早晨,店老板来到公主的房里,见公主硬邦邦地死在铺上。案子报到官府,三个月也没有查出个名堂来。

  有一年恰逢京城考试,远方来了个进京赶考的公于和一个书童到客栈里住宿。这家栈房自从死了那个公主,生意就一天比一天淡泊,特别是公主死的那间屋子更是没哪个敢进去住。挨到的人说,那间屋子里每到半夜红光闪闪,还看到一个小姐的影子在梳头打扮。

  主人看到这远方的客人,心里好生高兴,就把他们安排在那间屋子里。一来欺他们不晓底细,二来也想证实一下那间屋里到底有没有鬼。公子二人不晓得内情,晚饭后早早就关门就寝了。到了半夜,那间屋里突然“哇”的一声响,接着像是有人开门走动。公子从梦中惊醒,一下从铺上坐起来,点亮了油灯。只见铺前跪着一个漂亮的小姐,很伤心地哭着,弄得公子莫名其妙,痴呆呆地看着她。这时小姐伤心地说:“三年前,我背着父母私到民间,晚上就住在这屋里,哪晓得困到半夜的时候,城隍老鬼从窗子钻了进来,把我的心吃了,使我无法还生。没想到今晚上公子引来了书童,我只好借用书童的心子复还正身。哪晓得书童的

  阴魂不放我,还要我还他心子.望公子帮忙,把我引见给父王。说明情由,捉住城隍老鬼,还我心子。那时我再把书童的心子归还于他。”公子见姑娘这样伤心,虽说疼爱书童,但又同情小姐,只好答应下来。

  第二天正逢夏历大年三十,大清早公子带着小姐走路,书童的阴魂也哭着追上来了。公子赶忙上前挡住,劝回栈房,还一再给店老板说要照看好书童,三年后一定把心子送来交还他,使他重返人世。接着,公子又亲手做了一盏红灯挂在店门正中,使四方邪魔不敢入店来欺负书童的阴魂。

  从那以后,人们每逢过年都要在门口挂一盏红灯避克驱邪。这样点年灯习俗就传开了。

  中华传统小故事2

  相传,远古时候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特派灶神菩萨长驻人间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禀。有年夏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萨向玉帝回禀道:“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得是粗茶淡饭。每日辛勤劳动,从不歇息,长此下去,

  我担心庶民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不能生产,必将影响贡献。”玉帝闻奏 即命群臣共商良策、大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给百姓们吃些 人药,叫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自然就会休息。”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师下 照此办理。

  夏历腊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颗颗,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的杀猪、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过了腊月二十四日,疯人药药性大发。人们就东家情人吃饭,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围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来。从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仅光吃好的,而日穿红着绿到处玩耍。有的画着花脸,敲锣打鼓四处游街;有的邀邀约约带着礼品,八方去拜年。

  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萨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们全疯了!光吃光耍,一样活不干,这样下去,如何得了。”玉帝闻奏,十分惊诧,即命群臣再议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疯病,可令药王菩萨设法。”玉帝准奏,即令药王菩萨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日晚,药王菩萨就将百姓的夜餐变成了汤元,里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剂,百姓们吃了,第二天早上疯病全好了,家家照旧男耕女织,恢复了往常的劳动。

  中华传统小故事3

  传说,很早以前,出了一个妖怪,名字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娃儿,晚上就要去糟踏她,糟踏后还要吃了才心甘。老百姓对它很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

  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他喂的那条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带起那条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夕”平时白天不出来,太阳落了坡它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晓得它住在哪儿。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夏历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就找镇上的人们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守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出来了,它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这家一敲,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了。“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它,“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杀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这时“夕”有点斗不过,想逃跑了事,哪晓得后腿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夏历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祛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中华传统小故事4

  相传,古时候有个文人叫韩文玉,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年夏历腊月三十,左邻右舍都欢欢喜喜地过起了年,他却穷得没肉下锅。邻居的娃儿出来耍,手上拿着油腻腻的香鸡腊肉啃;他的娃儿见了,哭着回家向他要肉吃。他的妻子没办法,只好到邻居家借了两坨肉来煮。谁知肉刚下锅,邻居的当家人回了,怕韩家日后还不起,硬叫韩夫人去把肉提回来。韩文玉哄着娃儿,一家人有勉勉强强地过了个素年。

  天快黑了,邻居早已点亮了年灯,全家老小围着火堆,说说笑笑地开始守岁了。而韩文玉这时还在山上砍准备烧火守岁的柴。他妻子缝了一下午破烂,又去房后捡煮饭的柴。一位好心老太婆看见了,对韩夫人说:“我们还有一堆辣椒杆送给你,还可以煮几天饭。”她谢过这位好心的老太婆,就去把辣椒杆背了回来。这时韩文玉也在山上挖了一个大树头捞了回来。

  韩夫人烧辣椒杆煮饭,烟子呛人得很,吃饭后生火守岁,她又用辣椒杆做引火柴。这时正是亥时,天上的凶神奉了玉帝之命去人间降灾,阴司中的无常鬼也奉了阎君之令到人间给人们定生死。凶神出了南天门,刚到凡界,辣椒味呛得他们直打喷嚏,眼泪水长淌,凶神说:“凡人真歪!我还没下去,就整得我够受,要是真下去了,不知我还有没有脚杆回天庭呢!”想到这,吓得躲到天上不敢下来。无常鬼也缩在阴间不敢出来了。

  再说韩文玉挖的那个树头,原来是根万年沉香树,着火燃,香气四溢,直冲天庭。玉帝闻到沉香大喜,赞扬凡人竟烧如此异香敬供,便派善神下凡,减了天下人七分罪,并且遍洒甘露,降福人间。同时派文曲星官下凡,暗助韩文玉考上状元

  第二年,天下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过上了好日子.韩文玉也考上了状元。从此,人们每逢过年守岁,到了亥时,总先要烧一阵辣椒杆,希望能驱逐凶神免灾。然后又烧沉香树头,希望善神降福人间。

  中华传统小故事5

  夏历腊月除夕,人们喜欢贴红对联,放鞭炮,这也有个来历。

  传说,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种非常凶恶的野兽,叫做“年”。每年夏历腊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来大吼大叫,专门吃人和牲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躲避“年”的灾难,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夭杀猪宰羊敬供年,让它胀满肚子,才不伤害人畜。

  有年腊月除夕这天,人们忘了杀猪宰羊来敬“年”,“年”一来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们没法只好关上大门,爬到竹楼上去躲着。“年”从这家走到那家,到处转来转去找东西吃。它见到处空空荡荡的一无所得,不由气得发疯嚎叫。这时,邻近一家的竹楼失火了,火势很大,烧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乱响。“年”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逃回森林去了。

  躲在楼上的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每到腊月除夕这一天,便去砍许多竹子来烧,竹子“劈劈啪啪”一爆响,“年”就被吓跑了。同时,人们还发现“年”拍鲜红的颜色,于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红色,挂在大门的两边,这就是批符。以后发明了鞭炮和纸,鞭炮就代替了爆竹,红对联代替了批符。

  中华传统小故事6

  农历七月七日旧称七夕,也叫乞巧节。相传是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关于乞巧指的是向织女乞取智巧。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已是家喻户晓,由来已久。《诗·小雅·大东》说:“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胶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雏型,这时,织女、牵牛还只是天河二星,并无神的色彩,虽然诗中提到了织女“报章”、牵牛“服箱”,但这也只是就这两颗星的名称生发的联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联想正是后来牛郎织女传说的催发剂。到了汉代,牵牛、织女便由星变成了神,有了鹊桥相会的说法。唐韩鄂《岁华纪丽》引《风俗通》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淮南子》说:“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再看汉末的《古诗十九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文。纤纤摸索手,札札弄机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诗中不仅说出了牛郎与织女相思相恋的夫妻关系,而且织女的神的形象已隐现其中。大概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在汉代就已经基本定型了。

  南朝梁殷芸的〈小说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抒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后遂废织经。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这个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梗概,虽然在文献的记载中出于南北朝时代,但人们有理由认为它是对汉代牛郎织女传说的追述,不然,七夕相会之说就无从说起。

  后来,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民间又被不断地丰富情节、注人民情,于是,这一传说更为故事化了。在民间传说中,织女为天帝之孙、王母娘娘之外孙,织布之暇,常浴于银河。牛郎则为人间一孤儿,备受兄嫂虐待,分家时仅分予一老牛。时天地相去不远,银河与凡间通连。牛郎遵老牛之嘱,去银河窃得织女天衣,织女不能去,遂结为夫妻。经数年,得一儿一女,男耕女织,幸福和美。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怒遣天神捉逮,王母恐天神疏虞,亦亲往。织女被捉,号哭与夫及子女痛别。时老牛垂死,嘱牛郎剖其皮,衣之登天。牛郎如其言,担子女追去,且及,王母拔簪划空,顿成滚滚天河。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只有悲泣。后终感动天帝,许其每年七夕鹊桥相会。

  七夕这一民间节日就源起于这个神话传说,七夕的节日风俗也与这一神话传说有着渊源关系。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篇三:中华民间小故事

中华民间小故事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和《牛郎织女》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一、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

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二、白蛇传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自我介绍。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成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法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白娘子中华民间小故事

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三、牛郎织女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接着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起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现在,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不过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到了天宫,王母娘娘不愿认牛郎这个人间的外孙女婿,不让织女出来见他,而是找来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对牛郎说:“你认吧,认对了就让你

们见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怀中两个孩子却欢蹦乱跳地奔向自己的妈妈,原来,母子之间的血亲是什么也无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没办法了,但她还是不甘心织女再回到人间,于是就下令把织女带走。牛郎急了,牵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道宽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而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再次团聚。相传,那一天的喜鹊会很少,据说,他们都去个牛郎织女搭桥去了。

四、孟姜女哭倒长城

传说很久以前江苏松江府有个孟家庄,孟家庄有一老汉善种葫芦。这一年他种的葫芦长得非常繁盛,其中一棵竟伸到了邻居姜家院里。孟、姜两家非常交好,于是便相约秋后结了葫芦一家一半。到了秋天,果然结了一个大葫芦,孟、姜两家非常高兴,把葫芦摘下来准备分享。忽听葫芦里传出一阵阵小孩的哭声,孟老汉非常奇怪,便用刀把葫芦切开一看,呀!有个小女孩端坐在葫芦中,红红的脸蛋,圆嘟嘟的小嘴,很是惹人喜爱。姜家老婆婆一看,喜欢的不得了,一把抱起来说:“这孩子就给我吧!”可是孟老汉也无儿无女,非要不可,两家争执起来,一时间不可开交。到后来,只好请村里的长者来断。长者说:“你们两家已约定葫芦一家一半,那么这葫芦里的孩子就算你们两家合养吧。”于是小姑娘便成了姜孟两家的掌上明珠,因孟老汉无儿无女,便住在了孟家,取名孟姜女。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孟姜女一天天地长大了,她心灵手巧,聪明伶俐,美丽异常,织起布来比织女,唱起歌来赛黄莺,孟老汉爱如珍宝。 这一天,孟姜女做完针线,到后花园去散心。园中荷花盛开,池水如碧,忽然一对大蝴蝶落在池边的荷叶上,吸引了她的视线,她便轻手轻脚地走过去,用扇一扑,不想用力过猛,扇子一下掉在水中。孟姜女很是气恼,便挽起衣袖,探手去捞,忽听背后有动静,急忙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年轻公子立在树下,满面风尘,精神疲惫。孟姜女急忙找来父母。 孟老汉对年轻人私进后花园,非常生气,问道:“你是什么人,怎么敢私进我的后花园?”年轻人急忙连连请罪,诉说了原委。

原来这个年轻人名叫范喜良,本姑苏人氏,自幼读书,满腹文章。不想秦始皇修筑长城,到处抓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黎民百姓怨声载道。范喜良急忙乔装改扮逃了出来。刚才是因饥渴难耐,故到园中歇息,不想惊动了孟姜女,边说边连连告罪。

孟姜女见范喜良知书秉礼,忠厚老实,便芳心暗许。孟老汉对范喜良也很同情,便留他住了下来,孟姜女向爹爹言明心意,孟老汉非常赞成,便急忙来到前厅,对范喜良道:“你现在到处流落,也无定处,我想招你为婿,你意如何呀?”范喜良急忙离座辞道:“我乃逃亡之人,只怕日后

连累小姐,婚姻之事万不敢想。”无奈孟姜女心意已决,非喜良不嫁,最后范喜良终于答应。孟老汉乐得嘴都合不上了,急忙和姜家商议挑选吉日,给他们完婚。

偏巧孟家庄有一无赖,平时垂姜女美色,多次上门求亲,孟老汉坚辞不允,他便怀恨在心, 伺机报复。如今听说了范喜良之事,便偷偷地到官府去告了密,带着官兵来抓人。

这时孟家还蒙在鼓里呢,他们刚刚新婚三天,都仍沉浸在喜悦之中,忽然哗啦啦一声,大门被撞开了,一群官兵冲进来,不由分说,把范喜良绳捆索绑就要带走,孟姜女急忙扑上去,被官兵一把推开,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夫君被带走了。

自此孟姜女日夜思君,茶不思,饭不想,忧伤不已。转眼冬天来了,大雪纷纷,姜女想丈夫修长城,天寒地冻,无衣御寒,便日夜赶着缝制棉衣,边做边唱起了自编的小曲:“月儿弯弯分外明,孟姜女丈夫筑长城,哪怕万里迢迢路,送御寒衣是浓情。”

一夜之间,做好棉衣,孟姜女千里迢迢,踏上路程。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知饥渴,不知劳累,昼夜不停地往前赶,这一日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

可长城下民夫数以万计,到哪里去找呢?她逢人便打听,好心的民夫告诉她,范喜良早就劳累致死,被埋在长城里筑墙了。孟姜女一听,心如刀绞,便求好心的民工引路来到了范喜良被埋葬的长城下。坐在城下,孟姜女悲愤交加:想自己千里寻夫送寒衣,尽历千难万险,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痛断柔肠。愈想愈悲,便向着长城昼夜痛哭,不饮不食,如啼血杜鹃,望月子规。这一哭感天动地,白云为之停步,百鸟为之噤声。直哭了七天七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山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崩倒了八百里,露出范喜良的尸骨。

长城倾倒八百里,早惊动了官兵,官兵上报秦始皇。秦始皇悖然大怒,下令把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grgs/80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