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 2012世界末日影评3篇

| 点击:

【www.xzxrv.com--影评】

2012 The End Of The World(2012世界末日电影影评)
篇一: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 2012世界末日影评3篇

2012 The End Of The World

Do you think those people would behave so selflessly knowing that their own lives are at stake ?

Several days age , I saw a film named 2012 The End Of The World . It is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of Mayan which said the end of time to occur on the 21st December of 2012 due to the suns destructive forces .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ilm , the scientist named Amanda was asked the biggest solar eruption in human history , causing the highest neutrino count we’ve ever recorded .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the neutrinos are causing a physical reaction . It looks like the neutrinos coming from the sun have mutated into a new kind of nuclear particle . they are heating up the earth’s core and suddenly act like microwaves . It meant that the catastrophe began . Facing it , different people act differently . Some people such as Amanda think people have the right to fight for their lives , best way they can . He want to save people as many as possible . However , some people said just to tell everyone they are doomed . What make me feeling very tough is a father give up his own life in order to safe his sons . I think although a person is very selfish , he will be selfless to his family .

At the end of the film , the hero save every people who in the space in spite of the generous .I think it showing the humanity . After seeing it , I believe that there are someone who is very selfless in our world .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
篇二: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 2012世界末日影评3篇

《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

——沈煊

在热闹非凡的春节里,我观看了《2012,世界末日》这部影片,影片主要讲述了凯特一家在美国度假的时候听说科学家预言的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于是便准备逃离。这时有一个叫查理的人对他们说美国制造了一架可以飞往中国的飞船,于是凯特一家找到了地图并找了一架飞机飞到了制造飞船的地方,搭上了飞往中国的飞船。倾刻间美国等地在山崩地裂间成了一片废墟,最终被海啸淹没在大自然中,在海啸即将到达中国的时候,中国制造了诺亚方舟来抵抗海啸。由于凯特一家的偷偷潜入导致诺亚方舟进水,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凯特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挽救了诺亚方舟,最终聪明的人类战胜了即将毁灭的地球。

可是为什么会有《世界末日》这部恐怖电影呢?我想原因就是因为人们不爱护地球,不爱护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随意破坏大自然所造成的最终恶果。

现在,大量的汽车烧的都是地球的肉——油,使世界整天为了油而发生大战,导致地球乌烟瘴气,得不到安宁;人们不注意节约用水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全世界各地缺水,干旱极为严重,很多地方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得到保障;工厂为了自己的经济效益大量排放污水,让许多水生动物要么死掉、要么无家可归、要么妻离子散,使得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溪河流最终演变成了臭气熏天的臭水沟,大量农田被金属严重污染,“四大公害”成天围绕臭水沟,天然垃圾场欢天喜地,

乐不可支。“四大公害”是人类的天敌,而现在人类却成了地球的天敌。

在自然条件逐渐恶化、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的今天人们已经感受到地球在生气了,所以人们开始有意识保护环境了,河流经过治理整治不再臭不可闻了,许多河流里面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工厂再也不能随意向河流里面倾倒污水而是统一汇入地下通道;政府也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车辆上路行驶;大片地区开始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了……因为人类知道如果再不开始拯救地球,保护地球,2012真的离全人类不远了,“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所以,我们人类啊一定要珍惜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不再破坏生态平衡,争取让我们的世界早日变得水更清,树更绿,山更美,土壤更肥沃。

2012电影影评
篇三: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 2012世界末日影评3篇

篇一:2012电影观后感

2012电影观后感

篇一:2012电影>观后感

2012这部电影是一部很典型的美国大片,反映空前灾难的电影,让人们看过以后,有很多感触。这部电影我非常喜欢,不仅让我了解到海啸的疯狂,地震的危险,灾难的残酷,灾难的来临是人们无法抗拒的,我知道了生命是自己争取的,走对一步就可以活下来,走错一步后悔一生。

海啸扑面而来,在睡梦中的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已不在人世,失去生命。地震会让坚固的房子倒下,再好的车子一转眼已经没有,火山爆发有一个个小火球射打在大地上,在这时钱已无用,生命可贵。

在电影里男主人公是杰克逊,很勇敢,在大家准备关方舟的大门时,有一个东西被卡在了门边,如果门关不上,就无法开启防预措施,这样的话,人们就全部没有希望,但杰克逊为了大家能活下来,冒险去了方舟门边,查看出了问题,发现有一块黄色铁卡在门上,杰克逊使劲往外拨,在这时方舟已经靠近冰川,如果在这时再关不上方舟的门,大家都会没有活不来的希望,时间紧迫,经过努力,杰克逊终于拿掉了这个黄色的铁块,大家得救了!美国总统不上方舟,他愿意和人们一起离去,等待着地震、海啸的来临!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有些灾难是我们人类无法避免的,但是只要有智慧,团结不懈地共同努力,就会有奇迹发生,光明就会来临!

篇二:2012电影观后感

前几天与老公一起去看了部美国灾难大片《2012》,故事其实很简单,说得是玛雅预言家早就预言到到2012年就是世界末日,唯一的逃生办法是通过“诺亚方舟”。

贯穿这部影片主题有三个方面:

一、地球真的已经不堪重负了,地球的生命并不是无极限的,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维护,爱护和保护。

二、影片把人性的光辉发挥到极致,当各国首脑去中国乘诺亚方舟逃生时,美国总统选择与他们的国民在一起,不管这部影片是否美化成分,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这是我们社会所需要提倡的,也是人类所追求的。

三、告诉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地珍惜生活给与的一切,要懂得谦让,包容和感恩。如《泰坦尼克号》jack所说“enjoyeveryday”!

当然,电影的制作上也是非常精彩,山崩地裂的特技场面让你过目后永远难忘。无论是地震、海啸、还是火山爆发,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既渺小又伟大。渺小是因为在灾难面前显得无能为力,绝望无助。伟大是在灾难发生时所展现的人性的光芒。从精神到体能上无私的救助,无论是豪华游轮上的侍者,逃难中的作家、医生、科学家、总统、还是诺亚方舟上船长??,都让我震撼不已。

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看看现在的社会百态,虽然人富了,精神却一贫如洗。madeinchina都上好莱坞美国灾难大片了但社会的道德观相比以前却是一泻千里。前几天从网络上看到有人把志愿者在去年为救助四川大地震而捐献的血浆,用来浇自己种的兰花,并为此在网络上发帖子来炫耀。真让我震惊不已,真是无知者无畏呀,请不要玷污了兰花的高贵之身。身边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国人真的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德行。温故而知新,多读古圣人之书,谨记前人之德训。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典故

篇三:2012电影观后感

本应在首映那天就看的“2012”,因为我一直认为是一部无聊的科幻,只会让人恐慌的悲观

闹剧,所以才会在上映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的今天和好朋友在家看了这部电影的影碟片。出乎意料电影本身带给我的感触,却与最初的想象大相径庭!

电影结束已近2小时了,但在我内心深处的呐喊却似乎从未停过??

合上双眼,整理思绪2012的故事情节在脑海里渐次清晰那些壮观的场面并未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反之,真正震颤我的是“人”与“情”。

其实,这无非又是一部让人懂得珍惜的电影在地震、火山、海啸、冰山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在面临生死关头的瞬间,人性的善恶斗争善良的觉醒真情的流露,无不让人为之动容又倍感>温暖。2012世界末日影评3篇

我不知道,颐莲官网自然堂专卖店看过这部电影之后的朋友会不会和我一样,一直在想这样的问题。假如,2012真的会发生这一切,2012的12月地球真的即将毁灭,那在最后的这段日子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我的答案其实也是这2个小时以来,内心一直在呐喊着的??

假如2012是真的,我要在我有限的生命里善待所有,微笑的面对一切,哪怕是那些伤害过我的人和事儿在死亡面前,这些都已微不足道假如2012是真的,我会对每一个曾经关心帮助过我,而我却不以为意的那些人道一声“谢谢”!谢谢你们曾经在我的人生经历中,给过我温暖。假如2012是真的,我要对我每个阶段的朋友,问一声好!在最后的有限时间里我们曾经的快与不快,已经无足轻重,彼此会心地相视,也许会发现,留存于我们心中的,总是那些美好的画面。假如2012是真的,我不会再与爸爸妈妈斗气、顶嘴我不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想到要与亲人说声对不起,也许那样的机会都不会再有只能仰天长叹着遗憾迟了。假如2012是真的,我想要在那之前放弃所有浮华,与爱我并我爱的人尽早成家生子。在生死的最后一刻有人惦念把生的权利留给儿女,哪怕要一起相拥着面对死亡也不要>孤独绝望的一个人走向黑暗,不论在哪里只要在一起便是“家”。假如2012是真的,其实我们最该考虑的是否是怎么样会让它来的迟一些,再迟一些假如2012是真的你想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做些什么?篇二:《2012》电影影评

2012电影经典对白

凯文与艾默里奇

凯文:“我和你妈妈这辈子活的十分精彩,最令我们骄傲的是拥有一个出色的儿子,你不必为我担心,创世纪号是艘很大的轮船,艾默里奇,我爱你”

艾默里奇:“父亲,我爱你”

美国总统与女儿劳拉的电话,此时总统已经选择留在白宫等待死亡

总统:“如果我告诉你我不上飞机,你肯定也不会去的,人们有知情权,至少在最后的时候,家人可以互相告别,至少母亲可以安抚自己的孩子,至少父亲可以祈求女儿的原谅。” 劳拉早已泣不成声。

在诺亚方舟上

艾默里奇一段话请求打开诺亚船门让外面的人能够进来:“人类建设的是文明,你们能眼睁睁的看着外面的人全部死掉吗?那样是不文明的是没有人性的,有个人(我估计是美国的 最后一任总统)曾经说过:“如果不能为他人的权益做斗争的话,那就不是所谓的人性。” 戈登对主角说:“你应该觉得,幸福你有一个很好的家庭,我一只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在戈登被齿轮碾死的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了。he is a good man

还有些对白我记不灵清了„„如果想起来我在写进去,看过的同学们也可以跟帖补充„„ 最感人的场景

俄罗斯的那个飞行员,驾着飞机让别人先离开,可以说俄罗斯人不亏是天生的战士,这点我很敬佩他。

印度那个天文科学家,也就是第一个太阳活动异常,提醒各国政府地球即将毁灭的人,与他

的家人一起在潘xx高原一同葬身在海啸下。我至今忘不了,他看自己孩子的眼神,那是一种伟大的父爱。

尤里一个超级势力的商人,在最后一刻将自己的孩子丢上方舟,而自己却跌入深谷。 那个向全世界发广播的电台主持人,在葬身在火上爆发的那一刻还向世界的人们警告,或许很多人认为他疯了,但我并不这么认为。他内心早已放弃逃走的可能,在山顶高呼你们要记住我的名字是我第一个告诉你们世界末日的,也许他想已这种方式继续活下去吧。 电影中也有很多幽默的元素,也许是为了缓解人们的压抑吧。

好了评论暂时就这么多,面对2012年,如果真的世界末日了,你该怎么办?或许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人性了,离2012年12月22日也就3年零1个月了,好好的珍惜自己的家人,无论是不是世界末日,也无论明天会怎么样,人类本是亲兄弟,我们需要的是团结有爱,珍惜彼此,珍惜生命

唯有我们能够拯救自己2012世界末日影评3篇

走出影院,冬季夜晚的凉风吹在脸上,猛然间感到了脸上的热度。影院空调的功能良好,而我血液比往日快速的多的流动,更是身体热量增加的原因。这热度,就来自刚刚看完的美国大片《2012》。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我的呼吸几乎一直在绷紧。但我的心也一直在激动中感动。

对美国,不是很有好感,因为自己的父辈曾经与美国人在朝鲜战场血肉相拼,无数中国军人在那场战争中流血,牺牲。也因为从自己青春时期起,就见过太多美国对中国的羞辱。 但这不代表自己对美国的一切都拒绝,如果是美国的优秀的一面。

2012》,就是这样一部可以代表美国优秀一面的电影。

影片是灾难片,这是美国人早就拍的烂熟的一种电影,我也看过别的美国灾难大片。但这部片子,确实从内心深处打动了我。这部片子,几乎集中了灾难片的所有元素,特大地震,超级火山,超级海啸,毁灭整个人类的大洪水,陆地的下沉与崛起,地球磁场的倒转,城市的毁灭,无助的人群,可能是我见闻有限,反正能把这么多灾难元素集中中在一起的灾难大片,记忆中好像没有,大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电影《日本沉没》,灾难元素的集中度稍可与《2012》相提并论,但也远远不及,场面与特效更不能同日而语。看这部影片,你很少能有平静观看的时候,眼睛里随时都是惊天大灾难,所有的思维都在随着影片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命运在转动。

但这些,只是让我激动的理由,而不是让我感动的理由

我的感动,来自于片中的那种人性的光辉。人性,这个词用于评论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了泛滥,但我还是要说,这部片子,最让我感动的,是人性。这种人性,是博大宽广,是勇于付出,是为了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狭隘自我,不是自私自利,不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2012》里,我可以看到人类生命和人类文明的脆弱,那么健美的身躯,那么精美的建筑,那么温情的感情,在大自然狂暴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在地震、火山、海啸、超级洪灾面前,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我也看见,无论是在什么样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或者说作为人类代表的影片主人公一家,还有那些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的人,都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人类的尊严。美国总统在灾难注定来临的时刻,选择留在美国与自己的人民在一起直到最后时刻,“船长不愿丢下正在沉没的船,这是他高贵的选择”,影片中那位美国官员对总统的评价,我完全赞成。在超级洪水袭来的最后时刻,那些掌握着方舟外几万人命运的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领导人们,在瑞得里安博士“我们都是人类的一份子,人类的文明就在与互相帮助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果我们今天放弃他们,那么即使我们生存下来,我们怎么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又怎么去面对他们的孩子”的激切演说下,一致同意打开方舟大门,无数人欢呼着冲进方舟。那一刻,不管是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政治

立场,我想,都会在心中刻下一丝温馨。

而那些普通人,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出的奋斗和努力,更值得我们投以尊敬的目光。男主角杰克,为了让自己的一家人得到进入方舟的船票,驾着车疯狂地跑,从黄石国家公园跑到了拉斯维加斯的机场,在漫天黄石公园火山爆发的巨大烟火中找到沉迷于要和地球共存亡并且快死了都不忘记自己是第一个宣布地球完蛋的那个疯狂家伙,又在陷入巨大的裂缝后爬出来追上正在起飞的飞机,经过了飞机原本说要在中国南海迫降最后却在中国西藏降落的戏剧性经历,终于在那位好心的中国方舟工作人员天庆的帮助下全家进入了方舟。当杰克在影片最后,终于解除了方舟尾部的机械故障使得方舟顺利开动,一家人悲喜交集拥抱在一起的一刻,我想,作为平凡人的杰克,在这样的巨大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同样巨大的勇气,应该说不上是为了什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即使他的做法恰好做到了这点)。他和瑞得里安博士不同,博士确实是一个全人类共同利益至上的理想主义人物,而杰克,在寻常时期在一个为生活而奔波的小人物,在危险来临时,他的无比勇敢和智慧,都只是为了自己的亲人。但谁能说,即使只是为了自己的亲人,他的这一切举动就不值得我们感动,并且值得我们向他致敬呢?又有谁能说,他的一切举动,不是博大宽广、勇于付出和为了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光辉人性呢?

我喜欢杰克,理解杰克,因为我是一个和他一样的父亲,一个和他一样有着自己孩子的父亲。当儿子要和他一起去排除方舟尾部故障时,他不准儿子和自己同去;而当儿子悄悄跟来被他发现后,他所做的是更加努力的做自己的事情,因为他知道,要让儿子活下来,他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排除故障,否则,他活不成,儿子也活不成。可以让自己去死,但绝对不能让孩子去死。因为,他是孩子,而自己是父亲。这一幕,也出现在俄罗斯人尤里的身上。尤里是商人,浑身充满着铜臭味。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不乏令人佩服之处。尤其是那种临危不乱的风度,颇有“带头大哥”的气质。飞机迫降西藏,几个人为了是否等待飞行员米沙而在豪华车里争执不休,眼看着再不将车开出飞机大家全得完蛋,尤里一声大吼“闭嘴”,压住所有人,随后大家将车开出迫降中的飞机,结果虽然飞行员萨沙遇难,但绝大多数人的命却保住。从事态发展的结果看,尤里的做法虽然对萨沙不公,但却是正确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尤里的当机立断无可指责。在方舟大门即将关闭,几万人将被抛弃的一刹那,看着两个哭泣的孩子,尤里大吼一声“跟我来”,带头冲击方舟。当方舟大门打开后,尤里不是自己先进方舟,而是拼命的先把两个孩子送了进去,最关键的时刻,眼看大门即将关上,而自己还有一个孩子却爬不上门,尤里做出了最后的选择:他用尽全力,举着孩子的脚奋力往前跳跃,孩子的手终于抓住了方舟的门板,而尤里的的跳跃之后,脚下就是无边的悬崖。。。。

还有那位飞行员萨沙,一个英俊硬朗的俄罗斯男人。在飞机迫降的最后时刻,他拒绝了别人要他一起撤离的劝告:“我必须等飞机上所有的人都下了飞机再走”!“那你呢”?“我没事”!他几乎是吼着说出了这句话,他也果真做到了。当所有人都撤离飞机后,他驾驶着的飞机,没能停住,滑下了悬崖。。。。飞机上,有将他的爱人夺去的尤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救了飞机上所有的人,包括他的情敌。萨沙,一个俄罗斯男人,真正的男人!当生命即将结束的最后时刻,他的嘴角,应该是带着一丝微笑吧----自己的爱人吧,还活着。。。。。。 在杰克排除故障,和儿子紧紧拥抱在一起的那一刻,在尤里奋力一跃,将儿子送上方舟的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想到了在自己双脚骨折的那一天,女儿把自己最喜欢吃的零食带到医院,还给我带来了《读者》,说,爸爸最喜欢看这本杂志;想到了在自己卧床不起的那几个月,女儿每天早上起来给自己煮好面条端到床头;想到了因为受伤后脚冷,女儿端着对她来说太重的一盆热水给我烫脚的一幕幕。。。。。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坏力前,我们都是无力的,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天性中光辉灿烂的人性,是为了亲人和朋友

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切,我们也才能够拯救自己,我们也才能够拯救人类和文明。

珍惜

——《2012》影评、观后感

看完电影,我血液流动比往日快,这也正是身体热量增加的原因。而这热度就来自轰动世界的美国大片《2012》。在近三小时的时间里,我的呼吸几乎一直在绷紧。但,我的心也一直在激动中感动、感悟。

这是一部灾难片,在《2012》里,我看到人类生命与文明的脆弱,那么强健的身躯,那么精美的建筑,那么温馨的感情,在大自然狂暴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几秒钟,或是几分钟,在地震、火山、海啸面前,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是,我也看见,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或者说作为人类代表的影片中主人公的一家,还有那些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的人,都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人类的尊严。我喜欢“杰克”,在寻常时期在一个为生活而奔波的小人物,在危险来临时,他的无比勇敢和智慧,都只是为了自己的亲人。但,谁能说,即使只是为了自己的亲人,他的这一切举动就不值得我们感动,并且值得向他致敬呢?又有谁能说,他的一切举动,不是博大宽广、勇于付出和为了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光辉人性呢?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珍惜吧,珍惜现在的幸福,点点滴滴„ „

2012世界末日影评3篇
篇四:2012世界末日观后感 2012世界末日影评3篇

  2012世界末日影评1

  印度物理学家,艾德里安的好朋友,找遍了全印度才发现了曾是世界最深的铜矿,位于地下11000英尺处。他在此发现了太阳活动的异常,地心开始发热的征兆。为此他通知了艾德里安,得知此消息的艾德里安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马赶回去通知政府当局。政府得知消息开始着手安排一些末日事宜,并全力封杀消息。于此同时以写科幻小说谋生的杰克逊在带孩子们到黄石公园渡周末时发生一连串怪事,他发现他以前和妻子定情的湖泊已经干涸,美国陆军封锁了这个国家公园。而且遇到了神经兮兮的查理,查理告诉他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伴随着火山爆发,强烈地震以及海啸。杰克逊带领自己的家人驾驶一架临时租来的飞机冲出被死神阴霾瞬间笼罩的城市上空,开始寻找查理口中各国政府正在联合秘密制造的方舟。最后他赶到了方舟所在的地点---中国西藏。三艘方舟可供使用,在紧要关头,人性发挥了伟大光芒,各国元首都同意开门让人民进来躲避遭难。最后的最后,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劫后余生的人们登上甲板,看到了第一个晴天。

  以上是我个人总结的故事情节。当然,作为一部科幻灾难片,里面理所当然的需要运用一些科学地理知识。起初,艾德里安去找他的好朋友并且下到地下铜矿后所产生的一段谈话中,里面涉及了诸多知识。1、他们工作的地下11000英尺处,有时温度会高达120摄氏度。2、地下3.3公里处,正常温度应该是小于49摄氏度的。3、太阳爆发,按常理,中微子数量将翻一倍。4、中微子极少聚集,带有电荷,可以穿透任何物质。5、黄石公园海拔847米,是最高火山口。然后,当主人公杰克逊在黄石公园遇到疯子查理时,他们的谈话中也涉及了一些知识。1、太阳系行星每64万年将会排成一条直线,这会带来巨大灾难,上一次就是恐龙灭绝的时候。2、此时,太阳将会释放出大量射线,其实就是中微子,他们将会造成地心融化,这样地壳才能漂移。3、“地壳重置”由1958年查尔斯提出,爱因斯坦也没有反对。最后,在遭难发生时,也出现了涉及相关科学知识的场景。1、全球通讯瘫痪,这个据我所知,太阳黑子会影响通讯的,这一现象是十分正确的。2、在开阔的海平面,海啸的能量被压扁,形成很长但很浅(小于1米高)的浪,船航行时根本不会注意到。海啸能“破坏”船只的唯一可能是波及到浅水区或沙岸,而船平时也会避开这些区域。--而艾德里安的父亲的船已经航行到日本沿海,近海区域是会受到海啸影响,入港船只会直接掀上岸去,这一情节符合常理。 3、灾难进行时,地球上所有的通讯都已停止。但后来,印度科学家却能打电话告诉艾德里安海啸。当然,他们可能会使用卫星电话。考虑到他们的身份,这也是是完全可能的。

  当然,作为一部电影,他的主攻毕竟不是科学知识,所以里面存在一些偏离事实情况的剧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中有几处错误,大概可以看出的。1、当主人公杰克逊去黄石公园寻找疯子找到地图后,坐上戈登驾驶的飞机逃离火山喷发现场的这一情况是不可能的。飞机无法在充满火山灰的环境下正常行驶,因为火山灰将导致发动机熄火。2、主人公带领孩子去黄石公园找回忆时,他们晚上露宿在公园里。在黄石的帐篷里,孩子们穿着无袖衬衣和短裤。然而即使在夏天,黄石的夜间气温也会急剧下降,孩子们将会处于低温的危险中。3、最后的最后,一切结束时,天空晴朗,阳光明媚,并且气温相对温暖。然而,仅仅黄石的大爆发就足以令整个世界进入核冬天。2012世界末日影评3篇

  总结这部电影,它不仅让我了解到了一些科学地理知识,虽然也有一些不合理的事实,但是抛开这些,它还是让我看见了人性的光辉。我不知道,到了世界末日的时候,我会是什么心情。也许像疯子一样兴奋,乐于见证这一刻的毁灭;也许像主人公杰克逊一样聪明,努力寻找生机;也许像印度科学家一样平静,拥抱妻子和孩子度过最后一秒;也许像萨沙和萨满主持一样坚持,忠于自己的职责;也许我也只是和普通人一样无知,就像哈里一直没有原谅的儿子一家,在什么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就那样死去了······我个人是十分支持美国总统和意大利总统的做法的,在最后一刻,政府不应该在隐瞒事实了,人们有权知道真相。这样我们才可以互相道别,母亲可以安慰孩子,父亲可以祈求孩子的原谅。

  我不知道是否会有末日,但是我希望人人都可以珍惜此刻,不要等到一切都太迟的时候才去悔恨。活在当下,珍惜此刻才是。

  2012世界末日影评2

  在今年的内地电影市场里,一部名为《海云台》的韩国灾难片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虽然没有《变形金刚》和《特种部队》那样激烈的科幻战争场面,但《海云台》对席卷全城的海啸灾难的描绘栩栩如生,令在影院中观赏此片的观众们无不身临其境,大呼过瘾。

  而在下个月,好莱坞重金打造的灾难巨制《2012》也要登陆大银幕,看来,新一轮的银幕灾难热潮已经蓄势待发。纵观世界电影史,灾难电影早已是一种观众们喜闻乐见的类型片样式,本文就将带您简单领略好莱坞灾难电影中最常使用的七种创作武器。

  从人类开始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关于天外来客的种种幻想就已经在人性中流淌。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外太空从神灵的居所逐渐让位于地外智慧生命的摇篮。而在冷战年代里,外星人大多被妖魔化为残酷无情的占领者,1996年的《独立日》正是这一思维定势的集中爆发。

  在《独立日》里,盘旋在世界各大城市上空的巨型飞碟不啻于一柄柄冷战思维下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使无数普通民众的生命陷于极端危险的境地。而美国人的救世主心态也在此片中暴露无疑:虽然白宫在外星人的光束中顷刻间灰飞烟灭,但这种灾难奇观无非是好莱坞影人们为最后高潮所铺垫的障眼法,很快,神秘的“51区”就给美国军方提供了地球人都不知道的超尖端科技。于是,观众们又一次在银幕上看到了熟悉的美利坚英雄的奋起反抗:在让我们略嫌审美疲劳的慢镜头渲染下,美国总统慷慨激昂的发表了一番独立日演说,然后,威尔·史密斯莫名其妙的成了全世界的救世主,他如入无人之境般潜入了外星人的母舰,然后凭借电脑病毒帮助全人类打赢了这场看似不可能的战争。此时,特效造成的感官刺激已经让观众们原谅了剧情的Bug——看来从若干光年以外长途跋涉而来的外星人,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还比不上一个地球黑客。

  好莱坞灾难片七种武器No.1:外星人

  20世纪末,源自基督教信仰的末日恐惧开始弥漫开来,再辅以以讹传讹的诺查·丹玛斯预言,一大批好莱坞电影正是应合了这一观影心理应运而生,其中1998年的《世界末日》凭借大明星+大特技在全球电影市场攻城略地,取得了令人啧舌的票房佳绩。

  与《独立日》一样,《世界末日》的灾难恐惧源也来自外太空,不过这一次不是外星人而是小行星。片中耸人听闻的虚构了一颗与德克萨斯州相同大小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日夜兼程正向地球呼啸而来,按照预定轨道,即将与地球发生碰撞,而碰撞后的结果则是人类遭受与恐龙一样的命运。按照好莱坞商业大片的经典模式,大难临头时,总有美利坚银幕英雄挺身而出,这一次,拯救全人类的壮举落到了几个石油钻井工人身上。他们被紧急召集起来,经过特训后进入太空,在小行星上钻孔置入核弹,然后将之引爆。好莱坞明星布鲁斯·威利斯此次演绎了一个悲情角色,为了拯救地球,他英勇的献出了生命。当然,《世界末日》的细节也是经不起推敲的,事实上,在真空中声音根本无法传播,但我们并没有看到一部无声片。

  好莱坞灾难片七种武器No.2:小行星

  新千禧年已经来临,恐怖的大王并未从天而降。于是,来自外太空的恐惧暂时偃旗息鼓。不过灾难的发生原因总是多元的,归根结底它来自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担忧和对科技理性的反思:一方面,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便利;另一方面,如果片面的追寻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失却了整体和谐的科学发展观,人类一定会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哥斯拉”是世界电影史上被搬上大银幕次数最多的怪兽,它源自古老的日本民间传说,不过最终也被好莱坞收归麾下。在1998年的《哥斯拉》中,这个长得跟霸王龙如出一辙的大蜥蜴光临了纽约城,而且在曼哈顿的钢筋水泥森林里来回穿梭,军队的飞机枪炮都奈何它不得。更有甚者,哥斯拉还拥有超过一般动物水平的智慧,从而使得歼灭它的任务变得异常艰难。不过,随着影片的推进,观众们逐渐得知:哥斯拉乃是由于人类核试验而产生的变异怪兽,究其根本,也是人类滥用核技术所造成的恶果之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哥斯拉无非是人类核武器改头换面后的银幕恐怖表现而已。

  《哥斯拉》采取了双线索叙事的模式,当美国各军种通力合作围歼巨大的哥斯拉母兽之后,一小队记者发现了哥斯拉产下后代的巢穴。此时,小哥斯拉与片中人物的追逐厮杀显然照搬了《侏罗纪公园》里的桥段,直到最后一刻,呼啸而来的美国轰炸机才彻底毁灭了这个恐怖的巢穴。但是,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却提醒观众们:还有一颗哥斯拉卵完好无损,这似乎也预示着人类核技术的梦魇仍未完全消除。

  好莱坞灾难片七种武器No.3:怪兽

  从1962年《寂静的春天》发表开始,环境保护逐渐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社会意识。而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与日俱增,日益严峻的环保现状也成为好莱坞影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之一,2004年的《后天》就是这一灵感的集中体现。在《后天》中,一意孤行的美国副总统不听劝告,在席卷全美的气候突变来临时束手无策。为了突出环保灾难的触目惊心,《后天》耗费巨资营造了纽约城被冰天雪地覆盖的视觉奇观。作为美国精神象征的自由女神像被皑皑白雪掩埋,只露出一只高擎着火炬的孤单臂膀。

  当环境被破坏后,没有赢家。即使是心高气傲的美国人,在《后天》中的冰川时代来临时,也只能流亡到墨西哥。对美国而言,这不啻一场末世灾难:最后,逃离到墨西哥的美国人全都住进了难民营,继任总统的原副总统则在流亡的帐篷中痛改前非。

  值得一提的是,《后天》的导演便是打造了《独立日》《哥斯拉》和《2012》的好莱坞“末日导演”罗兰德·埃默里克,而影片先进的电脑特效也震撼了全球观众,以至于韩国影人制作《海云台》时还特意请来了《后天》的特效团队火线加盟。

  好莱坞灾难片七种武器No.4:环保

  在面对灾难时,丧失了理性精神的人们是绝对无法取得胜利的。所以,在好莱坞的电影中,每当有灾难来临时,常常有正义感十足的科学家们挺身而出,高扬理性精神,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畏强权,最终才能救世人于危难之中。

  病毒,这一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种类一直与人类相依相伴,尽管老大不情愿,但人类还是得接受与病毒共存这一事实。当然,对病毒肆虐的恐惧也是全人类普遍的恐惧心理之一。1995年的《恐怖地带》便是一部拿着病毒大做文章的灾难电影。片中展现了一只从扎伊尔抓来的小猴子来到旧金山的小镇上,但它身上却携带着致命的病毒。经过几次与人类的接触后,这种病毒迅速在小镇蔓延,以至于美国政府不得不封锁了整个小镇。在小镇居民面临灭顶之灾时,好莱坞老戏骨达斯汀·霍夫曼扮演的军医山姆成了新的救世主,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现病毒肆虐的秘密:原来这是一种美国军方秘密研制的生物武器,不过经过猴子的携带,已然发生了变异,原有的救命血清已经不能发挥作用了。

  此时有居民不顾政府的禁令,硬闯封锁线,结果一命呜呼。为防止病毒扩散,美国政府悍然决定用燃烧弹将整个小镇从地图上抹去。眼看情况危急,山姆不顾个人安危,持枪闯入电视台公布了事情真相,并找到了解毒血清,完成了最后一分钟营救。

  好莱坞灾难片七种武器No.5:病毒

  西方有句谚语“天气总是中立的”,但在1996年的好莱坞影片《龙卷风》中,这句话显然是个讽刺。为了对抗恶劣天气所造成的灾难,《龙卷风》塑造了一组不畏艰险的坚毅科学家形象。为了搜集到龙卷风的一手数据,海伦·亨特扮演的女科学家乔·哈汀带着自己的车队追逐着无比危险的龙卷风。与此同时,另一组居心叵测、盗取她科研成果的科学盗贼也在紧追不舍,于是,理性与良知在龙卷风的滚滚风潮中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龙卷风》用出色的特效打造了难得一见的灾难场景:当主人公在一望无际的向日葵地里拼命奔跑时,身后的龙卷风如同一架巨型的吸尘器把大树、房屋、汽车统统吸上天,就连奶牛在空中盘旋哀嚎,带给观众们身临其境的独特感受。

  多行不义必自毙,一心独霸科研成果的恶毒科学家最终命丧龙卷风,而哈汀则在实践经验中改良了自己的科研器具,搜集到了完整的龙卷风中心数据。最后,善良的哈汀不仅收获了科研成果,也收获了一份真挚的爱情。

  好莱坞灾难片七种武器No.6:天气

  灾难无情人有情,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沦丧。只要有一份真爱永存,即使在世纪之交银幕上最大的那场沉船灾难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一股暖流的涌动。

  听到悠扬的苏格兰风笛响起,想必都会唤起观众们关于1997年《泰坦尼克》的回忆吧!穷小子杰克和富家女罗斯的越轨恋情,虽然为当时的礼法所不容,却真挚、热烈,触动着我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迪卡普里奥出色的演绎了青蛙王子的狂放不羁,当他站在船头大喊“我是世界之王”时,当他擎紧罗斯的腰肢,令一个决意自杀的女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时,《泰坦尼克》营造的浪漫情怀荡漾在整个大西洋上。

  邮轮撞上了冰山,我们却看到了人性的美好,紧紧依偎安详面对死亡的老年夫妻,把生命机会让给妇女儿童的无数不知名的人们,还有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在认真演奏的音乐家,把杰克和罗斯这份末日般的爱情衬托得沁人心脾。

  杰克在冰冷的海水里逝去了,老态龙钟的罗斯遵守诺言幸福的活了下来,此时的《泰坦尼克》,已然幻化成那颗沉入海底的“海洋之心”……

  好莱坞灾难片七种武器No.7:爱情

  中国有句成语“居安思危”,在银色世界里描绘灾难,不是为了呼唤灾难,而是为了让我们得以反思灾难发生的缘由。当然,电影院也疑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在这里体验最惊险、最刺激的灾难场景,也能满足观众们普遍的观影心理吧。

  2012世界末日影评3

  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国元素其实只是本片冰山一角,毕竟影片中的重要场景喜马拉雅至高峰是无法回避中国西藏的,就其独特性,丰富性而言,窃以为中国元素更多只在取景或发行上成为一个筹码,成为制造舆论的一个话题,而在狂轰滥炸的视觉特效中甚至并不那么引人注意。

  就感官体验而言,160分钟的片长却丝毫不令人困倦,竟有些意犹未尽,倘若略显平淡与递进关系的前半个小时能再多些次要高潮,至少是高科技诊断大难临头的征兆,观感都会更为强烈。归根结底,本片极为适合在电影院观看,也是《阿凡达》公映前大制作物有所值的不二选择,不血腥,不低俗,甚至没在情感戏上加重砝码,一以贯之的政治正确(亦不乏美式个人英雄主义教育),酣畅淋漓惊心动魄的特效场面,这些都是影院文化中的典范。

  【灾难片的核心要义】

  赞扬、谄媚乃至极尽影射现实、讽刺挖苦之能事都是媒体抑或评论者因对电影本身的漠视而东拉西扯的噱头。即便本片的导演的作品略有争议,但据我所知迄今为止能够拍出一部像样的灾难片的导演屈指可数,而Roland Emmerich便是少数有这个号召力和公信度的作者之一。驾驭灾难片务必要调动恐惧感,这种恐惧和惊悚片、罪案电影所需成分略有不同,大多出于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当然对人祸的认知亦必不可少,于是灾难片中人道主义精神的腔调往往大行其道。

  至于《2012》云集了种种灾难类型的说法,当然是基于丰饶经济所做的加法。但不得不承认从观感与投资来看,本片很有诚意,技术也集电影工业之大成,令人叹为观止。巨浪狂澜、烈焰浓烟、熔岩四溅、炽物陨落、雪山塌方,无论是地壳运动还是人造方舟的物理撞击,无论是不同立场的角逐还是最后一分钟营救,天上飞、地上跑、水里游在本片中一个都不能少,可谓灾难片大熔炉。难能可贵的是看起来还不错,较之《后天》更具规模,更显融合,也更期待市场的利好行为。

  【剧作中的情感段落】

  虽然个人认为《2012》的感情戏始终无法撼动其特效场面的主导地位,不过贴心的情感段落比比皆是。用心的观众可以找到很多似曾相识的桥段,拿出来对比似乎没有必要,但正是这些或许对某些人来说仅是拼贴游戏蒙太奇的匠气,做到极致,使得影片显得气定神闲,紧凑而饱满。

  在灾难中主人公一路奔波逃命似乎无处可躲,重金打造的视觉特效令所到之处力拉崩坏生灵涂炭,Jackson Curtis和前妻的情感在危难时刻显得弥足珍贵,婚姻破裂对原本用力相爱二人有着怎样的意义?“可能爱吧”,在问及是否与Gordon Silberman相爱时,他们发现彼此都失去了不顾一切去爱的能力。回想电影中,各式豪华轿车自颠簸的飞机后舱翻滚而出,逐个报废——那些物质与财富,终究是一场虚幻,我们该有更为重要的东西。好似冷血的亿万富翁Yuri Karpov,最后亦因竭尽全力将孩子抛进闭合的舱门,而错步坠落深海。

  电影终究是善的,被文艺青年鄙视的商业大片竟始终恪守这一底限,不是么?

如同职业演员般生活的政府官员Carl Anheuser一改常态接通了母亲的电话,当他放下电话立即恢复了斩钉截铁的口吻,没错,即便他争取到了额外的票也断然放弃了带母亲一起走,因为他熟习年迈母亲的秉性,因为他有他的逻辑与哲学——带上更有用的人,谁才是更有用的人?每一个为飞船工程而斥资10亿欧元的富豪?成千上万为铸造方舟而封闭管理的中国工人?或者极度理性地依赖于统计数据对物种繁衍最优化所得出的判定。影片中有着“一个年轻的科学家抵得上20个老政客”这样大义凛然的论调,也有着最先证实玛雅人末世预言的印度科学家因有关部门渎职而葬身海啸的事实。道德的两个极端意味着人性的碰撞,也必然引发临近结尾时关于是否打开舱门的争论与蔚为大观的讲演,令本该成为“诺亚”的飞船变成了焕发人文主义光芒的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ghg/18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