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故事

少帅张爱玲在线阅读01_张爱玲少帅阅读

| 点击:

【www.xzxrv.com--爱情故事】

  《少帅》是张爱玲以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为蓝本,耗费十余年搜集资料而写的小说,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完成。

  张爱玲:《少帅》失败的“政治+爱情”

  张爱玲虽已离开人间十四年了,但这期间她却不时有“新作”让我们看到。一个月前,她的小说《少帅》中译本(本书为英文写作)由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虽然这本书不日即将推出大陆简体版,但还是心痒难耐。日前有朋友去台,忙央求带回,赶紧拜读。

  我不是铁杆“张迷”,但也一直喜欢读张爱玲的小说、文章,不过,读罢这本《少帅》的感觉却是失望。这倒不是因为这书并非全本,只看了“三分之二”(张原计划写十章,但最终只完成了七章),而是因为张爱玲笔下的故事远比小说原型真实的传奇要逊色。逊色得多。

  即便给书中男女主人公改了姓名——少帅姓陈,四小姐姓周,且没有原封不动地引用原型人物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可读者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张爱玲这次写的是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故事。与自己以往写作风格不同的是,这次张爱玲把许多史料写进了小说,有时甚至大篇幅地引用,以至于完全与小说中虚构的情节、文学的写作脱节。纵使冯晞乾撰文为其辩护——“(张)甘心冒着剿袭的嫌疑,忠实地把这些素材逐一写进小说……这种写法不过体现了作者素来服膺的美学观,就是‘事实比虚构的故事有更深沉的戏剧性’。”也还是让这本书难逃冗长、乏味的圭臬。

  更尴尬的是,正是(或者主要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出版方才拒绝了张爱玲,让1960年代初雄心勃勃以这本《少帅》进军美国英文写作的张倍受挫折和打击。而因为这本书涉及过多政治人物和明确表达的政治立场,也让该书的中文版无法在当时的大陆或者台湾出版。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读懂此书,“张爱玲文学遗产继承人”宋以朗特别请冯晞乾撰写《<少帅>考证与评析》一文,从文中引用大量张爱玲与宋淇、邝文美夫妇的通信就可以看出,张对这本《少帅》看得很重,曾把它视为自己“交大运”的时机——“千载难逢,不容有失”(张爱玲语),而即便在此书未能出版的三十年后(1990年代初),张也还在为本书纠结。那么,张爱玲何以如此厚爱这个题材?冯晞乾和宋以朗都没有明说,我想,还是因为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之于乱世的爱情罢。

  当然,张爱玲肯定没想过要重复自己的老套,把《少帅》写成另一部《倾城之恋》,但她却掉进了另一个俗套——用很具有彼时美国流行文学甚至电影艺术的套路,来讨好美国读者。

  郑远涛的译笔在尽全力还原张爱玲原汁原味的中文笔调了,但还是能在这本书里看出张“借鉴”了不少美国读者熟悉的西方文学典故与形象。冯晞乾便探佚出,张在《少帅》里多次对路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仙境》“暗中化用和指涉”。另外,张在写作《少帅》期间,纳博科夫的惊世之作《洛丽塔》被大导演库布里克搬上银幕(小说于1958年出版,电影于1962年上映),而这也让张深受影响——一位13岁的小萝莉(书中的周四小姐)爱上了比自己大十岁的有夫之妇,完全是“东方洛丽塔”!而且,小萝莉爱上的大叔还是一位中国军阀,张爱玲又多出了纳博科夫没有的政治元素,这对美国读者可以说是双重诱惑。

  从1952年从内地到香港之后,张爱玲就极热衷写“政治+爱情”的故事,这也让她获得了更高的评价和更大声誉。但遗憾的是,这本“政治+爱情”的巅峰之作《少帅》却让张惨遭滑铁卢,这不能不说应了她那句名言:“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

  张爱玲最后未刊小说《少帅》将出版: 以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为蓝本

  传闻已久的张爱玲最后一部未刊小说就要面世了!早报记者昨天从台湾皇冠出版社方面获悉,张爱玲最后一部未刊小说《少帅》即将上市,目前已开始预售。大陆简体版将由北京新经典出版。

  《少帅》是张爱玲以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为蓝本,耗费十余年搜集资料而写的小说,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完成。如今,这部传闻已久的作品,经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的整理后,将呈现在读者面前。宋以朗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尽管《少帅》被认为未完成,但他倾向于把这部小说看成“完整”之作,而且这部小说的主题与《倾城之恋》相似。

  张爱玲1961年到香港,曾寄居在好友宋淇、邝文美夫妇家中。1995年在洛杉矶公寓去世后,张爱玲遗物交由夫妇二人处理。他们的儿子宋以朗现为张爱玲遗产执行人。

  张爱玲曾为创作《少帅》

  赴台湾采访少帅未果

  1961年10月,张爱玲从美国前往中国台湾,此行主要目的是为创作小说《少帅》采访张学良。当时张学良还处于软禁中,张爱玲不可能见到“少帅”,最后只能在台湾和香港短暂逗留,这段经历写进了散文《重访边城》,而原本计划中用英文创作的《少帅》始终未能面世。

  “少帅”张学良一直是张爱玲感兴趣的人物。《少帅》中的故事始于正值军阀时期的北京,十三岁的周四小姐(以赵四小姐为原型)恋上了潇洒的少帅(以张学良为原型)。在一次帅府宴会中,少帅主动赠予周四小姐一柄扇子。两人的传奇由此开始。

  居住在香港的宋以朗先生这些年一直致力整理张爱玲的文章、手稿以及父母与张爱玲的通信。宋以朗对早报记者表示,《少帅》与《倾城之恋》有相似之处,“其实在我看来,要先去读读《倾城之恋》,在《倾城之恋》这个爱情故事里,范柳原和白流苏其实是没有前途的,但一场战争,结果成全了他们。同样,"少帅"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也是没有前途的,张学良是花花公子,他们之间可以有一段情,但不可能过一生,结果因为西安事变,成全了张学良和赵四。”

  张爱玲研究专家止庵这些年也一直协助北京新经典公司出版张爱玲的大陆简体版著作,他称这是一个传奇性的小说,跟她的《易经》、《雷峰塔》写法很像,很细腻,有很多小纠葛,“《少帅》的目标读者是美国人,所以这部小说尽管写的是张学良,但在小说里,历史背景部分很弱,跟一般的历史小说很不同。里面提到的人,名字很多都是错的。比如冯玉祥这个人物,在小说里不是冯玉祥的拼音。我不知道是张爱玲真的不了解历史,还是故意这么写。”

  张爱玲研究专家陈子善也对早报记者表示,“小说里的张学良与真正的张学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少帅》是张爱玲最后一部未曾刊行的小说遗稿,而且未完成。“我觉得可能是她写不下去了,因为很难写。她去台湾就是见张学良,当时张还在软禁中,不可能见到。她的创作态度是很严谨的,她没有经历的、不完全了解的事件,不会轻易动笔。”陈子善说,1961年10月,张爱玲的台湾之行,就是为见到张学良,以便创作《少帅》。

  未完成之作

  可视为一部“完整”的作品

  根据止庵的介绍,目前留下的《少帅》打印手稿70多页,“她只写了三分之二,原计划的10万字,目前只写了七八万字。”但宋以朗倾向于把目前的《少帅》看成是一部完整的小说。“在我看来,很难说《少帅》是真的没有写完。”宋以朗对早报记者说,“我看张爱玲留下的书信,《少帅》好像有10章,但现在留下的手稿只有7章。《异乡记》是真的没有写完,那部作品是突然结束的,但《少帅》不是这样,读到最后看不出是没有写完。在我看来,其实没有必要再继续写下去,再写下去就没有意思了。《少帅》写到第7章,故事结束于西安事变之前,但我认为张爱玲不需要写下去。”

  1960年代初,在美国的张爱玲使用英文写作,这段时期相继完成了用英文创作的《雷峰塔》、《易经》、《北地胭脂》、《五四遗事》以及这部未完成的《少帅》等。据宋以朗介绍,目前的《少帅》手稿来自美国的出版社,也就是说这个手稿原先便有出版计划,“当年张爱玲将《少帅》的稿子给了自己的经纪人,经纪人又把小说给了出版社。但当时出版社拒绝出版,给出的理由是,这部民国背景的小说,里面人物、人名太多了,不知道民国背景,美国读者很难理解。”

  张爱玲在1960年代初很努力地用英文写作试图进入英文出版市场,但失败了。所以到了1960年代中后期,她重新回到中文写作,后来写了《小团圆》。“这个转变很现实,就是英文世界不理解、不接受她,所以还是回到中文。” 但陈子善认为,留下的这部《少帅》对张爱玲研究还是有很大价值,“让我们知道,在她的写作生涯中,有这么一段。”

  即将出版的台湾皇冠版《少帅》有200多页,除了由郑远涛翻译的中文译文,特别收录了张爱玲英文原稿、张学专家冯睎乾教授评析、艺术家何倩彤绘制的插图。此外,早报记者昨天从北京新经典方面也获悉,简体中文版也将会出版,出版日期未定。

  《少帅》选摘

  周四小姐的等待

张爱玲少帅阅读

  小说《少帅》以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赵一荻)的爱情故事为蓝本。张、赵两人相识于1927年的天津,两人相伴73年,2000年赵四小姐去世,第二年张学良也去世了。

  府里设宴,女孩子全都走出阳台看街景。街上有个男人把一只纸折的同心方胜儿掷了上来。她们拾起来拆开读道:

  “小姐,明日此时等我。”

  一群人蜂拥着跑回屋里。她们是最早的不缠足的一代,尽管穿着缎鞋,新式的“大脚”还是令她们看起来粗野嘈闹。

  “肯定是给你的。”她们把纸条传来传去。

  “瞎说,怕是给你的吧。”

  “这么多人,怎么偏偏就我了?”

  “谁叫你这么漂亮?”

  “我漂亮?是你自己吧。我压根儿没看见是怎样的一个人。”

  “谁又看见了?大家跑起来我还不知是为什么。”

  周四小姐年纪太小,无须替自己分辩,只笑嘻嘻的,前刘海黑鸦鸦遮住上半张脸。她们留下来过夜。次日那钟点,女孩子们都说:

  “去看看那人来了没有。”

  她们躲在一个窗户后面张望,撅着臀部,圆鼓鼓的仿佛要胀破提花绸袴,粗辫子顺着乳沟垂下来。年纪小的打两根辫子,不过多数人是十八九岁,已经定了亲等过门。她们对这事这样兴冲冲的,可见从来没爱过。那种痴痴守望一个下午的情态,令四小姐有点替她们难为情。那男人始终没来。

  她自己情窦早开。逢年过节或是有人过生日,她都会到帅府去。那里永远在办寿宴,不是老帅的便是某位姨太太的生辰,连着三天吃酒,请最红的名角儿登台唱堂会,但是从来不会是少爷们的生日,小辈庆生摆这种排场是粗俗的。总是请周家人“正日”赴宴,免得他们撞见军官一流的放诞之徒。帅府大少爷自己就是军官,有时穿长衫,有时着西装,但是四小姐最喜欢他一身军服。穿长衫被视为颓废,穿西装一副公子哥儿模样,再不然就像洋行买办。军服又摩登又爱国。兵士不一样,他们是荷枪的乞丐。老百姓怕兵,对军官却是敬畏。他们手握实权。要是碰巧还又年青又斯文,看上去就是国家唯一的指望了。大少爷众人都叫他“少帅”,相貌堂堂,笑的时候有一种嘲讽的神气,连对小孩子也是这样。他们围着他转。他逗他们开心,对着一只断了线的听筒讲个不停。四小姐笑得直不起身。有一回她去看唱戏的上装。有个演员借了少帅的书房做休息室,不过已经出场了。

  “怎么你不剪头发?”少帅问,“留着这些辫子干吗?咱们现在是民国了。”

  他拿着剪刀满房间追她,她笑个不停,最后他递来蓬松的黑色的一把东西:“喏,你想留着这个吗?”

  她马上哭了。回去挨骂不算,还不知道爹会怎样讲。但原来只是一副髯口。

  她在亲戚家看过许多堂会,自己家里的也有。不比散发霉味的戏园子,家里是在天井中搭棚,簇新的芦席铺顶,底下一片夏荫。刚搭的舞台浴在蓝白色的汽油灯光线下,四处笑语喧喧,一改平日的家庭气氛。她感到戏正演到精彩处而她却不甚明白,忍不住走到台前,努力要看真切些,设法突出自己,任由震耳的锣钹劈头劈脑打下来。她会两只手搁在台板上,仰面定定地瞪视。女主角站在她正上方咿咿呀呀唱着,得意洋洋地甩着白色水袖,贴面的黑片子上的珠花闪着蓝光。两块狭长的胭脂从眼皮一直抹到下巴,烘托出雪白的琼瑶鼻。武生的彩脸看上去异常阔大,像个妖魔的面具,唱腔也瓮声瓮气,仿佛是从陶面具底下发出声音。他一个腾空,灰尘飞扬,四小姐能闻到微微的马粪味。她还是若有所失。

本文来源:http://www.xzxrv.com/dgs/652741.html